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赣州市也泛指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总面积39379.64km2,常住人口约899万人。赣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为76.2%。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拥有2200多年历史,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2021年,赣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合作建设了产业合作区——赣粤产业合作区。下图示意赣南地形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 赣南地区的地理特征是( )
①辖区边界明确②属于自然保护区③地形以平原、高山主④地域文化氛围浓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赣南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河湖众多②人类活动少③气候条件好④地形适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赣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合作建设产业合作区的主要意义有( )
①赣南地区接受珠三角地区的行政管辖②提升赣南地区的开放水平
③促进赣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④完善珠三角地区的配套基础设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因此其是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这些限制开发区域因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而被确定,其面积约为3.86×106km2。限制开发区域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因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四种类型,以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下表示意我国部分限制开发区域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限制开发区域 分布地区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Ⅰ) 东北地区
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Ⅱ) 青藏高原区
黄土高原生态功能区(Ⅲ) 黄土高原区
滇西北生态功能保护区(Ⅳ) 横断山区
浑善达克沙漠生态功能区(Ⅴ) 内蒙古高原区
4. 表中我国限制开发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 Ⅰ—水土保持 B. Ⅱ—水源涵养 C. Ⅲ—生物多样性保护 D. Ⅳ—防风固沙
5. 针对Ⅴ生态功能区典型的生态问题现状,当地的首要任务是( )
A. 保护与恢复地表植被 B. 改浅耕为深耕
C 全面实施生态移民 D. 提高服务业占比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进行地质考察,发现当地地层经历多次地质作用,出露了不同时期的地层。下图为当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M岩石为( )
A. 板岩 B. 大理岩 C. 砂砾岩 D. 玄武岩
7. 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A 砂砾岩、石灰岩、砂岩、花岗岩 B. 石灰岩、砂砾岩、砾岩、花岗岩
C. 砾岩、花岗岩、砂砾岩、石灰岩 D. 砂砾岩、石灰岩、花岗岩、砾岩
8. 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山峰由向斜构造而成 B. 乙河谷由断裂下陷而成
C. 丙处地表多喀斯特地貌 D. 丁处岩石具有可溶性
赤道辐合带(又称热带辐合带或赤道低压带),是指在地球赤道附近,南北半球的信风相遇并汇合的区域,同时也是一个多雨带。在30°E经线以西的非洲地区,同样形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示意非洲热带辐合带一年中最北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热带辐合带( )
①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②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③气流垂直上升④气流垂直下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影响甲季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②大气环流③洋流性质④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马更些河,全长约4241km,是加拿大第一长河。它发源于加拿大落基山脉的东麓,流域面积达180.5万平方千米,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马更些河中游(大奴湖西端至里格利)主要是低地平原,俗称“森林地带”,但只分布着少量的针叶林、白云杉和黑云杉。下图示意马更些河水系。完成下面小题。
11. 马更些河流域6—7月( )
A. 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B. 沼泽水补给河流水
C. 地下水补给湖泊水 D.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12. 马更些河中游森林地带位于(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极地苔原带
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附近海域的1月海水等温线,其中从a点至b点海水温度呈递减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示L洋流为( )
A. 北大西洋暖流 B. 北太平洋暖流 C. 加那利寒流 D. 加利福尼亚寒流
14. 该洋流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沿海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挟带冰山南下,影响海运 B. 阻止海洋性气候北进
C. 增加空气湿度,提升气温 D. 促使喜冷水鱼类汇集
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中某日晨昏线的分布,其中为晨线。完成下面小题。
15. 据图推测,此时与北京时间同处一天的经度范围在全球的占比大约是( )
A. 1/2 B. 3/4 C. 7/36 D. 7/12
16. 该日( )
A. 南宁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 钦州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
