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的面貌 质量评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地球的面貌 质量评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1 07:08:36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地理课堂上老师通过将量杯中的红墨水倒入可存颜料液体的亚克力板的大洲轮廓内,蓝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外的大洋中,观察红、蓝墨水的用量让学生加深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认识。读实验结果图,完成1~2题。
1.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绘制了红、蓝墨水用量饼状图正确的是( )
2.如果南非某轮船将一批木雕运往巴西,走最短航线必须经过(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位于南美洲
B.G、F两个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①位于大西洋
D.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大洋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4.★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 )
A.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欧洲、亚洲、南极洲、南美洲
C.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极洲
D.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
5.★下列大洋中不与A洲直接相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关于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大西洋,世界第二的大洋
B.②是印度洋,完全位于南半球
C.③是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
D.④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大洲
读“某学校研学考察路线图(单位:米)”,完成7~9题。
7.★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8.★下列在研学考察过程中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处比②处水流急
B.从③处向东行进到达④处
C.从④处沿山谷下山到⑤处较容易
D.⑤处比④处海拔降低了400米
9.★考察小组在图中不同的等高线中间涂上不同的颜色以便更好地分辨,这种地图叫做( )
A.等高线地形图 B.经纬网地图
C.地形剖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要去野外进行探究性学习,带了一幅如下图的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10~12题。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B.甲处海拔高度一定为450米
C.乙、丙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D.从海拔高度来看,该地地形类型为山地
1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2.下列地形剖面图,最能反应ab线地表起伏情况的是( )
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下图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从图中可推测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 )
①动、植物化石相似 ②地形和地势特点相同 ③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④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从“中龙化石分布现象”可知,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大洋的原因是( )
A.海平面缓慢上升
B.板块的张裂拉伸
C.海底地震频发
D.板块的碰撞挤压
15.★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太平洋地带少火山和地震
B.地中海面积将不断扩大,直至成为新的大洋
C.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
D.太平洋板块是海洋面积最小的板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学习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后,贝贝同学创作了“一笔画世界”的作品,如图1。
图1
(1)图1中B是 洲。该生“一笔画世界”漏绘了 洲,就南北半球而言,该大洲的陆地主要位于 半球。
(2)请用简图在图中画出该大洲的轮廓。(1分)
(3)如图为“沿南回归线的全球地形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判断图2中的甲是 洋;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图2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安第斯山脉是怎样形成的。(1分)
17.暑假来临,学校拟组织夏令营登山活动。下图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爬山时,应注意避开陡崖,请指出图中陡崖所在位置 (填字母)。
(2)图中若有河流最可能位于 处(填字母),最佳的露营地应选在 处(填字母)。
(3)若攀登A峰,有L1、L2两条线路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条线路?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18.茶树喜温凉、怕涝,海拔较高的缓坡有利于茶树生长,我国某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适宜茶树的生长,盛产多个茶叶品种。为此,小明假期专程参观了我国南方的某茶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该地茶园种植区多分布在海拔200—450米之间的 (地形类型)地区。
(2)小明登高望远,发现村落的分布特点是 ,流经茶园的河流流向是 。
(3)小明拍摄到了一张瀑布的照片,图中①②③④可能形成瀑布景观的是 。
(4)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甲、乙两村实地距离大约是 千米。
(5)小明要去山顶远眺茶园,在AB两条山路间,选择哪条路线登山更省力,并说明理由:B路线省力,原因是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材料: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图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从地图上可知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A 洋,B 洋,C 洋(填大洋名)。
(2)船队经过的大洲中,被赤道横穿大陆的大洲:D 洲、E 洲。
(3)巴拿马运河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来说明这条运河开凿的重要性。(1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损失超过1 000亿美元。当地时间2023年5月5日13时42分和20时58分,在日本本州岛西岸近海分别发生了一次6.3级和5.7级地震;5月6日,在日本北海道地区又发生了一次5.4级地震。图1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为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它们怎么从非洲到达南美洲呢?这一现象可以用魏格纳的 假说来解释。
(2)科学家在魏格纳的学说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活跃,容易发生 等地质灾害,板块内部较为 。
(3)土耳其地震多发,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日本也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4)喜马拉雅山脉的海拔高度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1分)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地理课堂上老师通过将量杯中的红墨水倒入可存颜料液体的亚克力板的大洲轮廓内,蓝墨水倒入大洲轮廓外的大洋中,观察红、蓝墨水的用量让学生加深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认识。读实验结果图,完成1~2题。
