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沐雪听风寻自然之趣】
1.(6分)阅读回答问题。
立冬的寒,初临人间,带来冬季的笙歌。小雪悄然而至,天地间变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山水画卷;大雪纷飞,洗di尽世间的尘埃。登高俯瞰,平原坦荡如砥,山河银装素裹。冬至的夜,最长最深,寒意在悠长的时光里蔓延……岁末将临,人们长途跋涉回到家乡,市集上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喧嚣且满是温情。春的希望,就在这其中qián滋暗长。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洗dí
②qián 滋暗长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悄(qiāo)然
B.蔓(màn)延
C.俯瞰(kàn)
D.喧嚣(xiāo)
(3)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惟妙惟肖
B.坦荡如砥
C.长途跋涉
D.络绎不绝
2.(2分)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关于冬天的感受,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冬日里最诱人的是刚出笼的热气腾腾的包子,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B.走在雪后的街头,谁也不能拒绝香甜软糯的烤红薯带来的满足和幸福。
C.红油锅底一上桌,香气直冲鼻腔,使你食欲大增。
D.隔着老远,你都能闻到路边摊上糖炒栗子那甜蜜的香气与热乎乎的口感。
3.(2分)下面是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例句: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分析: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摹画了卢沟桥柱头上石刻狮子的形态多样,精妙逼真,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B.例句: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苏州园林》)分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作对比,突出强调了苏州园林色彩上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
C.例句:“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分析:“中国自古以来最大”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从古至今最大的,不代表以后仍然是最大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例句:“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梦回繁华》)分析:运用时间顺序,清晰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内容,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4.(4分)小小的角落里,昆虫们也拥有自己的冬日。阅读《昆虫记》相关文段,完成问题。
十一月的时候,冬季马上就要来临。松毛虫开始在松树顶端的树枝末端筑巢。它们首先会织一张网,用这张网把周边的松叶全部包裹起来,这样,又有丝又有针叶,篥才会更结实。完工的巢外形像一枚鸡蛋,体积约有半加仑。有一条乳白色的、中间夹着松叶的丝带位于巢中央。巢的门是一个个的小孔,位于巢的顶端,松毛虫便是从这里爬进爬出。它们还用丝结成一张网,给自己在巢外的松叶上做了一个阳台。松毛虫喜欢晒太阳,它们经常在这个阳台上像叠罗汉一样晒太阳,这样做可能是为了避免被阳光灼伤吧!松毛虫懒得打扫卫生,所以它们的巢中比较脏乱,无论是它们身上蜕下的皮,还是其他的各种垃圾都堆积在巢中。和巢的外表比起来,是标准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结合文段内容,具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墨香流年岁月成诗】
5.(3分)下面是同学们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做的笔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他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做了主观色彩鲜明的评价。
B.阅读这本书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方法之一是可以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C.这本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这本书中的彭德怀乐观、豁达、勇敢。他生活节俭,唯一的“私有财产”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6.(8分)根据内容填空。
诗是人类心灵的栖息地。“乱花渐欲迷人眼,① 。”(《钱塘湖春行》)“微动涟漪,②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是大好春光里的美好与惬意;“③ ,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是生为家国的壮志与豪情;“④ ,恨别鸟惊心。”(《春
望》)是国破家亡后的凄凉悲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 ,⑥ 。”(《与朱元思书》)“⑦ ,⑧ 。”(《饮酒》(其五))是回归自然后的悠然自得。
7.(2分)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以小见大,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相见欢》)一句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表现了诗人想要上阵抗敌、收复失地的愿望。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写出了诗人希望像大鹏一样振翅高飞,表现了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句是作者对繁华易尽的无奈和对旧时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