C. 地球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快 D. 北京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消耗过度而面临资源枯竭的城市。由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且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这些城市的发展模式逐渐落后。河南省焦作市、濮阳市和三门峡市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受国家政策影响,这些资源型城市加速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下表示意2021年焦作市、濮阳市、三门峡市与河南省其他地级市创新产业要素的对比,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简化为R&D经费。
城市 R&D经费/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企业创新数 (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
河南省 1018.84 1.73 8387 4088
洛阳 153.91 2.83 903 1462
许昌 59.80 1.64 297 957
焦作 34.01 1.60 306 622
濮阳 19.57 1.10 115 479
三门峡 31.36 1.98 107 282
(1)描述河南省焦作市、濮阳市、三门峡市三座资源型城市创新产业发展的特点。
(2)简述创新产业发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积极作用。
(3)试为河南焦作市、濮阳市、三门峡市三座资源型城市创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盘吉尔怪石林(如图)位于新疆托克逊县东55km处的盘吉尔塔格山的山脊和山坡上,是典型的峰林地貌,属于火山岩山岳型石林,平均海拔1200m,也是著名的风口。该地岩体多为石炭纪角砾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由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和碎屑物质经搬运、堆积、固结而成)。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岩体逐渐形成了塔类、蘑菇状以及飞禽走兽等千姿百态的造型,栩栩如生。盘吉尔怪石林岩石裸露,寸草不生,呈现出一片荒芜之景。
(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盘吉尔怪石林寸草不生的原因。
(2)分析盘吉尔怪石林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推测盘吉尔怪石林地貌未来发展的趋势,并说明理由。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以来,地中海水温连续数月保持破纪录的高温。飓风“丹尼尔”在希腊西南海域形成,随后它在地中海东部缓慢南移,于9月10日袭击了非洲利比亚的东北部。此次飓风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接近热带气旋性质的地中海飓风之一,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mm的降雨量。暴雨引发山洪,沿海地区出现风暴潮(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危害,损失惨重。下图示意即将登陆利比亚东北部的飓风“丹尼尔”(图中虚线方块内)及此时的气压分布情况。
(1)简述飓风“丹尼尔”水平气流运动状况,并在下图中画出其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
(2)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中海对飓风“丹尼尔”形成的作用。
(3)判断图示时刻甲、乙两城市中更易出现风暴潮灾害的城市,并说明理由。
钦州市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D 3. C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A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D 8. A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D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与洛阳、许昌两市相比,焦作、濮阳、三门峡三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偏低;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企业创新数不多;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等。
(2)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就业岗位,吸引人才迁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宜居水平等。
(3)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产业布局;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清洁可再生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创新型研究平台,依据市场需求、技术趋势和学科优势确定研究领域;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吸纳和培育;发挥政府的引导、指挥、协调和管理作用,精准施策等。
【18题答案】
【答案】(1)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分条件差;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处于风口,山脊上风力强劲;位于山脊与山坡上,坡度大,且以角砾凝灰岩为主,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不适合植物生长。
(2)石炭纪时期,该地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后的碎屑物质经外力作用搬运、堆积,再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凝灰岩;后经地壳抬升作用,凝灰岩出露地表形成山脉;经风化、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凝灰岩逐渐被侵蚀,形成了怪石嶙峋的地貌。
(3)未来发展趋势:原有的怪石(峰)林逐渐消亡,新的怪石(峰)林产生。理由:盘吉尔怪石林在山坡上不间断地接受风化、侵蚀,导致原有的怪石(峰)林崩塌、缩小、逐渐消亡;风化、风蚀不断侵蚀角砾凝灰岩的山脊和山坡,持续形成新的盘吉尔怪石(峰)林。
【19题答案】
【答案】(1)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2)地中海连续多日水温高,通过长波辐射、蒸发潜热、传导对流等向大气输送热量多;蒸发量大,地中海向大气输送水汽多,地中海为大气提供大量的热能和水汽,导致近洋面的上升气流强烈,促进台风的形成。
(3)乙城市更易出现风暴潮灾害。理由:乙城市西部为海洋,此时乙城市吹偏西风,为迎岸风,海水水位升高,易引发风暴潮;甲城市北部为海洋,此时甲城市吹偏南风,为离岸风,不易引发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