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联考生物学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联考生物学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0 20:23:53

文档简介

广东高一教学期末检测

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同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茱标号涂
黑。如需政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

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恩寺位于广东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该寺古时曾

松树成林,白鹤成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松树和白鹤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B.松树和白鹤细胞的组成结构完全不同
C.一片松树林和一群白鹤可以构成群落
D.组成松树、白鹤的基本单位均是细胞

2.施莱登和施旺等人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建立.了细胞学说,这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更可信

B.不完全归纳法不可用来对事物进行预测和判断

C.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仍然在不断地修正中逐渐完善
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磨后的肝脏细胞可以用于获取过氧化氢酶的粗是液
B.对光合色素可进行层析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C.黑藻是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要切片
D.用月季的花瓣细胞不能进行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
4.研究发现,脂肪和葡萄糖可同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随着机体运动强度的增加,葡萄糖的
供能比例逐渐超过脂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摄入的过多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相比于糖类,脂肪分子巾氢的含量较高
【高一牛学第1贞(共6页)】
C.当供能相同时,消耗的脂肪要多于葡萄糖
D.推测低强度的运动更有利于机体减脂
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蓝细菌内含有叶绿体,因此其能进行光合作用
B.大肠杆菌和根瘤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
C.酵母芮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没有染色体
D,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6.某酶促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哪项操作是导致反应由曲线①心变为曲线②的原因?
A.提高反应温度
4产物浓度

B.降低反应的II

C.增加酶的量
).提高反应物浓度
时间
,利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植物细胞,可观察到植物细胞质壁的分离及复原现象,还可以
对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进行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若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诚小,则说明蔗邾溶液浓度低丁栯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B.若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减小,则此时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他有所降低
C.若配制蔗糖溶液时,蔗捷未完全溶解,则可能导致得到的估测结果偏大
D.若配制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则会使植物细胞因吸水涨破而死亡
8,核孔复合体(PC)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核膜上的大型蛋白质复合体,它们是位于核膜上负责调
控核质之间的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通过电镜可观察到℃附着并稳定融合在细胞核膜
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叙述止确的是
ANPC是蛋白质、D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NPC的数量相对较多
C细胞中所有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都离不开NPC
D.核膜为单层膜,有利于核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9,次黄嘌呤含量的升高会导致鱼肉的鲜味降低。次黄嘌呤是被辛杀后的鱼体内的ATP分解后
再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的,该过程中酸性磷酸酶(A(CP)发挥了重豐的促进作用。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ATP的分解过程可能伴随着蛋白质的磷酸化
B.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部分用于合成ATP
(C推测提高AC的活性有利于保持鱼肉的鲜味
D.ATP分解时,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容易断裂
10.细胞的生命历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病原体人侵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B.被火烧伤的皮肤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调亡
【高一牛物学第2页(共6页)】广东高一教学期末检测
生物学参考答案
1.D【解析】松树具有系统层次,白鹤没有该层次,A项错误。松树和白鹤细胞的组成结构不
完全相同,B项错误。群落是指某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C项错误
2.D【解析】相对于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更可信,A项错误。不完全归纳法
可用来对事物进行预测和判断,B项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
水平,C项错误。
3.A【解析】对光合色素可以进行层析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项
错误。黑藻是多细胞藻类,C项错误。月季的花瓣细胞可用于进行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D
项错误。
4,C【解析】当供能相同时,消耗的葡萄糖要多于脂肪,C项符合题意。
5.B【解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A项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含有染色体,C
项错误。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细胞,不含染色质,D项错误。
6.D【解析】由题图可知,曲线①变为曲线②,产物浓度增加,因此可判断导致该变化发生的原
因是反应物的浓度增加,D项符合题意。
7.C【解析】若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减小,则说明蔗糖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A
项错误。若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减小,则此时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B项错误。植物细
胞含有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而涨破,D项错误。
8.B【解析】DNA不能自由通过NPC,A项错误。原核细胞中不含NPC,真核细胞中有些核质
之间的物质交换通过核膜进行,C项错误。核膜为双层膜,D项错误。
9,C【解析】由题意可知,ACP可促进次黄嘌呤的生成,而次黄嘌呤会使鱼肉的鲜味降低,C项
符合题意。
10.C【解析】被病原体入侵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A项错误。被火烧伤的皮肤细胞的
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项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改变,D项错误
11.D【解析】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A项错误。漂洗在染色之前进行,B项错误。题述实验过
程中看不到细胞的动态变化,C项错误。
12.D【解析】该种蛋白质与分生区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结合不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的功能,D项符合题意。
13.B【解析】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生成的ATP的数目要多于在无氧环境中,A项错误。乳酸
菌不含线粒体,C项错误。乳酸菌的生存环境为无氧环境,酵母菌在有氧环境和无氧环境中
均可生存,D项错误。
14.C【解析】该植物叶片在温度为α和c时的光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不相等,因此叶片的
【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