8.(4分)发挥想象,描绘“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的画面。
早冬①
唐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②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③。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④无由⑤入酒家。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52岁时,他上书论实事不被采用后请求到外地任职,被任命为杭州刺史。②柘(zhè):树名,木材密致坚韧。③狂花:不依时序而开的花。④五马: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马驾辕,此处指太守。⑤无由:意为没有机会。
9.(12分)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①死,与百姓同其劳。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②,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有删减)
【注释】①吊:慰问。②弊:同“疲”。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衡于虑,而后作
(2)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女忘会稽之耻邪 水路草木之花(《爱莲说》)
B.遂杀吴太子 遂成枯落(《诫子书》)
C.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 非得一人于井中(《穿井得一人》)
D.与百姓同其劳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用“/”给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5)请结合【乙】文具体内容分析,【乙】文是如何体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3分)
三、【暖冬逐梦悦动人生】
10.(10分)冬日也会温暖可期,拥抱生活,感受生命的蓬勃。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材料一】
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与其在被窝里“乌龟式养生”不如运动起来,增强抵抗力,释放热情和活力。
运动时,由于肌肉不断收缩,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使体温调节中枢更加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冬季运动还可以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在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于是呼吸器官需要加倍工作,久而久之,胸廓活动范围扩大,肺活量提高,肺内每分钟通气量(即每分钟的通气量)
加大,增强了呼吸器官的功能。所以坚持冬天锻炼的人患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减小。
对青少年而言,冬季运动会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学习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
冬季气候寒冷,爆发性的无氧运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所以冬季运动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
冬季适合的运动项目有很多,比如冰雪运动。冰雪运动,泛指在冰上与雪地上进行的各种运动,如滑雪、滑冰。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青少年参与率达到15.62%。
慢跑能加速身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肌肉萎缩等各类症状。骑自行车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跳绳属于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具有耗时少、耗能大的优点,跳绳30分钟就可以消耗掉400卡的热量。骨质疏松者不适合长时间跳绳,会增加膝盖压力,加大骨折的风险。
天气不佳时,室内健身操可以替代户外运动。太极拳、八段锦等作为我国传统的养生运动,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作用显著,适合于男女老少。普拉提是一种静力性的健身运动,动作平缓,简单易学,入门时间短,见效快,特别是对部分伤后恢复,疲劳性损伤,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材料三】
冬季运动的注意事项有:一、充分热身。冬季天气寒冷,人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时反射性收缩、紧张,如果直接开始锻炼,很容易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以往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我们在运动前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为5﹣15分钟,而在寒冷天气中,准备活动时间则应该提高到20﹣25分钟,或到身体开始发热,微微出汗为止。
二、选择合适的锻炼时间。冬天的早晨不仅气温偏低,而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较多,此时外出锻炼会给身体带来潜在的危害。研究表明,上午9﹣10点和下午2﹣5点是冬季的最佳锻炼时间。早上的时间段空气洁净度较高,含氧量也高,机体各项状态都比较好,此时精神容易集中;下午的时间段,室外温度和人体自身的温度都比较高,体力充沛,精神稳定,适合进入运动状态。强风、雾霾等天气条件下最好不要参加户外活动。
三、运动完要拉伸。结束锻炼后不要急于坐下休息,可走路,原地跑跳,踢腿放松,或拍打大腿和小腿肚,放松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缓解肌肉酸痛,能预防下一次运动出现运动肌肉不适。
