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中考语文英德市中考备考会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广东中考语文英德市中考备考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9 20:0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2016年英德市中考复习备考语文科英德市初中语文教研:260910007一模成绩复习教学现状一、没有认真研究考纲
二、没有吃透考点
三、没有研究学情
四、没有教会学生针对考题如何答题
五、作文没有系统化指导写作
六、名著阅读没有落实到位一(1)、默写: 新增的9首:
《滁州西涧》、《归园田居(其三)》、《渡荆门送别》、《终南别业》。
(已考)
《约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朝天子·咏喇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未考)24篇文言文背诵篇目 写景抒情游记如:《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三峡》、《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满井游记》、《小石潭记》等。
经典的议论如:《孙权劝学》、《<孟子>两章》、《爱莲说》、《出师表》、《鱼我所欲也》等。 一(2)、根据拼音写词语: 均出于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自读课文)一(3)、病句一(4)、语词的辨析关注三类词:
成语、关联词、同义词(近义词)一(5)、综合运用题关注三类题型:连词造段、材料题、仿写题。
不得不联系一下政治,习近平主席在考察北师大时,对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小学课文中去掉的现象,毫不掩饰地表示“很不赞成”。他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在不少场合,都态度鲜明地表达出对于人文传统的重视。
所以,重视经典,重视传统文化的解读是综合运用题的考察趋势。 二、文言文1、课内24篇文言文中任选 篇目:
游记类,关注《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
新增五篇:《湖心亭》、《伤仲永》、《公输》。
论说类:《生于忧患》、《曹刿》、
《鱼我所》 《马说》考点:
(1)一词多义的词语的翻译及辨析。
(2)课文下面有明确注释的翻译内容。
(3)常见语法考点:词性活用,特别是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特殊句式,特别是倒装句、被动句。
(4)常用艺术手法:对比、欲扬先抑、衬托(反衬)、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等。
(5)常用的表达方式:叙事、描写、抒情、议论。
(6)理解文章内容及中心。
(7)篇目对比阅读。2、课外文言文阅读。考点:
(1)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常见语法考点:词性活用,特别是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特殊句式,特别是倒装句、被动句。
(3)句子的断句。平时多读古文,形成语感。难度稍有下降。
(4)理解短文的内容及读懂中心。
三、实用类文体 说明文考点:
信息筛选、说明文的语言、概括说明内容,表达个人观点。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对象仍应该备考。
议论文考点: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提炼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思路及结构、理解语言深层含义、表达个人观点。其中,论据与论点关系连续出现两年,论证方法及作用也多次出现,应重点备考。 四、文学类文本考点:
(1)梳理情节或人物情感变化(四次),概括内容,明确文章线索。
(2)人物形象分析(四次),(刻画人物的方法+人物性格特征概括)。
(3)标题的含义、标题的作用(三次)。
(4)品味句子及其表达效果(三次)。
(5)特殊段落的作用,如:开头、结尾(三次)、过渡段、主旨段等。
(6)分析艺术手法,如:对比(两次)、伏笔(两次)、衬托、象征、欲扬先抑等。
(7)理解文章中心主旨。
另外,记叙类阅读还应该备考: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叙事的顺序(特别是插叙)、景物描写的作用等。
文学类作品解答时应注意答题的规范性,条理性,及结合文本。五、作文命题的趋势是:
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命题的中心词有几大特点:
(1)一定的时代特色,
(2)重视学生的真情实感的表达,
(3)让学生有话可说,
(4)让文学功底好的孩子有发挥的空间
备考重点:关心时代生活,提升文学素养,预测时代常用词汇,如“微”、“正能量”、“亲”、“传统文化”等应多关注。六、名著阅读重点备考:
中国:《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外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威尼斯商人》、《格列佛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考点:
(1)分析筛选选文相关情节。
(2)联系整部名著分析人物形象。
(3)联系整部名著筛选相关情节。
(4)备考艺术特色,如:语言特点、创作手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