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和除法含义的认识,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表内除法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1.重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难点: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平均分的含义:
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虽然平均分的分法不同,但是因为平均分的份数和总数都不变,所以平均分的结果是相同的。
【例1】下列分法是平均分的是( )。
【解题分析】
选项A分成3份,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
选项B分成2份,每份3个星星,不是平均分,符合题意;
选项C分成4份,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
【解答】B;
判断平均分的关键是看每份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例2】将8个桃子平均放在盘里,下列分法错误的是( )。
【解题分析】
选项A分成4份,每份2个桃子;
选项B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
选项C分成2份,每份4个桃子。
【解答】B;
【例3】把12个小球平均装在4个袋子里,下列装法正确的是( )。
【解题分析】
选项A分成3份,每份4个小球,虽然是平均分,但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分成4份;
选项B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
选项C分成4份,每份3个小球,符合题意。
【解答】C;
【例4】数一数,分一分,填一填。
(1)一共有( )颗小红心。
(2)把这些小红心平均贴方框里,每个方框里贴4颗,需要( )个方框。
【解题分析】
【解答】
(1)16;(2)3;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被除数÷除数=商。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例5】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
(1)把18块橡皮擦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平均分2块,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列式是( )÷( )=( )(个)。
(2)把18块橡皮擦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平均分( )块。
列式是 。
【解题分析】
画图如下:
(2)画图如下:
【解答】
(1)9;18;2;9;
(2)3;18÷6=3(块);
把一些物品按照每几个一份分,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表示。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表示。
【例6】下列不可以用除法算式16÷4表示的是( )。
A.把16分成4份。
B.16里面有多少个4。
C.把16平均分成4份。
【解题分析】
选项A:把16分成4份,但是并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除法算式16÷4表示。
选项B:16里面有多少个4,即求16是4的多少倍,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16÷4。
选项C:把16平均分成4份,符合除法的意义,可以用除法算式16÷4表示。
【解答】A;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例7】下列算式中,被除数是6的除法算式是( )。
6÷2=3 B. 12÷6=2 C. 2×3=6
【解题分析】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商。
选项A:6÷2=3,其中6是被除数,2是除数。
选项B:12÷6=2,其中12是被除数,6是除数。
选项C:2×3=6,这是一个乘法算式,不是除法算式。
【解答】A;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从而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
【例8】找朋友。
3×3 二四得八 12÷6
15÷5 二六十二 8÷4
2×6 三五十五 9÷3
8÷2 三三得九 15÷3
【解答】
【例9】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1)4×6=( )
除法算式:( );( )。
(2)2×5=( )
除法算式:( );( )。
【解答】
(1)24;24÷6=4;24÷4=6;
(2)10;10÷2=5;10÷5=2;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的算式除外),其中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算式的乘数是除法算式的除数和商。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例10】刘师傅把24个分别装到袋子里,平均每个袋子装6个,需要( )个袋子。列式为 。
【解题分析】
将24个面包平均装到袋子里,每个袋子装6个,也就是将24个面包每6个分一份,分了几份的问题,用除法计算,即:24÷6=4(个)。
【解答】
4;24÷6=4(个);
【例11】把25根分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 )根。列式为 。
【解题分析】
这道题考查除法的意义。把25根棒棒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求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根数,也就是求2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5÷5=5(根)。
【解答】
5;25÷5=5(根);
1.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算式14÷7=2读作14( )7( )2。其中14叫做( ),7叫做( ),8叫做( )。这个算式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或者把( )每( )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
2.下面算式中,商不是1的算式是( )。
A. 3÷3 B.6÷6 C.1×1
3.用四五二十这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
4.一共有15块巧克力,每5块分一份,可以分( )份。
5.16里面有( )个4,( )里面有3个2。
6.看图写乘法和除法算式。
①妈妈带了24元钱,可以买多少杯饮料?
( )÷( )=( )(杯)
②买6个甜筒需要多少元?
( )×( )=( )(元)
③墩墩有9元钱,可以买多少支雪糕?
( )÷( )=( )(支)
1.除以;等于;被除数;除数;商;14;7;2;14;7;2;;
2.C
3.20÷4=5;20÷5=4;
4.3;
5.4;6;
6.①28;8;3;②5;6;30;③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