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球表层的人文环境要素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85万。读图1、图2,完成1~2题。
1.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总体来说(B)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
C.保持不变 D.先短后长
2.2012~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C)
A.2014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③地区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A)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5.④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地处(A)
A.气候湿热的雨林地区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地势高峻、高寒的山区
D.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读下图,完成6~7题。
6.比较乡村 、城镇两幅景观图片,描述正确的是(B)
A.甲比乙交通便利
B.乙比甲道路宽广
C.甲比乙房屋密集
D.乙比甲房屋低矮
7.甲与乙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B.现代运输方式不同
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8.下图所示I、II、III为该城镇三个发展阶段的空间布局变化。据图分析,影响该城镇形成和演变的主导因素是(C)
A.地形——气候 B.矿产——工业
C.河流——交通 D.土壤——植被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浙江杭州召开。来自欧洲英国的汤姆、亚洲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国亚运会的志愿者张海成为了好朋友。据此完成9~10题。
9.汤姆、穆罕默德和张海在一起交流时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B)
A.西班牙语 B.英语
C.法语 D.俄语
10.汤姆所在大洲的主要人种与宗教分别是(D)
A.黄色人种与佛教
B.混血人种与伊斯兰教
C.黑色人种与基督教
D.白色人种与基督教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下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B)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温和湿润
12.“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D)
A.保暖 B.防风 C.防潮 D.排水
13.下列国际经济组织,属于区域性的是(D)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14.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大型客机C919商业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没有自主研发大型民用客机的时代成为历史。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航空运输在长途运输中的优势是(C)
A.机动灵活 B.运量最大
C.速度最快 D.运费最低
15.中国某洗衣机品牌全球销量第一,某品牌葡萄酒是融合中、美、意、葡多国资本与技术共同打造的,日本地震使美国汽车商面临零件短缺之苦。这些实例说明(A)
A.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B.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D.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世界人口变化
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全球人口达到90亿大约需要15年时间,并将在2059年突破100亿大关。图1为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图2为世界人口分布图。
图1
图2
(1)根据图1说出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探究二: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却有规律可循。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经济条件。
(2)根据图2写出世界人口数量密度最小的大洲名称:南极洲,并分析该大洲人口稀疏的原因: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
(3)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类型任选两个方面分析人口稠密区分布的特点。(2分)
从纬度位置看,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地形类型看,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地区。(任选两方面回答即可,2分)
探究三:世界人口问题
印度和中国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2023年印度已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下表为2023年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数据)信息表。
国家 人口总数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中国 14.10亿 6.39‰ 7.87‰
印度 14.29亿 16.3‰ 9.5‰
(4)分别写出中国与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说说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3分)
中国、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48‰、6.8‰;(2分)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更快。(1分)
17.某地理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居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题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8分)
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乡村和城镇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乡村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乡村沿着河流呈条带状分布,下面为世界两地典型民居图。
(1)文字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图示民居景观图中,乙(选填“甲”或“乙”)民居分布在亚洲西部地区,该民居的建筑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
(3)图示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大(选填“大”或“小”),反映了当地降水较多(选填“多”或“少”)。
(4)传统民居是研究当地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有些特色民居却面临着消失的威胁。据此,谈谈如何保护特色传统民居。(2分)
科学规划,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制定相关制度和保护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任答两点,符合题意即可,2分)
18.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8分)
图5
探究主题: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探究资料:图1法国地形图、图2法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法国高速铁路线路图、图4济南市地理位置及图5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尝试探究:
①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1可知,巴黎处于海拔200m以下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②气候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2可知,巴黎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区,温和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③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1可知,塞纳河流经巴黎、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④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3可知,巴黎有多条高速铁路在此交会,交通便利,加强了内外联系。
(2)归纳总结: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形、交通、气候、河流等。
(3)原理应用:据图4分析济南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2分)
铁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
19.【迎新纳新 共谋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二十国集团(简称“G20”)领导人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2023年9月9日至10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这一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外媒普遍认为非盟加入 G20增强了“全球南方”的声音,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
材料二:图1 为部分 G20成员国分布示意图,图2和图3 为参加本次峰会的其中两位国家领导人的照片。
(1)G20成员国分布范围很广,其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次 G20峰会举办国印度属于发展中 (选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观察图3可以发现,照片中的国家领导人肤色黝黑、嘴唇较厚,据此推断该国领导人最有可能属于黑色人种,该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 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推动并加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特点。
