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 质量评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 质量评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1 06:37:25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D )
A.亚洲,北冰洋 B.亚洲,太平洋
C.大洋洲,北冰洋 D.南极洲,北冰洋
2.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所环绕的是( C )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下图为大洲轮廓图。读图,完成3 ~4题。
3.落基山脉位于图中哪个大洲(B)
A.① B.② C.③ D.④
4.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C)
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块分离 D.板块碰撞
读图,完成5~6题。
5.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的大洲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6.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位于(D)
A.甲 B.乙 C.丙 D.丁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在海拔3 200米以上的地区常年有积雪,雪域面积广大。每年吸引大量的滑雪爱好者前来,是滑雪者的圣地。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7~8题。
7.有人说,这片滑雪圣地是板块运动的馈赠,它位于(B)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8.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若滑雪爱好者所住的酒店发生地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D)
A.从酒店窗户跳下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躺在床上等待救援
D.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
下表为“某市天气情况查询结果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日期 28日(周六) 29日(周日)
天气符号
气温 23℃~32℃ 19℃~28℃
日期 30日(周一) 31日(周二)
天气符号
气温 17℃~25℃ 18℃~28℃
9.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D)
A.28日 B.29日 C.30日 D.31日
10.若周末有出行计划,需准备(B)
A.羽绒服 B.雨衣雨伞
C.太阳镜 D.羊毛手套
11.“下雨了,我送你回家;雨停了,请送我回家”是现在流行的共享雨伞的广告词,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来看,下列地区中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
A.赤道地区
B.中纬度内陆地区
C.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
D.两极地区
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 mm)。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B)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3.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A、B、C、D四地中的(A)
下图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据图推断A地(C)
A.地处北温带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D.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15.影响A、B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2024年8月13 日,喜欢探险的外星人小P在星际旅行的过程中飞船突然出现故障,被迫降落在下图中的位置。出现故障时,飞船的三个重要零件分别掉落在①②③地,请接收到此信息的您协助小P寻找到这三个重要零件,修复飞船,重新起飞。(7 分)
(1)小P 首先跟随一艘轮船去寻找零件,轮船的航线是:波斯湾 → 霍尔木兹海峡 → 阿拉伯海 → B 印度洋 → 马六甲海峡 → ①。到达①地后,他发现此国家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
(2)找到第一个重要零件后,小P 继续出发去②地寻找,②地所在大洲是北美洲。
(3)找到第二个重要零件后,小P 继续出发去③地寻找,他需要穿过的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已经找齐了三个重要零件,小 P 想要从③地回到降落的地方,最短的航线需要先穿过A大西洋。
(5)小P 到达降落的位置,因为太累了想休息一晚再回到他所在的星球,可是降落的地方太热了。因为他降落的地方主要是五带中的热带,他想去④欧洲休息一下。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 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材料四: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图1)和图2、图3。
(1)由图2说明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形成 裂谷、海洋,由图3说明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形成山脉。(均选填“裂谷、海洋”或“山脉”)
(2)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海洋;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均选填“陆地”或“海洋”)
(3)材料一、二、三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4)由图可知,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的 交界地带。
(5)运用板块理论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2分)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并且海拔还在不断升高。(2分)
18.【项目化学习】(7分)
项目主题:我的校园 我的家
项目背景:某中学校园内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常会出现积水,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小组以“我的校园 我的家”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实地调查
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较强降水后,同学们找到积水位置,并把积水明显的区域标记在图中相应位置。
(1)调查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
与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盖区域下渗速度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等。(任答一点即可得1分)
任务二:分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平均气温( ℃) -3.4 0.6 8.3 12.1 19.9 23.5
降水量(米) 3.0 5.6 11.2 22.0 34.1 52.2
月份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 23.1 22.5 18.0 10.2 4.3 -1.9
降水量(米)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2)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2分)
(3)说出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并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原因。(2分)
时段:7~8月份;夏季;夏秋季节等。(任答一点即可,1分)
原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强度大,多暴雨;降水频率高等。(任答一点即可,1分)
任务三:成果展示
(4)调查结论: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降水强度;降水量的多少;降水持续的时间等(任答一点即可)有关。
(5)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请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增加绿化面积;铺设透水砖;建设海绵校园;增设下水井;雨季到来之前,清理下水井等。(任答一点即可,1分)
19.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苹果、香蕉、油橄榄习性。
苹果习性: 香蕉习性: 油橄榄习性:
喜光树种,喜低温干燥,适宜年平均气温9-14℃ 喜湿热,最适宜气温24-32℃,怕低温、忌霜雪 喜光照,耐寒,晚冬、早春生长阶段需水较多
材料二:通布图古城被誉为“梦幻之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城墙、宫殿都就地取材,用泥土建筑。
材料三:图1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图2为通布图古城景观图,图3为三地气候资料图。
图1
图2
图3
