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作业
第一部分 书写展示
一、请你把习近平爷爷回信勉励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的讲话抄写在下面横线上,要书写工整美观,段前空两格,注意字的大小和间距。(3颗☆)
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词语。(8颗☆)
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欣赏了如诗一般jīng qiǎo( )的白鹭,知道了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liè bào( ),还结识了guāi qiǎo( )的sōng shǔ( )。在园明园,我们见证了它昔日的huī huáng( ),在鸟的天堂,我们体验了眼睛的yìng jiē bù xiá( )。走乡间搭石,悟xié tiáo( )之美;讲民间故事,享表达之趣……这一切,是多么值得回味呀!
三、背诵积累,根据语境填完整。(12颗☆)
1.诗人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动。陆游临终交代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 。”林升面对朝廷的腐败发出质问:“山外青山楼外楼, ”龚自珍这样表达热切的希望:“ ,不拘一格降人材。”今天,我们要牢记梁启超先生的嘱托:“故今日之责任, , 。”
2.“我非 ,好古, 。”“学如不及, 。” 《论语》中的这些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要有进取心。
3.月亮,是林杰笔下的“家家乞巧望秋月, ”的热闹;是张继心里“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孤独;是王维眼中“ ,清泉石上流”的清幽。
4.古诗中还有唐代诗人虞世南高洁的志向:“居高声自远, 。”
四、梳理辨析,根据要求作选择。(12颗☆)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削弱(xuē) 执拗(niù) 眼睑(jiǎn) 聒噪(guā)
B.岔路(chà) 便宜(yì) 间隔(jiàn) 鳞爪(líng)
C.冤枉(wǎng) 桂冠(guàn) 誊写(juàn) 高跷(qiào)
D.偏僻(pì) 任丘(rén) 驯良(xùn) 发酵(j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允诺 崩塌 采排 生灵涂碳 B.镜匣 平衡 酬谢 理所当然
C.侵略 隐蔽 硝毁 难以置信 D.懒惰 厌烦 爱幕 金壁辉煌
3.“天宫课堂”火爆全网,小刘也想通过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航天英雄,下列作为勉励的话语,合适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D.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都属于民间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B.“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这一句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慈母情深》节选自著名作家吴冠中的小说《母亲》。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
D.“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5.下列画横线词语中感彩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学森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他足智多谋,冲破重重阻碍回国,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他呕心沥血完成的《钱学森力学手稿》《导弹概论手稿》等著作为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当钱学森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时,他得意忘形,因为他深知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与英美等国的差距。
A.举世闻名 B.足智多谋 C.呕心沥血 D.得意忘形
6.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下列海报最适合宣传本 次发射任务的一个是( )。
A. B. C. D.
第三部分 快乐读书吧
五、快乐读书吧。(8颗☆)
1.选择题。(5颗☆)
(1)《田螺姑娘》是中国民间故事,《聪明的牧羊人》是( )的民间故事。
A.中国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2)《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来自于( )
A.《韩非子》 B.《墨子》 C.《论语》 D.《道德经》
(3)在非洲民间故事中《蜘蛛与大饥荒》《蜘蛛与老妇人》《蜘蛛与驼峰人》三个故事都刻画了蜘蛛的 ( )
A.傲慢 B.聪慧 C.勤劳 D.贪婪
(4)《猴子为什么喜欢生活在树上》故事中猴子不敢到地面上的原因是( )
A.怕老虎 B.不喜欢 C .怕狗报仇 D.树上有吃的
(5)我发现《贝琳达与丑妖怪》和《小拇指》的结局都是( )的。
A.悲惨 B.伤心 C.大团圆 D.荒诞
2.二选一(3颗☆)
(1)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阅读我国的民间故事,我们不仅能了解生动的故事情节,还能认识到许多精彩的人物。除了课本里介绍的民间故事,你还读过哪些?请从中选择一个,写一写它的主要内容,字数不少于40字。
(2)课外,你一定读了很多书,你最喜欢哪本书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请你介绍一下吧!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40字。
答:我选第( )小题:
第四部分 阅读与鉴赏
六、阅读下面活动内容,完成练习。(10颗☆)
2024年10月,春雨小学举办了“致敬中国航天人”主题活动。
【活动一】寻找航天人故事里的秘密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这里的小皮球指的并非是玩具,而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因其外形似球形,故而称其为“小皮球”。它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作“邱小姐”。而“架脚踢”也是密语,指的是罗布泊试验场上的一座102米高的铁塔,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放置在这座铁塔上进行塔爆试验的。所以“小皮球,架脚踢”指的就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架在一座铁塔上引爆的。“马兰开花”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马兰基地“开花”,而“二十一”指的就是第21试验训练基地。“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据说就是当年参与核试验的人员所创,为了庆祝试验的成 功,但是又为了做好保密工作,故而将当时使用的密语加入到了童谣里唱遍大江南北。
【活动二】藏在古诗词里的航天梦
当“星河满船”不再因酒醉,当“相期邈云汉”不再是想象,当“手可摘星辰”不再是夸张……古人 的诗词中留给我们许多飞天的向往。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辛弃疾的“乘风 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谢枋得的“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活动三】精神榜样里的追天梦
他站在那里,久久地仰望着星空。天上有100余颗“中国星”,他的“孩子”就有34颗。他是我国 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他说:“国家给予我这样的重任,我确实感到非常荣幸,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 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 久到能够穿越一生。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学家——南仁东心无旁鹜,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浩瀚的宇宙等着大家去探索, 一 起逐梦星辰大海!
