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好地方推荐官”招募令 任务一:培训 风景壮美“好地方” 《观潮》
风土人情“好地方” 《走月亮》
任务二:演练 迷人画面我会说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感受传递我能行 《繁星》
任务三:上岗 口试:口耳相传深思考 《我们与环境》
笔试:纸笔为媒来推荐 《推荐一个好地方》
“好地方推荐官”招募令
同学们:
大家暑假肯定去了很多好地方吧!玩得开心吗?为了留存童年记忆,特此招募“好地方推荐官”,将你喜欢的好地方推荐给大家,优秀者将登在公众号上,快来展现自己吧!
不知道怎么推荐?没关系,我们将进行募前培训和演练,所以现在赶紧准备好你的奇思妙想来参加本次培训吧!
今天培训的内容是:推荐一个“风景壮美”的好地方!
1 观潮
踮脚 大堤 霎时
任务一:通文晓字
diǎn dī shà
薄
bó
薄雾 单薄 刻薄
báo
薄纸 薄饼 薄饼
运用:一个身材单薄的小姑娘,手里捧着一张薄纸,里面包裹着一些晒干了的薄荷叶。
bò
薄荷
bó
báo
bò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啊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白浪翻滚
你有什么感受?
默读课文,思考:哪些事物在变化?
时间在变。
观潮人的反应在变。
潮水的声音、样子在变。
任务二:欣赏动态之景
小组合作
时间 潮水的形状 潮水的声音 人们的反应
午后一点左右
浪潮越来越近
过了好久
1.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变化的句子,小组合作完成手册上的表格。
2.一列一列看表格,讨论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时间 潮水的形状 潮水的声音 人们的反应
午后一点左右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
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过了好久
时间顺序
随时间变化
随潮水变化
请你借助表格,按时间先后顺序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1.钱塘江大潮,“奇”在哪里?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第3-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任务三:“奇”中寻趣
2.说一说,哪些描写特别精彩,让你觉得“奇”?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对比读上下两句话,你比较喜欢哪种写法?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越来越长,越来越粗,从江的这边一直通到那边。
读一读,说说哪句更好,好在哪里?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钱塘江大潮为何如此壮观?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千米,而西面海宁市盐官镇附近的江面,只有两千余米。同时,江底泥沙淤积,形成庞大的沙坎,从东往西逐渐升高,最高处在盐官镇上游。涨潮时,潮水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来,受渐狭江面约束,以及水下沙坎的影响,潮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壮观的钱塘江涌潮。
资料袋
任务四:古诗对比,引经据典
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
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声音:气势
形态:壮观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从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八月涛声吼地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霎
shà
zhèn
gǔn
书写指导
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请你为钱塘江大潮写一段推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