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忧】人教版二下-总复习2.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无忧】人教版二下-总复习2.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10 16: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导学案
总复习2. 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
【核心素养】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有关除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能解决简单的有关除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
自学教材P110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导学】
一、知识梳理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 ),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前面学过的平均分可以用( )表示。12÷4=3读作:( )。“÷”叫做( )。
3.(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求积,还可以求商。
4.平均分时先要弄清楚( )、( ),再用除法表示。
5.平均分东西时,不能正好分开,不够一份,余下的叫做( )。
6.平均分东西时,不能够整除的,我们可以用( )的除法表示。
7.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 )。
8.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试商时,要先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接近( ),而且( )被除数。
9.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 ),选择有关的( )和( ),认真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2.知识点小结。
在解题时先确定哪个空格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依照这样的线索,就能逐一找出其他空格的数。
【课后测试】
1. 20个玉米,每袋装4个,可以装( )袋。
2.算一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说一说方框里最大能填几。
4.算一算
68-19+25 42÷6×8
64-56÷7 53+3×9
81-(40-24) (18+36)÷9
5.可以给几位客人?
6.这些袜子的质量都是相同的,买哪一种袜子最划算?
【部分答案】
1.5
2.6 4
3.6 7
4.74 56 56 80 65 6
5.先算筷子够几人用,14÷2=7(位),7<8,所以可以给7位客人。
6.20÷5=4(元),每双4元;
15÷3=5(元),每双5元;
10÷2=5(元),每双5元;
4<5<6,所以买20元5双的
袜子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