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第六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诗词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下列诗词中描写气候的是(B)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塞下曲》李白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小明课外阅读时,领会到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游意境,想要进行一次踏春,并查询了当天的天气。读天气预报软件的截图,完成2~4题。
2.★图示这一天的天气符号是(A)
3.★小明出门游玩时,需要注意的是(A)
①防范感冒 ②带上雨伞
③不宜骑车 ④戴遮阳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当天的气温日较差为(B)
A.3℃ B.6℃ C.9℃ D.12℃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5~7题。
5.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为(D)
A.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B.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
C.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减
D.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递减
6.图中A地的1月平均气温为(B)
A.0℃—10℃ B.10℃—20℃
C.20℃—30℃ D.20℃
7.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植被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9题。
8.★各点的年降水量特征正确的是(D)
①甲地位于赤道地区,降水量多 ②丁地位于极地地区,降水量少 ③丙地位于回归线西岸,降水量较多 ④乙地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被迫抬升。在A地乞拉朋齐形成常年强降水,使其成为“世界雨极”,该地区的降水类型是(B)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下图是某学校的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10~11题。
10.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A)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球运动 D.地球形状
11.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D)
A.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B.白天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C)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13.据图推测,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图示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
14.★据图可知图例(C)
A.发展中国家都在南半球
B.发达国家都在北半球
C.南美洲没有发达国家
D.欧洲都是发展中国家
15.★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A.经济水平高低 B.国土面积大小
C.人口数量多少 D.社会政治制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内容。(6分)【活动材料】
百叶箱4个、温度计1个、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表及绘图工具等1套
【实践过程】
(1)①按照测定气温的要求,应将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③记录观测结果(如图为某日的气温观测记录)。当天最高气温是15℃
【归纳分析】
(2)一天当中,我国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或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延伸拓展】
(3)一年当中,北京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同纬度沿海地区的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2月。
【探究生活】
(4)下图是不同温度带各月气温的变化曲线图,能大致反映北京市气温变化的图是(B)
17.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得出结论是学习地理必备的素养。读世界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北冰洋1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而①地的气温在20℃以上,由此可知,北半球1月气温分布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②③两地同一纬度,但气温差异大,②地气温高于(填“低于”或“高于”)③地影响两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海陆因素)。
(3)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还是弯曲?试分析原因。(2分)
平直。因为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广阔,受影响因素较少。(选择1分,原因1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气候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气候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某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
【探究思考】
(1)读图甲,两等量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A地纬度较低,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填“多”或“少”)。图乙中实验证明,白天沙石气温比水高,夜晚沙石气温比水低。这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沙石(代表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水(代表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同纬度陆地与海洋相比,夏季陆地(填“海洋”或“陆地”)的气温高,冬季则相反。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为茂密的森林,东侧为草原荒漠,这是因为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西侧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填“多”或“少”)。
【探究结论】
(2)根据实验和图文资料可知,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
【拓展应用】
材料二: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3)应对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结合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危害,请你为减缓气候变暖献计献策。(2分)
使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等。(合理即可,2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图为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为丙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3 21 18 17 14 11 10 12 14 17 20 22
降水量(毫米) 5 5 10 25 50 80 120 103 55 30 10 5
(1)由表可知,丙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
(2)根据表中数据,将图中丙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补充完整。(2分)
(3)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4)葡萄是一种喜光、不耐寒的经济作物,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2℃—30℃,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请在甲、乙、丙三地中选择最适合种植葡萄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分)
葡萄最适宜种在丙地;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足,便于葡萄糖分的积累,冬季温和多雨,适宜葡萄越冬和春季生长。(选择1分,理由1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5分)
如图是世界香蕉主要出口地区、主要进口地区示意图,图中的圆圈代表香蕉出口、进口国家或地区,圆圈的大小表示交易量的多少。