(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发展中国家应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以尽快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民族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等。(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第五章 地球表层的人文环境要素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022年11月15日为世界80亿人口日。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85万。读图1、图2,完成1~2题。
1.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总体来说( )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
C.保持不变 D.先短后长
2.2012~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 )
A.2014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③地区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5.④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A.气候湿热的雨林地区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地势高峻、高寒的山区
D.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读下图,完成6~7题。
6.比较乡村 、城镇两幅景观图片,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比乙交通便利
B.乙比甲道路宽广
C.甲比乙房屋密集
D.乙比甲房屋低矮
7.甲与乙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B.现代运输方式不同
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8.下图所示I、II、III为该城镇三个发展阶段的空间布局变化。据图分析,影响该城镇形成和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气候 B.矿产——工业
C.河流——交通 D.土壤——植被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浙江杭州召开。来自欧洲英国的汤姆、亚洲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国亚运会的志愿者张海成为了好朋友。据此完成9~10题。
9.汤姆、穆罕默德和张海在一起交流时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 )
A.西班牙语 B.英语
C.法语 D.俄语
10.汤姆所在大洲的主要人种与宗教分别是( )
A.黄色人种与佛教
B.混血人种与伊斯兰教
C.黑色人种与基督教
D.白色人种与基督教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下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温和湿润
12.“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保暖 B.防风 C.防潮 D.排水
13.下列国际经济组织,属于区域性的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14.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大型客机C919商业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没有自主研发大型民用客机的时代成为历史。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航空运输在长途运输中的优势是( )
A.机动灵活 B.运量最大
C.速度最快 D.运费最低
15.中国某洗衣机品牌全球销量第一,某品牌葡萄酒是融合中、美、意、葡多国资本与技术共同打造的,日本地震使美国汽车商面临零件短缺之苦。这些实例说明( )
A.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B.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D.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世界人口变化
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全球人口达到90亿大约需要15年时间,并将在2059年突破100亿大关。图1为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图2为世界人口分布图。
图1
图2
(1)根据图1说出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
探究二: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却有规律可循。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经济条件。
(2)根据图2写出世界人口数量密度最小的大洲名称: ,并分析该大洲人口稀疏的原因: 。
(3)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类型任选两个方面分析人口稠密区分布的特点。(2分)
探究三:世界人口问题
印度和中国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2023年印度已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下表为2023年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数据)信息表。
国家 人口总数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中国 14.10亿 6.39‰ 7.87‰
印度 14.29亿 16.3‰ 9.5‰
(4)分别写出中国与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说说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3分)
17.某地理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居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题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8分)
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乡村和城镇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乡村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乡村沿着河流呈条带状分布,下面为世界两地典型民居图。
(1)文字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 、 等自然因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图示民居景观图中, (选填“甲”或“乙”)民居分布在亚洲西部地区,该民居的建筑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3)图示甲民居屋顶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反映了当地降水较 (选填“多”或“少”)。
(4)传统民居是研究当地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有些特色民居却面临着消失的威胁。据此,谈谈如何保护特色传统民居。(2分)
18.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8分)
图5
探究主题: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探究资料:图1法国地形图、图2法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法国高速铁路线路图、图4济南市地理位置及图5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尝试探究:
①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1可知,巴黎处于海拔 m以下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②气候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2可知,巴黎处于 (气候类型)区,温和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③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1可知,塞纳河流经巴黎、 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④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3可知,巴黎有多条 在此交会,交通便利,加强了内外联系。
(2)归纳总结: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气候、河流等。
(3)原理应用:据图4分析济南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2分)
19.【迎新纳新 共谋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二十国集团(简称“G20”)领导人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2023年9月9日至10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这一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外媒普遍认为非盟加入 G20增强了“全球南方”的声音,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
材料二:图1 为部分 G20成员国分布示意图,图2和图3 为参加本次峰会的其中两位国家领导人的照片。
(1)G20成员国分布范围很广,其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本次 G20峰会举办国印度属于 (选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观察图3可以发现,照片中的国家领导人肤色黝黑、嘴唇较厚,据此推断该国领导人最有可能属于 人种,该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的中部和南部。
(3) 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推动并加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呈现 的特点。
(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发展中国家应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以尽快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