四、合理补充水分。冬天天气干燥,运动前1—2小时应先少量多次补充水分,运动流汗后不要马上喝水,可以在运动后半小时左右,补充200ml左右白开水。
(1)下列各项,对上面三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于是呼吸器官需要加倍工作,久而久之,将增加肺的负担。
B.冬季气候寒冷所以运动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
C.据统计,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D.冬季天气寒冷,如果直接开始锻炼,很容易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
(2)根据材料一概括冬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3分)
(3)小明为家人制定了一份寒假运动计划。每个人的计划中都存在问题,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内容并进行修改。(4分)
家庭成员 身体状况 选择项目 运动时间 注意事项 修正方案
爷爷 70岁骨质疏松 跳绳 上午 9:00—10:00 热身到身体微微出汗后再开始运动。 ①
父亲 38岁中度肥胖 慢跑 上午 8:00—9:00 注意保暖,随时补充水分,提前热身20分钟。 ②
母亲 38岁腰肌劳损 普拉提 每天下午 3:00—4:00 运动结束后马上休息,休息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③
小明 12岁近视 骑自行车 每天下午 3:00—4:00 运动后半小时左右,补充200ml左右白开水。 ④
四、【纸短情长诉悠悠往事】
11.(17分)生命中总会有一个冬天、一场雪,成为幸福的回忆。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雪夜灯火
①加完班已是深夜,从帮扶村返回家的路上,天空飘起了雪。一瓣瓣轻盈的雪花,有对天空的依恋,有对大地的向往,纷纷扬扬,翩翩而舞。
②不远处,亮着几盏灯火,我想,每一盏灯火里都包含着一份守候与期待,或许,还有不期而然的遇见和美好。
③军校毕业那年,我去东北某部实习。那里的冬天出奇的冷,大雪下个不止。一个冬日傍晚,我接到命令:去给演习部队送补给。完成任务返回时,我们走错了路。夜越来越深,雪越下越大,幽冷深邃的夜
空拥抱着那伸向山野深处的弯弯小路。没有村庄,也无行人,唯有雪在纷飞,风在呜咽。
④我们打算找地方掉头时,伴着几下颠簸,车子陷进坑里了。因为是临时紧急任务,车上既没有通信设备,也没有可使用的自救工具。
⑤我提议我在车后推,司机小刘在车上驾驶,我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反复尝试几次,车不但没出来,轮子打滑还越来越厉害,越陷越深。
⑥于是我让小刘在车上守着,而我独自去前面看看有没有村庄,好找一户人家借把铁锹。
⑦山野的雪夜,猝然而起的“咯吱咯吱”声,打破了这份和谐与宁静。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一盏幽暗的灯火进入我的视野,那,似乎是一种等待,也是一种希望。
⑧伴着一阵喜悦,我快步走去。那是几间矮矮的平房,一圈篱笆围起一个小院。灯火,正是从破旧的老窗透出来的。我轻轻拍了几下木门,唤了几句“有人吗”,半天没有反应。正在我各种猜测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发白如雪的老奶奶披着衣服探出头来,说了一句:“谁呀?”
⑨“奶奶,我是当兵的,正在执行任务,但我们的车子陷进坑里了,想借一把铁锹用。”我赶紧说明来意。
⑩“哦,解放军同志啊,你等俺一下,马上给你开门。”老奶奶说着折回屋里拿钥匙。
门开了,老人要我先进屋暖和一下,我说还有司机在原地等着,得赶紧回去。
“那咱们一起去。”老人穿上羊皮大衣,又踏上棉鞋,她说这条路她闭着眼都知道咋走。
路上,老奶奶问我是怎么找到村里的,我笑着说:“是您屋里那盏灯!哦,对了,这么晚了,大家都睡下了,为什么您还亮着灯呢?”
老奶奶叹了口气,说:“男人和俺刚结婚不久就去战场了,从那时开始我就在夜里亮着灯等,从起初的煤油灯、蜡烛,到如今的电灯,一直亮着,我怕他哪天回家,找不到门。”
雪在飘飞,晶莹了世界,也晶莹了眼睛。泪眼朦胧中,我回首凝望背后那盏灯,灯光昏黄,却显得如此温暖,又如此光明。
点亮一盏灯,给离家的人照亮归程;点亮一盏灯,给守家的人照亮了梦。灯火之下,有人和衣而卧,静静聆听着风雪肆虐的声音,念着远方的亲人。或许,那盏摇曳不灭的灯火,只为了 , 。
车子被救出来后,我坚持要送奶奶回家,她却只让我送到小路拐弯处,也就是刚好看见灯火的地方,奶奶说:“看见灯,就到家了,就不用怕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经历过很多冬天,走过无数雪夜,却一直深深记得那句话,那盏灯。
行路的人,走得再远,心中牵念的,无非是一盏暖暖的灯火。灯火下,有书、有棋、有酒,就算没有这些,有人也就够了。我想,每个人眼里都有一盏亮着的灯火,看见它,就会在心底腾起一阵暖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3分)
我去送补给,完成任务返回时走错路。→① →我独自前往寻找村庄,去借铁锹。→② →听老奶奶讲述留灯原因,我深受感动。→③ 。
(2)结合上下文,填入 段横线处最恰当的诗句是 (2分)
A.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B.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C.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D.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3)品析语言。
①没有村庄,也无行人,唯有雪在纷飞,风在呜咽。(谈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分)
②雪在飘飞,晶莹了世界,也晶莹了眼睛。(分别说说两个“晶莹”的含义)(2分)
(4)“这样的雪夜,这样的灯火,总会点亮埋在心底的那些若隐若现的往事。”将这个段落插入文中的哪两个段落之间最合适,请说明理由。(3分)
(5)“灯火”在文中多次出现,请你分析“灯火”的含义和作用。(4分)
12.(50分)写作。
“回首往昔,每一盏灯火里都包含着一份守候与期待,或许,还有不期而然的遇见和美好。”这灯火见证了亲人的朝夕相伴、朋友的久别重逢,让我们领悟到成长的真谛……请以“生命里的灯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材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及简析
一、【沐雪听风寻自然之趣】
1.
