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4-28 21:2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时间像小马车
《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理念:
我们都在倡导:“兴趣是学习的老师。”那么兴趣从哪里来?是从课堂气氛中反映出来。所以,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虽然不像成年人那样去创造、发明,但是,他们对事物或问题好奇、好问、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模仿,善于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感染和激励,从而树立起敢想、敢问、敢于表演的自信心,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本课我的教学对象是1年级,低年级学生好动,爱表现,这是他们的天性,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是比较粗浅的。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是在活动中逐渐地进行渗透,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创造、体验、表现来完成,从而体验音乐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美。
教材分析:
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旋律欢快活泼、简单易学。由此我选用这种教学内容涵盖量小,可挖掘性强的题材。但是原曲速度过快,对于二年纪学生来说,还稍显难度,由此我将音乐的速度制作变慢,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学目标:
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学会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感受歌曲情绪,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表现歌曲,能够自编动作参加表演。
注重情境教学,学习音的渐强渐弱。
用打响舌等身体语言及乐器为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演奏。
创编歌词。
辅德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马车奔跑的声音,认识渐强渐弱记号,并用歌声设置情境,表现出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声音效果。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时间像小马车》伴奏,师生随音乐律动进教室。
猜谜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停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打一生活物品?
生:钟。
师:对了,你听,(播放时间走动的声音:嘀嗒嘀嗒…)象什么走动的声音?
生:小马车。
师:为什么?
生:时间像小马车,一刻不停的向前奔跑。
师:你们再听听这两辆小马车的声音有何不同?(教师单手比画音的强弱)
生:第一辆由远到近,第二辆由近到远。
师:你听的真仔细,第一辆小马车是由远到近开,声音逐渐渐强,我们可以用渐强记号,(出示渐强记号贴在歌谱上: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向前跑)相反,第二辆由近到远,可以用渐弱记号,(出示渐弱记号贴在歌谱上: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谁也少不了)请同学们徒手画一画这两个记号。
生:略。
师:谁愿意让老师考一考?
生:略。
师:如果老师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示这两个音乐记号,你们会读吗?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练一练。
展示图表:
A学生自由练习。
B学生集体练习。
师:能加快速度,像小马车一样快吗?
生:略。
三、乐器演奏
师: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向前跑,时间的小马车从远处向我们开来拉!
播放音乐《时间像马车》,学生聆听音乐。
师:小马车跑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略。
师: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马车奔跑吧。(播放音乐《时间像马车》)
生:略
师:你们真象是一匹匹活泼可爱的小马!听,马车在奔跑的时候都有什么声音?(播放马车奔跑声音)
生:马蹄声,马铃声。
A展示乐器:双响筒、碰铃、三脚铁、响板、铃鼓。
B介绍乐器
C探究演奏方式
D指导正确的演奏方式
师:你们觉得这些乐器适合模仿马车的什么声音?
学生上台选择并回答。
师:其实马蹄声还可以用人的声音来模仿,听:(打响舌)
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的节奏用乐曲及打响舌为歌曲演奏。
中途: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师:刚才,老师仿佛真的看见一辆辆小马车就在我眼前驶过,但是如果能再把马车开来又开走的那种意境表现出来,那就更好了,让我们再试一次,这次除了打响舌外,还可以用身体的各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比如:拍腿、拍手等等,注意老师的手势。(演奏的过程中,师用手势提示学生音的渐强渐弱)
生:略。
四、学习歌曲
1、读歌词:
师:同学们演奏的真不错,记住这个节奏,(读歌词:时间象小马车……)踩一踩,读一读。
学生边按节奏踏步朗读歌词,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渐强渐弱记号。
2、学生随音乐轻声歌唱。
3、学生随钢琴轻声歌唱。
4、重难点指导:
师:哪句有困难?
A“你我同做一班车,你我同做一班车”。
(这句速度比较快,学生有口齿不伶俐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听多读多模仿并加上动作的方式告诉学生这班车的速度非常快来解决难点。)
B“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向前跑”、“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谁也少不了”。
(这句要表现的是歌曲的情境教学,表示马车的开来又远去的声音,突出音的渐强渐弱。重点:声音的强不等与快,弱也不等与慢,所以引导学生注意强弱有变,速度不变)
5、完整歌唱并表现马车开来又开走的意境。
6、指导有感情歌唱:当我们乘坐时间的小马车在天上飞啊飞的时候,你感觉心情如何?
