10.1 电势能和电势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电势能和电势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0 14: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1.电势能和电势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电势能和电势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三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静电力所做的功,认识静电力做功跟路径无关的特点。 2.通过类比重力势能引入电势能,体会能量观点是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理解电势能的变化与静电力做功的关系。 4.知道电势能的定义。知道常见的电势能零点的规定方法。 教学重点: 1.电势能概念的建立。 2.电势能的变化与静电力做功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静电力做功的特点引入电势能的概念。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环节一:设制问题情境,引出研究的问题。 想一想:一个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到静电力F的作用,它在电场中由A点运动到B点时,静电力做了正功WAB。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同学们可以展开哪些思考呢? 由动能定理可知,该电荷的动能增加了WA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物体动能增加了WAB,意味着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WAB。这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呢? 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可以研究的新问题。
7分钟 环节二:研究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1.获取研究思路 这种能量肯定是因为电场的存在而具有的,能量的变化与静电力做功密切相关。所以下面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静电力做功来研究电场中的能量。从功入手研究能量是我们一贯的思路。 我们曾经学过两类力,它们做功的特点不同。一类以重力为代表,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一类以滑动摩擦力为代表,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这两类力做功的特点是不同的,所对应的研究方法也不同。所以下面我们来计算静电力所做的功,看看与电荷运动的路径有没有关系? 2.证明匀强电场中静电力做功跟路径无关 做一做: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任取A、B两点,AB的连线长度为l,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夹角为θ。把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若试探电荷的电荷量为q,计算下面三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1)把q沿直线AB从A点移动到B点; (2)把q沿折线AMB从A点移动到B点; (3)使q沿任意曲线ANB从A点移动到B点。 分析:通过前两个问题的计算,初步得出结论——沿不同的路径把q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相同。利用“微元法”的思想,计算第三个问题,得出与前两问相同的结果。 结论:在匀强电场中,不论q经由什么路径从A点移动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所做的功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3.推广到一般的电场 “静电力所做的功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这个结论虽然是从匀强电场得出的,但可以证明对于其他静电场同样适用。因为证明超出了高中物理的要求,不做详细推导。
16分钟 环节三:建立电势能的概念。 1.因为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的特点相同,回顾由重力做功的特点建立重力势能概念的过程,得到类比的基础。 2.类比重力势能,提出电势能的概念,得出“静电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1)类比重力势能,回答课程一开始提出的问题:由于静电力做的功与路径无关,是由始、末位置决定的,与重力做功的特点相同,说明电场中也存在这种由位置决定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 “电势能”。 类比重力做功,我们可以推测静电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这一结论我们还可以通过能量守恒加以验证:根据动能定理,静电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增加量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所以静电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式 如果用WAB表示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EpA和EpB分别表示电荷在A点和B点的电势能,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 WAB = EpA - EpB 当WAB 为正值时,EpA > EpB,表明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当WAB 为负值时,EpA < EpB,表明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3.电势能的大小 (1)定义 若规定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0,则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数值上等于将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WAB。 (2)相对性 类比重力势能,我们可以知道零势能位置的选取是任意的。若规定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0,那么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所做的功WBA:EPB=WBA=-3×10-7J。相对不同的零势能位置,电荷在同一点电势能的数值可能是不同的,电势能的数值是相对于零势能位置而言的,因此电势能具有相对性。对于选定的零势能位置,电势能可能有正值和负值。电势能的正负表示大小。 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0,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的电势能规定为0。 (3)电势能是相互作用的电荷所共有的,或者说是电荷及对它作用的电场所共有的。我们说某个电荷的电势能,只是一种简略的说法。 4.思考与练习 想一想: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将试探 电荷+q和-q分别从A点移动到无穷远处, 静电力做什么功?电势能怎样变化? 解析: 将试探电荷+q从A点移动到无穷远处,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试题电荷+q在场中任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是正值。将试探电荷-q从A点移动到无穷远处,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试探电荷-q在场中任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是负值。
1分钟 环节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围绕电势能这一概念展开了研究。电势能是电学众多概念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我们建立能量的观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用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类比重力势能的建立过程:从证明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开始,推测出电势能的存在。类比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基于合理推测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借鉴到今后的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