(1)①涤;②潜。简析:根据拼音写汉字,“洗涤” 的 “涤” 意为洗,“潜滋暗长” 的 “潜” 有暗暗地、悄悄地之意 。
(2)答案:A。简析:“悄然” 中 “悄” 应读 “qiǎo”,“qiāo” 常用于 “悄悄” 等词,A 选项读音错误 。
(3)答案:A。简析:“惟妙惟肖” 形容模仿或描绘得极其逼真,不能形容真实的山水画卷,此处使用对象错误;“坦荡如砥” 形容平原平坦得像磨刀石,“长途跋涉”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三个成语使用正确。
2.答案:D。简析:“闻到” 与 “热乎乎的口感” 搭配不当,可删去 “与热乎乎的口感” 。
3.答案:D。简析:《梦回繁华》介绍《清明上河图》画卷内容运用的是空间顺序,不是时间顺序 。
4.答案:科学性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文字了解松毛虫的生活习性,获得相关知识。文学性体现在: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情趣。如,“叠罗汉” 用语生动形象,写出了松毛虫的晒太阳的状况。简析:从科学性上看,文段介绍了松毛虫筑巢、活动等习性;从文学性上,“像叠罗汉一样晒太阳” 等描写,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有趣。
二、【墨香流年岁月成诗】
5.答案:A。简析:《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非主观色彩鲜明的评价 。
6.答案:①浅草才能没马蹄;②惊起沙禽掠岸飞;③报君黄金台上意;④感时花溅泪;⑤经纶世务者;⑥窥谷忘反;⑦采菊东篱下;⑧悠然见南山。简析:根据平时的背诵积累,准确填写诗句,注意 “蹄、禽、溅、窥” 等字的正确书写。
7.答案:B。简析:“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用象征手法,使人联想到南宋国事走向没落,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并非表现诗人想要上阵抗敌、收复失地的愿望 。
8.答案:示例:在十月的江南,天气格外宜人。清晨,草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就像给茂盛的草地披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但这霜很轻,并没有影响草儿的生机,它们依旧郁郁葱葱。阳光渐渐升起,温暖的阳光洒在广阔无垠的沙地上,沙地刚刚被晒干,还散发着微微的热气。不远处,有一棵老柘树,它的叶子已经变黄,满树的黄叶在阳光下闪烁,远远望去,就像一棵长满嫩黄新叶的小树。旁边的寒樱树上,白色的花朵开满了枝头,这些不依时序而开的花朵,在初冬的景色里显得格外醒目,就像一片片洁白的雪花落在树枝上。简析:描绘画面时,抓住 “霜轻”“萋萋草”“日暖”“漠漠沙”“老柘叶黄”“寒樱枝白” 等意象,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语言描述。
9.
