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0 16: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生物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应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都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的主要成分及其在消失过程中的去向是( )
A.血浆、渗入各级动脉和静脉 B.血浆、渗入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
C.淋巴液、渗入毛细血管和各级静脉 D.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的实验材料包括动物血浆、清水和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等。其中磷酸盐缓冲液组的作用是( )
A.作为对照 B.调节血浆pH C.维持pH不变 D.维持酶活性
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饭后却不宜马上运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会使消化液分泌减少
C.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
D.交感神经兴奋会促进血管收缩,血流加快,肠胃蠕动加快
4.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 )的传导方向(注: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在就诊时,某病人听不懂医生的讲话,却能用逻辑清晰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请你推测可能出现问题的区域是( )
A.H区 B.S区 C.V区 D.W区
6.当一个人在恐惧、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一体液调节
7.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该过程主要体现免疫的功能是( )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识别
8.人体在接种疫苗后,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下列细胞中,不参与此过程的是( )
A.树突状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B淋巴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
9.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表现。其发病机理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能够特异性识别TSHR的激活型抗体,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R受到抗体持续激活,进而引起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发疾病。该类疾病属于( )
A.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 C.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10.《格物粗谈·果品》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下列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作用与上述记载一致的是( )
A.NAA B.2,4-D C.乙烯利 D.矮壮素
11.如图所示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其中a和b分别可能是( )
A.兔和鼠 B.衣藻和甲藻 C.水稻和稗草 D.食草昆虫和草
12.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观察鱼缸中群落的变化”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缸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随时间延续,在鱼缸中会发生初生演替
C.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浮游生物种类变化
D.在鱼缸中加入了新的物种会影响演替速度
13.如图是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产者和B、C之间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①②⑥⑦为CO 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C.该生态系统平衡时,⑥⑦的总量等于①的总量
D.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14.有研究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数据可采集的第一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增长了约2倍,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地球早已进入生态超载的状态。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方式不同,生物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B.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C.桑基鱼塘等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D.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能减少生物数量减小生态足迹
15.某地欲对一废弃的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下列在生态修复初期所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种树种草,恢复植被 B.引水灌溉,种植农作物
C.清理废弃矿渣,排石整地 D.人工制造表土,重建微生物群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请用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填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否则无效。
16.(12分)有研究发现,跑步等运动可以增加下丘脑中白细胞介素6的mRNA水平。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可能会激活骨骼肌脂肪“燃烧”的神经一肌肉回路。该研究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减肥又添新证据,进一步强调了锻炼身体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1)人的神经系统由_______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2)当运动员听到教练加速跑的指令时,会提升跑步的频率。这属于_______反射,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_______调节。
(3)切除小鼠一条腿上的部分坐骨神经(即切断神经一肌肉回路),然后将白细胞介素6注射到小鼠下丘脑。观察发现,该小鼠正常腿的骨骼肌脂肪“燃烧”,而采取切除处理的腿却没有发生此现象。该结果表明_______。
(4)骨骼肌上分布有肾上腺素的α受体和β受体,它们负责接收信号,从而使肌肉完成大脑所决定的功能。用正常小鼠为实验材料,探究该神经一肌肉回路中两种受体的作用情况,所设计的对照实验中首先采用“_______原理”控制变量,得出实验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跑步初始阶段感觉累并伴有疼痛,但30分钟后机体分泌的内啡肽会缓解疼痛和疲惫。经研究发现:阿片受体能与体内产生的内啡肽结合,调控镇痛等信号通路(示意图如下:神经元A、B参与阻止神经元C将引起疼痛的冲动传入脑内)。据图推测内啡肽镇痛的原理是_______。
