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马鞍山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无生物膜系统,细胞中的酶都分布在细胞质基质
B.原核细胞无叶绿素,只能由藻蓝素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C.原核细胞虽无染色质,但细胞中存在蛋白质和DNA的复合物
D.原核细胞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合成的酶无法分泌到细胞外
2.右图为植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①和②)将H+转运到膜外以及H+驱动的蔗糖分子进入植物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以维持细胞膜两侧H+的浓度差
B.②转运H+的方式与转运蔗糖的方式相同
C.①活性受抑制可以影响蔗糖运输的速率
D.图中①②两种转运蛋白均为载体蛋白
3.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的H+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形成了跨膜的H+梯度差,进而驱动ATP的合成。为了证明H+梯度差的产生与NADH的氧化有关,科研人员将离体的线粒体悬浮于不含O2的培养液中并加入NADH,测定溶液中H+浓度变化情况(已知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的H+浓度与外界溶液基本一致)。实验装置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
A.离体线粒体可以从酵母菌、猪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
B.加入的O2与NADH发生反应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加入O2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会增大
D.30s之后H+浓度下降,该过程伴随着ATP的消耗
4.猕猴(2N)睾丸中某一细胞,其中部凹陷,染色体分布在两极,染色体数为42条,共有22种形态(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将进行细胞质的均等分裂
B.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形成22种形态的染色体
C.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以直接参与受精作用
D.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某苦味受体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只有T基因、同时含有T和t基因、只有t基因的个体表型分别为对苦味非常敏感、敏感和不敏感。为了确定该对等位基用的位置(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研究人员调查表型为非常敏感男性和不敏感女性夫妇孩子的味觉来确定基因位置(被调查的孩子数量足够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被调查的男孩和女孩味觉均为敏感,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被调查的男孩味觉为不敏感、女孩味觉为敏感,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非常敏感男性与敏感女性婚配,子代非常敏感的概率为1/2
D.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非常敏感男性与敏感女性婚配,子代不敏感男孩的概率为1/8
6.下图表示某基因在机体不同细胞中转录及转录产物加工产生相应mRNA的过程,mRNA进入细胞质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下列叙述正确是
A.过程①表示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甲链为模板进行转录
B.该基因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前体RNA的剪切修饰发生在细胞质
C.甲、乙、丙细胞中的过程①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甲、乙、丙细胞中该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导致其表达产物不同
7.EPAS1基因是人类适应低氧环境的关键基因。我国科研人员对该基因进行溯源性研究,推测IEPASI基因可能来源于宗日遗址人群。在过去3000年中,EPAS1基因在青藏高原人群中的基因频率迅速升高,且这一改变与人群迁移无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能定向诱导产生EPAS1基因
B.仅由EPAS1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足以说明青藏高原人群已发生了进化
C.基因碱基序列提供的分子水平证据是研究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D.EPAS1基因的出现和高原低氧环境是上述高原人适应低氧环境的必要条件
8.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RNA,能够与mRNA结合阻断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microRNA能进入线粒体中,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在肿瘤患者体内,microRNA能通过抑制免疫细胞中NLRC5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LRC5蛋白可能会加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有助于加强肿瘤细胞裂解
C.阻止microRNA与NLRC5的mRNA结合可降低肿瘤患者存活率
D.有些microRNA可以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影响癌细胞的增殖
9.水稻是短日照植物,也存在长日照成花素基因RFT1,长日照条件下水稻也能抽穗开花,研究发现lvpl基因编码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能调控RFT1的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接受的光照信号能够调节水稻的抽穗开花
B.上述实例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C.长日照条件通过影响组蛋白甲基化水平来调控RFT1基因的表达
D.对RFT1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为实现水稻全球化种植提供了思路
10.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AC-DNIP-PI神经环路介导的高温促进夜间觉醒的调控机制(如下图)。高温引起AC神经元兴奋,通过作用于DN1P神经元来抑制PI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夜间觉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促进AC神经元释放Ach会加剧高温引起的夜间觉醒
B.神经递质Ach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DN1P神经元被抑制