1.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绘制了红、蓝墨水用量饼状图正确的是(C)
2.如果南非某轮船将一批木雕运往巴西,走最短航线必须经过(B)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D位于南美洲
B.G、F两个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①位于大西洋
D.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大洋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4.★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A)
A.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欧洲、亚洲、南极洲、南美洲
C.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极洲
D.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
5.★下列大洋中不与A洲直接相临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6.关于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叙述正确的是(D)
A.①是大西洋,世界第二的大洋
B.②是印度洋,完全位于南半球
C.③是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
D.④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大洲
读“某学校研学考察路线图(单位:米)”,完成7~9题。
7.★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C)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8.★下列在研学考察过程中的判读,正确的是(D)
A.①处比②处水流急
B.从③处向东行进到达④处
C.从④处沿山谷下山到⑤处较容易
D.⑤处比④处海拔降低了400米
9.★考察小组在图中不同的等高线中间涂上不同的颜色以便更好地分辨,这种地图叫做(D)
A.等高线地形图 B.经纬网地图
C.地形剖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要去野外进行探究性学习,带了一幅如下图的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10~12题。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B.甲处海拔高度一定为450米
C.乙、丙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D.从海拔高度来看,该地地形类型为山地
11.甲地位于乙地的(A)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2.下列地形剖面图,最能反应ab线地表起伏情况的是(B)
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下图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从图中可推测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C)
①动、植物化石相似 ②地形和地势特点相同 ③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④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从“中龙化石分布现象”可知,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大洋的原因是(B)
A.海平面缓慢上升
B.板块的张裂拉伸
C.海底地震频发
D.板块的碰撞挤压
15.★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环太平洋地带少火山和地震
B.地中海面积将不断扩大,直至成为新的大洋
C.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
D.太平洋板块是海洋面积最小的板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学习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后,贝贝同学创作了“一笔画世界”的作品,如图1。
图1
(1)图1中B是北美洲。该生“一笔画世界”漏绘了大洋洲,就南北半球而言,该大洲的陆地主要位于南半球。
(2)请用简图在图中画出该大洲的轮廓。(1分)
(3)如图为“沿南回归线的全球地形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判断图2中的甲是大西洋;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图2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安第斯山脉是怎样形成的。(1分)
安第斯山脉是由于板块间的碰撞导致地表隆起抬升形成。(1分)
17.暑假来临,学校拟组织夏令营登山活动。下图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爬山时,应注意避开陡崖,请指出图中陡崖所在位置C(填字母)。
(2)图中若有河流最可能位于E处(填字母),最佳的露营地应选在D处(填字母)。
(3)若攀登A峰,有L1、L2两条线路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条线路?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L2;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2分)
18.茶树喜温凉、怕涝,海拔较高的缓坡有利于茶树生长,我国某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适宜茶树的生长,盛产多个茶叶品种。为此,小明假期专程参观了我国南方的某茶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该地茶园种植区多分布在海拔200—450米之间的丘陵(地形类型)地区。
(2)小明登高望远,发现村落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或分布在河流附近),流经茶园的河流流向是自北向南。
(3)小明拍摄到了一张瀑布的照片,图中①②③④可能形成瀑布景观的是②。
(4)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甲、乙两村实地距离大约是2千米。
(5)小明要去山顶远眺茶园,在AB两条山路间,选择哪条路线登山更省力,并说明理由:B路线省力,原因是B路线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材料: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图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从地图上可知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填大洋名)。
(2)船队经过的大洲中,被赤道横穿大陆的大洲:D南美洲、E非洲。
(3)巴拿马运河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来说明这条运河开凿的重要性。(1分)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使得船队不用绕道南美洲,便可到达太平洋。(1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损失超过1 000亿美元。当地时间2023年5月5日13时42分和20时58分,在日本本州岛西岸近海分别发生了一次6.3级和5.7级地震;5月6日,在日本北海道地区又发生了一次5.4级地震。图1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为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它们怎么从非洲到达南美洲呢?这一现象可以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来解释。
(2)科学家在魏格纳的学说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活跃,容易发生火山爆发、地震等地质灾害,板块内部较为稳定。
(3)土耳其地震多发,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日本也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4)喜马拉雅山脉的海拔高度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1分)
喜马拉雅山脉的海拔高度会增高。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受到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抬升。(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