(1)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集中分布在非洲、中美洲(答美洲中部、北美洲、南美洲、美洲均可给分)和东南亚地区,根据盛产香蕉地区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测,香蕉适宜生长在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的地区。
(2)香蕉进口量最大地区是北美和欧洲西部地区。
(3)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进口香蕉的主要是发达国家,试分析原因。(2分)
发达国家香蕉等热带农产品消费需求大,另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地处温带,热带农产品产量有限。(2分)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第六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诗词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下列诗词中描写气候的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塞下曲》李白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小明课外阅读时,领会到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游意境,想要进行一次踏春,并查询了当天的天气。读天气预报软件的截图,完成2~4题。
2.★图示这一天的天气符号是( )
3.★小明出门游玩时,需要注意的是( )
①防范感冒 ②带上雨伞
③不宜骑车 ④戴遮阳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当天的气温日较差为( )
A.3℃ B.6℃ C.9℃ D.12℃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5~7题。
5.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为( )
A.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B.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
C.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减
D.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递减
6.图中A地的1月平均气温为( )
A.0℃—10℃ B.10℃—20℃
C.20℃—30℃ D.20℃
7.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植被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9题。
8.★各点的年降水量特征正确的是( )
①甲地位于赤道地区,降水量多 ②丁地位于极地地区,降水量少 ③丙地位于回归线西岸,降水量较多 ④乙地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被迫抬升。在A地乞拉朋齐形成常年强降水,使其成为“世界雨极”,该地区的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下图是某学校的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10~11题。
10.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球运动 D.地球形状
11.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B.白天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13.据图推测,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图示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
14.★据图可知图例( )
A.发展中国家都在南半球
B.发达国家都在北半球
C.南美洲没有发达国家
D.欧洲都是发展中国家
15.★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水平高低 B.国土面积大小
C.人口数量多少 D.社会政治制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内容。(6分)【活动材料】
百叶箱4个、温度计1个、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表及绘图工具等1套
【实践过程】
(1)①按照测定气温的要求,应将 (测量气温的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③记录观测结果(如图为某日的气温观测记录)。当天最高气温是 ℃
【归纳分析】
(2)一天当中,我国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延伸拓展】
(3)一年当中,北京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同纬度沿海地区的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月。
【探究生活】
(4)下图是不同温度带各月气温的变化曲线图,能大致反映北京市气温变化的图是( )
17.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得出结论是学习地理必备的素养。读世界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北冰洋1月平均气温在 以下,而①地的气温在 以上,由此可知,北半球1月气温分布的规律是 。
(2)②③两地同一纬度,但气温差异大,②地气温 (填“低于”或“高于”)③地影响两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3)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还是弯曲?试分析原因。(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气候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气候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某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
【探究思考】
(1)读图甲,两等量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A地纬度较低,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热量 (填“多”或“少”)。图乙中实验证明,白天沙石气温比水高,夜晚沙石气温比水低。这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沙石(代表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水(代表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同纬度陆地与海洋相比,夏季 (填“海洋”或“陆地”)的气温高,冬季则相反。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为茂密的森林,东侧为草原荒漠,这是因为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西侧位于迎风坡,降水 (填“多”或“少”)。
【探究结论】
(2)根据实验和图文资料可知,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 。
【拓展应用】
材料二: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3)应对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结合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危害,请你为减缓气候变暖献计献策。(2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图为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为丙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3 21 18 17 14 11 10 12 14 17 20 22
降水量(毫米) 5 5 10 25 50 80 120 103 55 30 10 5
(1)由表可知,丙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
(2)根据表中数据,将图中丙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补充完整。(2分)
(3)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4)葡萄是一种喜光、不耐寒的经济作物,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2℃—30℃,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请在甲、乙、丙三地中选择最适合种植葡萄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5分)
如图是世界香蕉主要出口地区、主要进口地区示意图,图中的圆圈代表香蕉出口、进口国家或地区,圆圈的大小表示交易量的多少。
(1)世界主要香蕉出口地区集中分布在非洲、 和东南亚地区,根据盛产香蕉地区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测,香蕉适宜生长在气候特征为 的地区。
(2)香蕉进口量最大地区是北美和 洲西部地区。
(3)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进口香蕉的主要是发达国家,试分析原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