(1)①同 “增”;②奋起,指有所作为。简析:结合语境,“曾” 通 “增”,增加;“作” 在这里表示奋起、有所作为。
(2)答案:D。简析:A 项中 “之” 均为助词,可译为 “的”;B 项中 “遂” 都表示 “于是,就”;C 项中 “于” 都解释为 “在”;D 项中 “与百姓同其劳” 的 “劳” 是 “劳作” 之意,“劳其筋骨” 的 “劳” 是 “使…… 劳累”,意思不同。
(3)答案:越王勾践反国 / 乃苦身焦思 / 置胆于坐。简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越王勾践回国后,便致力于艰苦奋斗,深思熟虑,把苦胆放在座位上,根据句子意思和语法结构进行断句。
(4)答案: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简析:翻译时,注意 “罢(同‘疲’)”“轻锐(精锐士兵)”“于(在)” 等字词的准确翻译。
(5)答案:吴越之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过着艰苦的生活。而王后亲自纺织,象征越王夫妇和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形同一家人,终于使越国由弱胜强,攻灭吴国,称霸一时。这正好引证了【甲】文中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简析:结合乙文内容,勾践因会稽之耻,卧薪尝胆,与百姓同劳,最终越国强大灭吴,体现了在忧患中奋起,印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观点。
三、【暖冬逐梦悦动人生】
10.
(1)答案:A。简析:材料一表明锻炼能增强呼吸器官功能,并非增加肺的负担,A 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2)答案:冬季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情绪。简析:依据材料一,从运动对体温调节、新陈代谢、呼吸器官功能以及对青少年大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
(3)①答案:选择跳绳改为散步或慢跑。简析:爷爷 70 岁且骨质疏松,跳绳会增加膝盖压力,不适合,散步或慢跑更适宜。②答案:运动时间调整到气温稍高的时段。简析:上午 8:00 - 9:00 气温偏低,对运动不利,应调整到气温稍高的时候。③答案:运动结束后应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简析:运动后马上休息不利于缓解肌肉酸痛,应进行拉伸放松。④答案:运动前 1 - 2 小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简析:运动前补充水分应少量多次,且运动后半小时左右再补充 200ml 左右白开水。
四、【纸短情长诉悠悠往事】
11.
(1)①答案:车子陷进坑里,自救失败。简析:根据文章第 4 - 5 段内容,车子陷坑后尝试自救但未成功。②答案:老奶奶开门借我铁锹,并与我一起去救车。简析:从文章 8 - 12 段可知,老奶奶借铁锹并和 “我” 一起去救车。③答案:车子被救出,我送奶奶回家到能看见灯火处。简析:依据第 17 段内容进行概括。
(2)答案:D。简析:“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描绘了风雪夜中家的温暖与守候,与文中灯火的意境相符;A 项强调勤奋学习,B 项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C 项体现等待友人的心情,均不符合文章语境。
(3)①答案:环境描写,描绘出雪夜风大、四处无人的荒凉景象,渲染了幽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 “我们” 车子被困时的无助与焦急。简析:此句通过描写环境,以荒凉孤寂的环境衬托人物的心情。②答案:第一个 “晶莹” 指雪的洁白使世界变得纯净;第二个 “晶莹” 指 “我” 被老奶奶的故事感动,泪水使眼睛变得湿润明亮。简析:结合语境,从雪的特点和 “我” 的情感角度理解两个 “晶莹” 的含义。
(4)答案:插入在第 15 段和第 16 段之间最合适。第 15 段写 “我” 被老奶奶的故事感动,看到那盏灯感到温暖光明;此段 “这样的雪夜,这样的灯火,总会点亮埋在心底的那些若隐若现的往事” 承接上文雪夜和灯火给自己带来的感动,自然引出下文对灯火意义的感悟,使文章过渡更自然。简析:分析该段与前后文的衔接关系,看其在内容和情感上的过渡作用。
(5)答案:含义:“灯火” 既指雪夜中老奶奶屋里透出的实实在在的灯光,也象征着家的温暖、亲人的守候与期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帮助。作用:“灯火” 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它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作者对温暖、关爱等美好情感的回忆与向往,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简析:从 “灯火” 的表面和深层含义分析,再从结构(线索)和内容(主题)方面阐述其作用。
12.(写作题答案略,可参考提供的写作思路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