17.(9分)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参与其中的有甲状腺激素(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_轴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利于_______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2)甲状腺激素通过_______运输,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的_______速率。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人体几乎全部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
(3)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若人体从外界吸收的过少,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对a和b分泌激素①②的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_______。
(4)从图示调节方式上看,④⑤的作用体现_______调节。
18.(10分)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光时表现出茎秆细高、节间伸长、侧芽发育受到抑制等现象,称为“避阴反应”。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某研究组揭示了番茄“避阴反应”调控新机制(如图所示。其中,FR表示远红光,R表示红光;DELLA表示某种转录调节因子;PHY是光敏色素;PIF是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回答问题。
(1)结合“避阴反应”时的植物特点,推测生长素的相关作用是_______。
(2)在“避阴反应”时,参与该反应的GA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
(3)光敏色素(PHY)是启动“避阴反应”的主要受体,在_______的细胞内分布比较丰富。在“避阴反应”过程中,光敏色素的_______变化的信息会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4)PIF在调节植物的“避阴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图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共同完成的。
(5)从适应环境的角度分析,“避阴反应”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
19.(14分)立体农业是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如某藕鱼共生模式(池塘种藕、养鱼),池塘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鲢鱼,中层主要是以水生植物为食的草鱼,底层主要是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青鱼,其能量流动如图所示(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回答问题。
(1)藕鱼共生模式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群落空间结构角度简述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意义是_______。
(2)该池塘中,每种生物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确定某种动物的生态位,一般是以_______为基础,通常要研究其_______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该池塘需要不断“有机物输入(饲料)”的原因是_______。其中,植食性鱼类到肉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用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
(4)与单独养鱼的池塘相比,该模式的_______稳定性更高。但要注意藕的种群数量与投放的鱼的数量比例必须适当,才能发挥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如,种植的莲藕数量过多,会造成鲢鱼减产。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
20.(10分)长江“十年禁渔”对于修复和保护长江生态至关重要。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的唯一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大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近些年来通过普查得到的长江江豚的数量信息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普查年份 2006 2012 2017 2022
数量/头 1800 1045 1012 1249
(1)在长江江豚普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将长江流域划分不同区域,动态目测长江江豚数量并汇总。这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属于_______。
(2)长江江豚可以通过超声波来探测环境。这种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过程进行的。
(3)长江江豚的食物包括青鳞鱼、鲈鱼等鱼类和虾等,位于食物链的顶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数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
(4)过去长期的非法捕捞方式造成长江鱼类资源枯竭。十年禁渔计划实施后长江生态正在逐步恢复,鱼类资源有所回升,该措施能提高长江江豚环境容纳量。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措施。如果计划顺利实施,有人预测长江江豚数量在未来10年的变化趋势将呈“S”形增长,其理由是_______。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生物学答案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都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D A A D C D B C D B B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中枢神经系统 (2)条件 分级
(3)骨骼肌脂肪的“燃烧”离不开神经—肌肉回路
(4)减法 四组骨骼肌脂肪的“燃烧”情况(脂肪的含量)(3分)
(5)神经元A释放的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B的突触前膜释放SP,阻止神经元C产生兴奋,从而阻断大脑皮层的痛觉形成(4分)
17.(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精细
(2)体液 代谢 几乎人体全部细胞都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2分)
(3)抑制 减弱 (4)负反馈
18.(1)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发育受到抑制
(2)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2分)
(3)分生组织 结构
(4)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和环境因素影响(2分)
(5)有利于植物在遮光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光照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生存能力(2分)
19.(1)鱼类的立体养殖和植物的分层分布使池塘群落具有合理的垂直结构,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资源(2分)
(2)调查 栖息地、食物、天敌(2分)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不能满足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转化和散失的需求(2分)(c-n)/b×100%(2分)
(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协调 莲藕的竞争力增强,使浮游植物数量下降,导致鲢鱼的食物减少(3分)
20.(1)估算的方法(2)物理
(3)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传递到食物链的顶端的长江江豚的能量较少,不能维持较多长江江豚的生存(3分)
(4)就地保护 十年禁渔使鱼类资源回升,长江江豚食物充足,导致其数量增加;随着长江江豚数量的增加,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