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 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牧童短笛 教学设计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4-28 21: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一年级下册欣赏课《牧童短笛》。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贺绿汀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可以说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我写照。中段是传统的民间舞蹈,用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写成,情绪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欢快流畅的旋律,配以跳跃的伴奏,犹如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嬉戏,形象的刻画出牧童的性格和喜悦的心情。最后又再现第一段的主题。它是在第一段旋律的基础上稍稍作了装饰变化,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着诗情画意。
这首乐曲采用民间风味的主题,优美动听的曲调,使它成为一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的钢琴曲。它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乐曲,从分辨不同段落入手了解乐曲结构,联想乐曲的情景。
3、情感与态度:通过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牧童短笛》,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方式:激趣法、质疑法、表演法
教学手段:口头语言、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技术。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大家看看她是谁。(出示牧童图片生观察)(生)牧童。他在干什么?(吹着笛子放牛)你能从图片里感受到什么?(牧童和牛非常和谐,牧童在吹笛,牛被他优美的笛声所吸引,在认真地聆听,非常悠闲、自在的田园风光。)关于这幅图还有一首非常好听的童谣,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出示童谣生齐读)“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听他们向我们走来了。(出示水墨动画聆听全曲)
二、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一)初次聆听,整体感知
1、(师)刚才我们聆听的这首乐曲呢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牧童短笛》(板书课题)据说这是贺绿汀先生根据自己小时候放牧的亲身感受所创作的,今天,我们就要来聆听一下这首《牧童短笛》,感受一下贺绿汀先生在创作这首音乐作品时的一些内心想法,同时我们听听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可以分为几段?(出示课件,提出要求)
2、再次聆听,通过感受乐曲情绪和速度的变化为乐曲分段
这首乐曲我们听完了,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老师的问题有答案了吗?请大家一起把黑板上的要求齐读一遍,然后分组讨论。(生齐读要求后分成六人一小组讨论,师相机指导)小组汇报(从情绪速度、分为几部分和联想到什么来汇报)你觉得音乐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生:第一部分与最后一部分比较抒情、速度稍慢,中间部分比较欢快、速度也稍快)那么,这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呢?(三个部分)从音乐的情绪和速度上我们能感到是明显的三部分,那听到这段音乐后你联想到了什么呢?(生想到什么说什么)听到音乐我们还可以想到刚才看到的那幅画面非常悠闲、自在的田园风光。这段音乐我们刚才听了,同学们也说到了有三个部分,他是有宁静、抒情氛围的,同时还是非常热烈、欢快的。如果开始出现的那段抒情部分我们用A 来表示,欢快的那部分又用什么来表示呢?(生B)最后一部分又回到了什么?(生A)那最后一部分是不是完全第一部分的再现,(生不是)我们来听听看(对比听一、三部分师在生听前提出要求:请生跟着乐曲旋律轻声用“嗒”哼唱,或者把课桌当成键盘轻轻用手跟着乐曲旋律弹奏看看有什么发现)师总结第三部与第一部分相比好像多加了一些音符,为了区分它们这个A我们就给它头上加一小撇叫A+B+A︳。
(二)分段赏析,走进音乐
1、第一乐段赏析
师:好了,接下来呢,我们要来分段继续聆听这首《牧童短笛》,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上的三幅图让我们来为三段音乐寻找合适的画面吧。我们先来听听第一段音乐,看看这一段音乐所描述的画面是哪幅图,从乐曲中你能听到什么?联想到什么?同时完成书本上28页的练习题,如果用不同颜色的笔来代表各个部分不同的旋律,你觉得用什么颜色合适并说明理由,能做到吗?(生能)
录音播放聆听第一部分旋律:
师:第一部分我们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段音乐描绘的是哪幅图,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牧童在吹笛子,牛儿在不时啼叫,非常悠闲、自得。)如果让你用颜色来表现这一段,你觉得用什么颜色好呢,为什么?生:绿色,因为牧童很悠闲地在草地上和牛一问一答。老师把第一部分主题旋律的图形谱出示在了黑板上请大家一起来用“嗒”来唱唱(第一遍师弹琴生认真聆听,第二遍生跟琴集体模唱,第三遍指导生有感情地模唱,唱出优美的情感。)
2、第二乐段赏析
师:我们接下来听一下第二乐段,看看它描绘的又是哪一幅图?从乐曲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如果用一种颜色来表现这段你又觉得用什么颜色好呢?(播放音乐)生:这一段描绘的是第一幅图,从乐曲中我感觉比第一乐段更活泼、欢快了。师:这个欢快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生:牧童和牛正在做游戏。师:非常好,他的理解应该说是非常准确的,那这一段我们要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合适呢?生: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热烈、欢快。师:你们同意吗?生:同意。第二段主题旋律的图形谱老师也出示在了黑板上,请大家一起也用“嗒”来唱唱(第一遍师弹琴生认真聆听,第二遍女生跟琴集体有感情地模唱,)
3、第三乐段赏析
师:接下来我们来聆听最后一部分,第三部分,看看这一部分你又能感受到什么?用什么颜色来表示?(播放第三部分乐曲)
师:好,第三部分我们也听完了,谁能告诉我这一部分它又描绘的是哪幅图呢?(生:第三幅)那从音乐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牧童和牛玩累了,要回家了。师:而且,我们最后听到它的力度也越来越弱,速度也是放慢了,让你用一种颜色表示,你又会用什么颜色呢?生:蓝色、黄色,因为它们比较宁静、抒情。师:第三段主题旋律的图形谱老师也出示在了黑板上,请大家一起也用“嗒”来唱唱(第一遍师弹琴生认真聆听,第二遍男生跟琴集体有感情地模唱,)
(三)即兴创编,课后拓展
师:好极了,欣赏完了这首乐曲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出示课件提出要求)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根据音乐的表现和情绪自己来设计动作或者游戏大家能完成吗?(能)把生分成三大组完成(第一组完成第一段音乐,第二组完成第二段音乐,第三组完成第三段音乐。)师相机指导
再次聆听全曲,生跟着音乐分组进行展示。
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贺绿汀先生所创作的《牧童短笛》,贺绿汀先生一身还创作了许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下来后我们就自己在网上查一查、找一找、听一听贺绿汀先生的其他作品好吗?最后让我们在我国著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朗朗的琴声中结束今天的教学吧。(播放朗朗演奏的钢琴曲《牧童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