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总复习6.数据的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P115.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和统计图表的基本要素及作用,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和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教材中设置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和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和统计图表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图表时,存在以下问题:对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理解不深刻,不能准确地把握数据的含义和范围。对统计图表的要素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准确地识别和解读统计图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将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和统计图表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核心素养 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感悟数据分析的过程,形成数据意识。
学习目标 1.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统计图表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图例、数据标签等。 3.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和统计图表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整体回顾 小结,引出课题。 1.回忆数据的相关知识并全班交流。 2.(1)自由发表见解。 (2)讨论,达成共识。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梳理建构 1.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调查范围,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统计表来表示调查的结果,并能根据调查结果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记录数据的方法 (1)用符号表示:用符号“○”“√”等表示事物时,一个符号表示一个被调查的事物。画符号时要注意分段,并把符号排列整齐。完成符号统计后,要将得到的数据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2)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一个“正”字有5笔,表示5个被调查的事物,哪种事物的数量增加1,就在那种事物名称的后面加“正”字的一笔。这种统计方法既清楚又快捷。 3. 简单推理 简单推理:多个事物的简单推理,一般先根据题意确定最直接的答案,再利用排除法确定其他答案。 1.小组内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小组内讨论记录数据的方法。 3.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三、 课堂训练 1.下面是王芳记录的某个月的天气情况。 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2)这个月一共有( )天,阴天 比晴天少( )天。 学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集体汇报交流。 巩固用调查法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的方法。 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展练习有一定难度,注重训练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四、 总结评价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课堂评价。 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
课后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节内容。
课后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过于急躁,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评价学生时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和方法;在练习中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