1.下列对“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一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颗☆)
A.“小皮球”指的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
B.“马兰开花二十一”中的“二十一”指的是21世纪。
C.“架脚踢”是密语,指的是罗布泊试验场上的一座102米高的铁塔。
D.据说这首儿歌是当年参与核试验的人员,为了庆祝试验的成功,但是又为了做好保密工作而 创作的。
2.请你选出下列诗词中含有航天梦想的一项( )。(2颗☆)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 日还。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结合活动一和活动三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颗☆)
A.“马兰开花”指马兰基地的马兰花开了。
B.孙家栋有34个孩子,他们都是航天技术专家。
C.孙家栋和南仁东都是中国航天技术专家。
D.在实现追天梦的路上,有无数像孙家栋和南仁东这样的科学家默默奉献,执着努力,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4. 结合三则活动内容,想一想,你能为实现“航天梦”“强国梦”“中国梦”做些什么。请你写一写。(4颗☆)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颗☆)
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①庄严的神像、奇异的面具、高大的神树……三星堆文物从沉睡中被唤醒。这离不开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
②1986年,青铜神树重见天日。刚出土时,只是一堆混杂着泥土的碎片,根本看不出树的形态,甚至找不出一根完整的枝丫。如何让青铜神树重放光彩呢 郭汉中跟随师父杨晓邬接受了这个挑战性任务。他们反复猜测,不断论证,历时三年多,做好了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③1990年,修复工作开始了。他们先根据造型、花纹对碎片分类,再把同类的碎片拼接、对位。起初,他们并不知道青铜神树有多高,只能从下往上一点点地摸索,就像完成拼图一样。他们经常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试探每一块残件的合理位置。有时候,为了拼接、固定一块残片,他们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酷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寒风阵阵,他们毫不觉察。两千多个日夜,他们在5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终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 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了。它的底座好像小山相连,树上“神鸟”和“飞龙”栩栩如生。据考证,这件青铜神树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
④作为徒弟的郭汉中,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传统技艺的改良创新。2019年末, 三星堆新发现六座祭坑。如何完整地提取坑内的象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避免埋藏于地下千年之久的象牙在提取时发生断裂、损坏,郭汉中创造性地自制了许多小工具,解决了象牙提取过 程中的难题。他还借鉴了骨科手术的固定方式,采用给象牙打“绷带”的蜡膜固型加固方式,保证了 上百根象牙安全出坑,开创了考古发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先河,唤醒了更多沉睡的文物。
⑤郭汉中还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他领衔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天,他指导徒弟耐心细致地给文物“做手术”:清洗、粘接、补缺、打磨、做旧、上色,一丝不苟。徒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手把手地教。郭汉中说:“三星堆的国宝那么多,我这辈子是修复不完了,但我的徒弟们可以继续干下去,这门古老的技艺也要继续传承下去。”随着工作室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唤醒沉睡文物的队伍。
⑥三尺工作台,装得下古往今来;三十载光阴,换不回青丝如缕。以郭汉中为代表的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逐渐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颗☆)
(1)奇异:
(2)一丝不苟:
2. 请你根据要求梳理提纲,把握文章内容要点。(2颗☆)
题目: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开头:第①自然段:三星堆文物被文物修复师修复。
(1)第②~③自然段:郭汉中和师父修复青铜神树。
中间:(2)第④自然段: (3)第⑤自然段:
结尾:第⑥自然段: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让古蜀文明焕发生机。
3.短文第③自然段描写了郭汉中与师父一起修复青铜神树的场景,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感受。(4颗☆)
4.“唤醒沉睡文物的人”指的是( )。(2颗☆)
A.郭汉中 B.文物修复师 C.郭汉中和杨晓邬 D.郭汉中和徒弟
5.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唤醒沉睡文物的人”都“唤醒”了什么 (3颗☆)
6.结合下面两则资料,你对这篇短文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颗☆)
