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说明: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考试号、姓名等内容填写到答题卡上。
3.答案请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25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 能反映发射时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
A. B.
C. D.
2. 下列日期与发射当天昼夜分布状况接近的是( )
A. 1月18日 B. 2月25日 C. 3月10日 D. 4月18日
2024年某月22日北京时间18:00,连云港市某乡镇(34.3°N,119.2°E)的赵先生在公路上拍摄了一幅照片(图)。一个月后的相同时间,赵先生再经过该地时拍摄到太阳在树冠的上空。完成下面小题。
3. 能反映当地这一天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是( )
A. B.
C. D.
4. 与第一次拍摄相比,第二次拍摄当天( )
A. 日出树影更朝向北 B. 正午树影更长
C. 日落树影更朝向北 D. 树影轨迹更长
图为某月28日北京时间8:00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上空可能存在逆温的地区是( )
A. 山西东部 B. 宁夏北部 C. 山东西部 D. 辽宁西部
6. 图中四地易发生扬沙天气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该日丁地居民适宜( )
A. 洗车 B. 早晨户外运动 C. 晾晒衣物 D. 午后开窗通风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下表为地质年代简表,辉绿岩为侵入体。完成下面小题。
代 纪 符号
新生代 第四纪 Q
新近纪 N
古近纪 E
中生代 白垩纪 K
侏罗纪 J
三叠纪 T
古生代 二叠纪 P
石炭纪 C
泥盆纪 D
志留纪 S
奥陶纪 O
寒武纪
8. 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A. 向斜 B. 背斜 C. 地堑 D. 地垒
9. 自三叠纪以来,该区域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是( )
A. 地壳抬升→固结成岩→岩层断裂→固结成岩→岩浆侵入
B. 地壳抬升→固结成岩→固结成岩→岩层断裂→岩浆侵入
C. 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岩层断裂
D.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岩层断裂
10. 该区域经历的地壳抬升次数至少有(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爪哇岛地处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图左为爪哇岛及雅加达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雅加达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区域位于( )
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D.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
12. 该岛典型植被的特征是( )
A. 叶片较硬 B. 根系较浅 C. 叶尖滴水 D. 植株矮小
13. 造成7-10月雅加达降水较少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 B. 地形 C. 洋流 D. 植被
巴松措是西藏东部的深水外流型湖泊,湖面海拔约3490m,最大水深可达120m,湖水全年不冻结,水生动物种类较多。研究表明,较高的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繁殖,而巴松措湖区丰水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小于枯水季。图为巴松措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巴河的主要补给方式为( )
A 地下水 B. 湖泊水 C. 大气降水 D. 冰雪融水
15. 巴松措湖水终年不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湖水盐度 B. 湖泊海拔 C. 湖区面积 D. 湖水深度
16. 与枯水季相比,丰水季巴松措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条件差 B. 营养物质缺乏 C. 水生动物活跃 D. 水体透明度低
我国一个帆船爱好者团队夏季从上海出发,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环球航行。图为该团队航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①②④⑥段航行路线顺流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⑥ D. ④⑥
18. 途经③和⑤海域风浪差异明显,造成差异主要原因是( )
A. ③海域受海陆轮廓影响,风浪小 B. ⑤海域受海陆轮廓影响,风浪小
C. ③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风浪大 D. ⑤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风浪大
阿勒泰地区位于阿尔泰山南麓,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大区之一,牧民们承袭着千年传统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往返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四季牧场。下图为阿尔泰山西南坡垂直自然带和四季牧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推测图中甲、乙自然带分别为( )
A. 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B. 荒漠带、灌木草原带
C. 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D. 灌木草原带、荒漠带
20. 阿尔泰山“林带缠山腰”的原因是( )
A. 地势较缓,土壤肥沃 B. 海拔较高,太阳辐射丰富
C. 受地形抬升,山腰降水多 D. 位于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
21. 牧民们承袭着千年传统游牧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 传播草籽 B. 改善生活环境
C. 提高牲畜繁育率 D. 持续利用牧草资源
哈得孙湾深居北美内陆,海湾中几乎一年都有海冰和浮冰存在。下图为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自然带Ⅰ、Ⅱ分别是( )
A. 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 温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3. 自然带Ⅳ沿哈得孙湾向南凸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洋流②地形③海冰④大气环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日尔河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在塞古以下盆地分布着许多宽滩及湖沼,形成大面积的内陆湿地,是流域内重要的种植业区。近年来,农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材料二:图为非洲局部地形及降水量分布图。
(1)分析内陆湿地的成因。
(2)从生态功能角度,分析内陆湿地对下游地区影响。
(3)推断未来内陆湿地面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索马里沿岸海域每年都会产生一个中尺度冷海水旋涡,即大涡。大涡能够影响海洋中的热量、盐、动量和营养成分重新分配,在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下图为大涡生消过程示意图。
注:箭头粗细大小表示洋流及大涡强度。
(1)描述大涡移动特点。
(2)说出影响大涡形成的主要因素。
(3)分析大涡对附近海域的影响。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穿越一系列近南北向断裂带后,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雅鲁藏布江谷地历史时期形成了巨厚的河湖相沉积物,不仅蕴含了构造、气候和地表过程的丰富信息,而且对人类活动也具有重要影响。图左为雅鲁藏布江所在区域图。
材料二:在距今约7.5-1.1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次冰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处的格嘎冰川发生了堵塞河道事件,对附近河段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图右为格嘎村所在的雅鲁藏布江地质剖面图。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简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原因。
(2)与河湖相沉积物相比,指出冰碛物的特点。
(3)推测图中湖相沉积物阶地的形成过程。
(4)说明湖相沉积物对格嘎村选址提供的有利区位条件。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说明: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考试号、姓名等内容填写到答题卡上。
3.答案请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A 4. D
【5~7题答案】
【答案】5. A 6. B 7. B
【8~10题答案】
【答案】8. B 9. D 10. C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C 13. B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D 16. C
【17~18题答案】
【答案】17. C 18. C
【19~21题答案】
【答案】19. B 20. C 21. D
【22~23题答案】
【答案】22. B 23. C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题答案】
【答案】(1)上游来水量大;降水较多;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排水受阻。
(2)调节径流,减少洪水威胁;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降解,净化水质。
(3)湿地面积减少(湿地萎缩)。农业用地扩张侵占湿地;农业大量引水灌溉,湿地补给量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25题答案】
【答案】(1)5月-6、7月大涡北移;6、7月-8月大涡向东北移动;8月-9月大涡南移。
(2)盛行风;地转偏向力;洋流;海陆轮廓;海底地形。
(3)使附近海域温度降低,对流减弱,降水减少;使附近海域盐度降低;大涡搅动海水利于海水上下层物质交换,携带营养物质,利于鱼类生长;影响航行安全。
【26题答案】
【答案】(1)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2)磨圆度差;大小不分、杂乱无章、分选性差。
(3)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川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因流速减慢,堆积形成湖相沉积层;堰塞湖坝体溃决,湖床裸露;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
(4)地形平坦较广阔,方便生产生活;高出水面140m,避免洪水威胁;土层较厚、肥沃,利于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