7、歌表演:除了用歌声来表现欢乐,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欢乐呢?
A教师领跳。
B学生自由发挥。
C个别学生领跳。
五、创编活动
教师肢体语言:时间象小马车一样,速度这么快,那时间还可以象什么?
生:时间象小汽车。
师:为什么?
生:因为汽车比马车跑的快。
师:说的有道理,汽车是烧汽油的,速度要比小马车快的多呢!那时间应该象小汽车最恰当了。
生:不对,不对,小火箭跑的快,它在月球上飞驰,不知道比小汽车快多少倍!时间象小火箭才对!
师:有道理,还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出来。
生:……
师:没想到你们的想象力这么丰富,小脑袋里的知识还真不少呢!别急,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生:宇宙飞船跑的快,时间象小飞船。
生:时间象飞艇……
师: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尊重你们的建议,请你们小组讨论,把自己的想法编进歌曲中,再唱一唱、演一演,是不是歌曲更动听了?
播放音乐伴奏,分组讨论,创编歌词,教师巡回指导。
六、展示评价
学生作品:
A组:
时间像小汽车,时间像小汽车,
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向前跑,
大家快来做功课,大家快来做功课,
嘀嘀嘀嘀嘀嘀嘀嘀看谁做的快!
B组:
时间像小火箭,时间像小火箭,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冲上天,
我们一起去探险,我们一起去探险,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冲啊冲上天!
C组:
时间像小飞机,时间像小飞机,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飞上天,
我们一起去飞翔,我们一起去飞翔,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飞啊飞上天!
D组:
时间像小火车,时间像小火车,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向前开,
我们一起去旅游,我们一起去旅游,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向啊向前开!
1、各组上台表演律动。
2、评价,鼓励。
七、辅德教育
师:表现的都不错,下面请同学们驾驶好自己的飞行器,老师要带你们回到过去,看看我们小时候的样子,记住带上你们的歌声和动作哦!
生:每组驾驶自己小汽车、小火箭等的律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在教室飞几圈。
师:终点站到了,你们看:(多媒体展示3组从小到大的照片,教师一一做介绍)总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从呱呱落地、一无所知的婴儿慢慢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并且还会继续成长,当然也会不可抗拒地逐渐变老。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从小要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学过什么描写时间的句子?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盛年不重来,一日无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八、总结下课
师:是啊,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也来听听小闹钟是怎么说的吧!
生:欣赏《调皮的小闹钟》
总结:小闹钟是非常调皮的,你稍不留神,他就调皮的从你眼皮底下溜走了,所以同学们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可别让它给溜走了,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现在,让我们乘坐时间的小马车离开教室吧!(播放音乐《时间像马车》)
反思与研究
在以往的音乐课上,老师是唱主角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学生在音乐课中并没有感受到美和乐趣,所以会导致诸多的孩子厌恶上音乐课、一上课就打瞌睡的现象。新教材打破了这种“满堂灌”的模式,它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时间像马车》这一课中,我针对“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从而谈谈一些反思:在课堂上,教师用肢体语言提示:“时间象小马车一样,速度这么快,那时间还可以象什么?” 全班共同讨论。将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就一定要像小马车吗?鼓励他们提出异议。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教师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原因,并给予肯定,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最后,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意见编进歌曲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拉近了师生关系。所以我认为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一下几个方面:
激发想象,活跃思维,大胆运用肢体语言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要理解音乐必须要具备音乐的思维力。但音乐不是直观可见的实体形象,音乐是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这种由感觉产生的形象是由人们的想象而产生的,这就是音乐的形象思维。这种形象思维活动常伴随想象力而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我又从三个方面激发学生想象:
(1)、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启发学生想象;
(2)、让孩子把感知的“视像”表达出来;
(3)、鼓励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想象的事物。
2、激发创造,大胆创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儿童都具有本能的创作欲望,但这种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发展的话,他们也会很快自然消失。因此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充分相信、爱护、尊重、赞赏孩子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富有想象力、独创性和敢于表达、表现自己,并且要鼓励孩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开发不尽的潜能,希望我们每位老师能给孩子证实自我的机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呈现民主化,使什么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