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导学案
2.3 除法的认识
【核心素养】
运用数与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除法各部分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难点】
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会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
【课前预习】
自学教材P13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导学】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请你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思考问题:(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2)分的要求是什么?
①“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②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
12÷4=5 读作:
3.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4.看算式,记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课后测试】
1.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条。
15÷5=□
2.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10÷□=□
(2)把10根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10÷□=□
【部分答案】
1.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3 )条。
2.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根。
(2)把10根平均分成5份,每份( 2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