C.CNMa可以引起PI神经元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
D.冬天尽可能通过提升室内温度来提高夜间睡眠质量
11.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来生产γ-CGT酶。将发酵液的相对溶氧量(DO)控制在恒定的20%、40%、60%,每隔一段时间检测菌体干重和γ-CGT酶产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实验前常采用干热灭菌法对操作器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欲提高γ-CGT酶产量,相对溶氧量应控制在恒定的60%
C.DO值控制在恒定的20%、40%时,该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D.实验中种群数量达K值后,限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主要是非密度制约因素
12.马鞍山市当涂县某产业园生态养蟹采用的是“稻-蟹共养”模式。螃蟹在稻田活动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同时螃蟹以杂草、害虫、腐殖质等为食,其排泄物可以为水稻提供肥料。最终实现稻、蟹同丰收,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氮等元素在稻田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螃蟹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与害虫既有种间竞争又有捕食关系
D.研究螃蟹的生态位,需要研究螃蟹的栖息地、食物及出生率等
13.为提高水稻的产量,科研人员将四种基因(EcCAT、OsGLO1、EcGCL、TSR)与叶绿体转运肽基因连接,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引导合成的蛋白质定向运输至叶绿体,从而在水稻叶绿体内构建了一条新的代谢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DNA插入到水稻的染色体DNA中可能会影响水稻自身基因的表达
B.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的水稻细胞未成功导入四种目的基因
C.限制酶识别特定的序列具有专一性,DNA连接酶不具有专一性
D.目的基因产物转运至叶绿体,避免了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近缘植物
14.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对于早早孕检测和某些肿瘤的检测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图为其生产大致流程。在不同的条件下,该单克隆抗体与HCG结合能力有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HCG的目的是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B.制备细胞悬液时应取小鼠脾脏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
C.筛选1的目的是筛选出抗HCG抗体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D.抗HCG抗体可以筛选混合物中的HCG并使之纯化
15.在进行中学生物学相关实验时,要注重实验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下列选项是一些学生对实验操作、实验试剂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观点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用洋葱鳞片叶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液细线需快速连续画两到三次
B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 卡诺氏液浸泡根尖后需用酒精冲洗;本实验两处操作使用了酒精,其作用不相同
C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用滤纸在盖玻片一侧吸引培养液进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内进行计数
D 制作泡菜 发酵坛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形成无氧环境,发酵过程水槽中有气泡产生与乳酸菌呼吸作用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1分)以下是科研人员研究Mg2+对水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Mg2+是合成某类光合色素的原料,该类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结合图1分析该类色素的合成除了受Mg2+影响,还受_________影响。
(2)酶R可催化CO2的固定,请结合图1和图2以及所学知识说明Mg2+是如何提升最大CO2固定速率的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叶绿体中Mg2+规律性波动的原因,科研人员继续对野生型、突变体MT3(MT3基因缺失)和突变体OS(OS基因缺失)的叶绿体中Mg2+含量进行了同等条件下的测定,结果如下表。
序号 水稻植株 叶绿体中Mg2+相对含量
1 野生型 2.5
2 突变体MT3 1.5
3 突变体OS 3.5
突变体MT3组的设置运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__________(填科学方法)。研究发现MT3蛋白为Mg2+转运蛋白,依据表中数据推测叶绿体膜上还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其他Mg2+转运蛋白;同时发现OS蛋白并不是Mg2+转运蛋白,推测OS蛋白改变叶绿体中Mg2+相对含量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
17.(12分)马鞍山南山铁矿矿坑经综合治理,现已转型为地质文化公园。科研人员在治理区建立了果园种植基地和水稻生产基地等,实现了废弃矿坑变良田。回答下列问题。
(1)矿山开采后往往会造成山体、土壤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该生态恢复工程中,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_________。
(2)选择适合矿区环境的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还要考虑节省投资和维护成本,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_________原理。肥田萝卜茎杆粗壮直立,高度可达100~150cm,根部肥厚,能高效吸收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合成自身物质。在果园种植区种肥田萝卜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原因是_________;肥田萝卜被翻耕还田后还有利于土壤培肥,原因是_________。
(3)地质文化公园中的荷花、菖蒲等挺水植物,只有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才会开花。从信息传递的功能进行分析,说明_________。
(4)稻田生态系统采用间作套种、建造大棚实现多层育苗,获得了更大收益。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