【资料一】“这个工作不容易!发扬慢工出细活的精神,慢慢来,久久为功,搞成一件是一件。谢 谢你们为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 (摘自新华社)
【资料二】仔细观察郭汉中的双手,会发现它们异于常人,虎口处的肌肉高高隆起,这是他常年使 用工具的最好证明。 (新华社《大国工匠》)
第五部分 表达与交流
八、习作展示。(30颗☆)
从下列选题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选题1: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
家乡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呢?请发挥想象,写写二十年后你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写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方面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字数不少于400字。
选题2:题目:2024,____________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提示与要求:2024年已离我们而去。这一年中在你身边会有许多事、物、人让你久久难忘而留在记忆的深处。选择你最想写的一个物体、一件事或一个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习作。注意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表达好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书写展示
一、请你把习近平爷爷回信勉励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的讲话抄写在下面横线上,要书写工整美观,段前空两格,注意字的大小和间距。(3颗☆)
答案:略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8颗☆)
答案依次是:精巧 猎豹 乖巧 松鼠 辉煌 应接不暇 协调(每空1颗☆,其中“应接不暇”2颗☆)
三、背诵积累,根据语境填完整。(每空1颗星,共12颗☆)
1.家祭无忘告乃翁;西湖歌舞几时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2.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犹恐失之;
3.穿尽红丝几万条;月落乌啼霜满天;明月松间照;
4.非是藉秋风。
四、梳理辨析,根据要求作选择。(每空2颗星,共12颗☆)
1.D 2.B 3.B 4.C 5.D 6.C
第三部分 快乐读书吧
五、快乐读书吧。(8颗☆)
1.选择题。(5颗☆)
1.B 2.A 3.D 4.C 5.C (每题1颗☆,共5颗☆)
2.二选一。(3颗☆)
(1)答案不唯一。示例:《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范喜良、孟姜女新婚后第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范喜良来到工地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历尽艰辛,来到长城边寻夫,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内心悲痛,在城墙下痛哭了七天七夜,这段长城就此崩塌,暴露出了范喜良的尸体,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在绝望中投海。
(2)答案不唯一。
第四部分 阅读与鉴赏
六、阅读下面活动内容,完成练习。(10颗☆)
1.B 2.A 3.D (每题2颗☆,共6颗☆)
4.答案不唯一。示例:首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次,强健体魄,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最后,深入挖掘自身潜力,依据天赋发展自己的特长,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4颗☆)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颗☆)
1.(1)奇特或跟一般情况很不一样。在文中指三星堆出土的面具形状奇怪特别。
(2)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在文中指文物修复师在工作时,十分细致。(每小题1颗☆,共2颗☆)
2.(2)郭汉中非常重视对传统技艺的改良创新。
(3)郭汉中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每小题1颗☆,共2颗☆)
3.示例:通过对“弓着身子”“小心翼翼”“试探”“爬上爬下”等细节的描写,我能感受到郭汉中和师父在修复文物时的不辞辛苦、精益求精、严谨认真。“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了”,从中我感受到郭汉中和师父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坚持。(4颗☆)
4.B (2颗☆)
5.答案不唯一。示例:①文物修复师们“唤醒”了青铜神树。②文物修复师们“唤醒”了古蜀文明。③郭汉中改良传统技艺,“唤醒”了更多沉睡的文物。④郭汉中重视传承,带徒弟、发展工作室,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唤醒”文物的队伍中。(3颗☆)
6.答案不唯一。示例:①我从资料一中体会到文中人物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②我从资料二中体会到文中人物的认真刻苦、踏实努力、尽职尽责、不辞辛苦。③综合两则资料内容,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文物修复师的敬佩、赞叹、赞美、感谢。(4颗☆)
第五部分 表达与交流
八、习作展示。(3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