(1)图3中ABC三图示意图1中④⑤⑦三地气候类型,写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字母及名称:⑤A温带海洋性气候;⑦C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①—②—③—④—⑤—⑥主要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从⑧到⑦降水量逐渐减少,说明海陆因素在影响着降水。
(3)图中数字代表的气候类型中,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地面上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该气候是②。全年高温,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该气候是①。(本题皆填序号)
(4)④地气候在夏季的特点是炎热干燥,根据水果的生长习性,该气候区盛产油橄榄(选填“苹果”“香蕉”或“油橄榄”)。
(5)通布图古城用泥土修筑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具有干燥少雨(选填“炎热潮湿”或“干燥少雨”)的特点。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亚洲,北冰洋 B.亚洲,太平洋
C.大洋洲,北冰洋 D.南极洲,北冰洋
2.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所环绕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下图为大洲轮廓图。读图,完成3 ~4题。
3.落基山脉位于图中哪个大洲( )
A.① B.② C.③ D.④
4.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块分离 D.板块碰撞
读图,完成5~6题。
5.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的大洲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在海拔3 200米以上的地区常年有积雪,雪域面积广大。每年吸引大量的滑雪爱好者前来,是滑雪者的圣地。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7~8题。
7.有人说,这片滑雪圣地是板块运动的馈赠,它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8.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若滑雪爱好者所住的酒店发生地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从酒店窗户跳下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躺在床上等待救援
D.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
下表为“某市天气情况查询结果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日期 28日(周六) 29日(周日)
天气符号
气温 23℃~32℃ 19℃~28℃
日期 30日(周一) 31日(周二)
天气符号
气温 17℃~25℃ 18℃~28℃
9.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28日 B.29日 C.30日 D.31日
10.若周末有出行计划,需准备( )
A.羽绒服 B.雨衣雨伞
C.太阳镜 D.羊毛手套
11.“下雨了,我送你回家;雨停了,请送我回家”是现在流行的共享雨伞的广告词,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来看,下列地区中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赤道地区
B.中纬度内陆地区
C.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
D.两极地区
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 mm)。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3.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A、B、C、D四地中的( )
下图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据图推断A地( )
A.地处北温带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D.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15.影响A、B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2024年8月13 日,喜欢探险的外星人小P在星际旅行的过程中飞船突然出现故障,被迫降落在下图中的位置。出现故障时,飞船的三个重要零件分别掉落在①②③地,请接收到此信息的您协助小P寻找到这三个重要零件,修复飞船,重新起飞。(7 分)
(1)小P 首先跟随一艘轮船去寻找零件,轮船的航线是:波斯湾 → 霍尔木兹海峡 → 阿拉伯海 → B 洋 → 马六甲海峡 → ①。到达①地后,他发现此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
(2)找到第一个重要零件后,小P 继续出发去②地寻找,②地所在大洲是 洲。
(3)找到第二个重要零件后,小P 继续出发去③地寻找,他需要穿过的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线 运河。
(4)已经找齐了三个重要零件,小 P 想要从③地回到降落的地方,最短的航线需要先穿过A 洋。
(5)小P 到达降落的位置,因为太累了想休息一晚再回到他所在的星球,可是降落的地方太热了。因为他降落的地方主要是五带中的 带,他想去④ 洲休息一下。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 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材料四: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图1)和图2、图3。
(1)由图2说明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形成 ,由图3说明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形成 。(均选填“裂谷、海洋”或“山脉”)
(2)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均选填“陆地”或“海洋”)
(3)材料一、二、三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4)由图可知,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的 地带。
(5)运用板块理论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2分)
18.【项目化学习】(7分)
项目主题:我的校园 我的家
项目背景:某中学校园内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常会出现积水,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小组以“我的校园 我的家”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实地调查
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较强降水后,同学们找到积水位置,并把积水明显的区域标记在图中相应位置。
(1)调查发现有植被覆盖的区域积水现象不明显,试简要分析原因。
任务二:分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平均气温( ℃) -3.4 0.6 8.3 12.1 19.9 23.5
降水量(米) 3.0 5.6 11.2 22.0 34.1 52.2
月份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 23.1 22.5 18.0 10.2 4.3 -1.9
降水量(米)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2)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2分)
(3)说出校园最可能出现积水的时段,并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原因。(2分)
任务三:成果展示
(4)调查结论: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 有关。
(5)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请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方案。
19.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苹果、香蕉、油橄榄习性。
苹果习性: 香蕉习性: 油橄榄习性:
喜光树种,喜低温干燥,适宜年平均气温9-14℃ 喜湿热,最适宜气温24-32℃,怕低温、忌霜雪 喜光照,耐寒,晚冬、早春生长阶段需水较多
材料二:通布图古城被誉为“梦幻之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城墙、宫殿都就地取材,用泥土建筑。
材料三:图1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图2为通布图古城景观图,图3为三地气候资料图。
图1
图2
图3
(1)图3中ABC三图示意图1中④⑤⑦三地气候类型,写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字母及名称:⑤ ;⑦ 。
(2)气候①—②—③—④—⑤—⑥主要反映了 因素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从⑧到⑦降水量逐渐减少,说明 因素在影响着降水。
(3)图中数字代表的气候类型中,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地面上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该气候是 。全年高温,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该气候是 。(本题皆填序号)
(4)④地气候在夏季的特点是炎热干燥,根据水果的生长习性,该气候区盛产 (选填“苹果”“香蕉”或“油橄榄”)。
(5)通布图古城用泥土修筑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具有 (选填“炎热潮湿”或“干燥少雨”)的特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