18.(9分)长期的高脂肪饮食,导致人体产生过多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TNF-α能激活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引起胰岛素抵抗。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格,其中免疫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2)长期的高脂肪饮食导致细胞产生TNF-α等物质,TNF-α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血糖___________,推测TNF-α能引起血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起到抗炎作用。但若长期使用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易导致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原因是_________。
19.(12分)某二倍体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体色灰色(E)对黑色(e)为显性,眼色由基因F、f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群灰体红眼雄虫与一群黑体红眼雌虫杂交,F1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F1雌虫 灰体红眼:黑体红眼=2:1
F1雄虫 灰体红眼:黑体红眼:灰体白眼:黑体白眼=2:1:2: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眼色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亲代灰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判断基因E、e和基因F、f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
(2)F1雄虫减数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__________条X染色体。F1雄虫共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F1雌雄相互交配,F2中黑体红眼雄虫的比例为__________。
(3)该昆虫卵的颜色褐色(D)对白色(d)为显性,且D、d位于常染色体上。在强射线作用下,带有D、d的染色体片段可以随机转移到性染色体,转移后不影响配子的形成和活性。若某组褐色卵孵化后均为雄虫,则说明__________(填“D”或“d”)转移到__________(填“X”或“Y”)染色体上。
20.(11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具有一定的致癌性,DON广泛存在于谷物类原料及其制品中。为筛选具有高效降解DON能力的微生物,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流程为:
土壤稀释液→MSD培养基富集培养→筛选→分离→纯化→鉴定。回答下列问题。
(1)富集培养时,以DON为唯一碳源的MSD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__________。科研人员通过平板划线法将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实验操作进行连续划线的目的是__________。
(2)通过筛选获得了由两种微生物组成的混合菌体。为了鉴定两种微生物,科研人员对两者16S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在PCR反应体系中加Mg2+作用是__________。对PCR扩增结果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出现多种条带,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3)改进实验后,结果显示该混合菌体由Y1和S1两种微生物组成。为明确DON被降解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一种假设:混合菌体分泌了相关物质将DON降解。请设计实验验证以上假说,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
(4)实验表明混合菌体分泌了相关物质将DON降解。当科研人员将Y1和S1单独接种在DON培养基上时,发现两者均不能很好的降解DON,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
2025年马鞍山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
1-15 CBCAD ADCAA CBACB
16.(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红光和蓝紫光(2分) 光照
(2)Mg2+有利于叶绿素合成,促进光反应产生NADPH和ATP,提高了C3还原成C5的速率,C5增多促进了CO2固定(2分);Mg2+直接提高酶R的活性也促进了CO2的固定(2分)
(3)减法原理 存在 OS蛋白抑制Mg2+转运蛋白的活性(合理即可)(2分)
17.(每空2分,共12分)
(1)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2)自生、整体 、协调(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
肥田萝卜与杂草竞争土壤中营养物质和阳光等资源处于优势;
肥田萝卜吸收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经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P等无机盐归还土壤。
(3)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
(1)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1分)(合理即可,答出1个即得分)
神经递质(答乙酰胆碱等具体的神经递质均得分)
(2)升高 TNF-α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抑制其活性
(3)长期使用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反馈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的分泌,影响肾上腺皮质的发育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红眼(1分) 2/3(1分) 由亲本和F1的表型及比例可知E、e位于常染色体上,F、f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0或1或2 6 1/6
(3)D(1分) Y(1分)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选择培养基(1分)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激活DNA聚合酶 引物特异性不强、引物较短、引物浓度较高、复性温度较低等(答出一点即可)
(3)取混合微生物培养液添加到含有一定量的DON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溶液中DON含量。
(4)降解DON可能需要多步反应,Y1和S1分泌的物质可以将对方无法分解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分解,分解产物可以作为下一反应的底物,两者分泌的物质起到协同作用(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