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一轮 考点梳理
第一轮
第十六单元
第十六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
考情分析
01
KAO QING FEN XI
02
SHI KONG XIAN SUO
时空线索
课标过关
03
KE BIAO GUO GUAN
04
ZHI SHI WANG LUO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05
HUI MOU ZHONG KAO
06
DAN YUAN GUO GUAN
单元过关
CONTENTS
目录
考情分析
KAO QING FEN XI
PART ONE
01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时空线索
2025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2022年版课标要求 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
界历史的伟大意义 — — — —
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的意义 — — — T18·抗
美援朝
SHI KONG XIAN SUO
PART TWO
02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时空线索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KE BIAO GUO GUAN
PART THREE
03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课标过关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知识点一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
(2)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
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
府主席,朱德等为副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
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
年。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意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国 大典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地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
意义 对中国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① 新纪元 ;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
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对世界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② 社会主义 的力量
新纪元
社会主义
【特别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并非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点二 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
意义
1. 抗美援朝
(1)时间:1950—1953年。
(2)背景: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把战
火烧到中朝边境。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
国人民志愿军在① 彭德怀 司令员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
彭德怀
(3)概况: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功臣,如② 黄继光 、邱少云。
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
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
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
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
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黄继光
2. 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解放区农
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时间:1950—1952年底。
(3)概况: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
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③ 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
(4)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
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5)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
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
主人。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④农业生
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特别提示】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之前,实行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之后,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两者都是土
地私有制,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剥削。
ZHI SHI WANG LUO
PART FOUR
04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知识网络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HUI MOU ZHONG KAO
PART FIVE
05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回眸中考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2024·广东)以下展示的是《漫画》杂志第八期部分作品的名称。这反
映的是( D )
《昨天多么狂妄,要打鸭绿江,今天多么狼狈,已被逐出平壤》
《骗子马歇尔》《华盛顿的伤病站》《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世
界和平!》
A. 重庆谈判 B. 辽沈战役
C. 渡江战役 D. 抗美援朝
D
DAN YUAN GUO GUAN
PART SIX
06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单元过关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基础训练
1. 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
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
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C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2. 右下图是《人民日报》1949年9月29日刊发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 A )
A. 新生政权得到了人民拥护
B. 个体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A
3. (2024·黑龙江绥化)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辟了中
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 A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A
4. (2024·江苏扬州)1949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
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
己的政府。”该报道( B )
A. 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
C. 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实现
D. 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
B
5. (2024·广西)1950年秋,东北地区掀起“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
忙炒面”的热潮,仅20多天的时间,就有405万斤炒面送到前线。出现
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D )
A. 秋收起义 B. 淞沪会战
C. 淮海战役 D. 抗美援朝
D
6. (2024·江苏苏州)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可以参观“震撼世界的较
量”“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朝鲜战场上的地下长
城”“血战上甘岭”“鏖战长津湖”等专题展览。在“血战上甘岭”
展厅,我们能看到的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是( C )
A. 张自忠 B. 左权 C. 黄继光 D. 雷锋
C
7. (2024·福建)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
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
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愿军的
( C )
A. 严明纪律观念 B. 武器装备精良
C. 革命乐观主义 D. 业余生活丰富
C
8. (2024·四川内江)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增长
情况。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源自( A )
项目 粮食 棉花 油料
1949年基数 100 100 100
1952年增长率 44.8% 193% 64%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改革开放
A
9. (2024·四川广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这两大历史事件的
共同作用是( C )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 打开了全新的外交局面
C
10.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
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B )
A. 祖国获得了统一 B.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西藏自治区成立 D.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
能力提升
11. (2024·湖北)1949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B )
A. 中共七大召开 B. 新中国的成立
C. 土地改革完成 D. “双百”方针提出
B
12. “哈达不要太多,有一条洁白的就行;朋友不要太多,结识解放
军就行”,这是1951年藏族民众发自肺腑的话语。与此直接相关的事
件是( A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西藏民主改革
C. 祖国完成统一 D. 西藏自治区成立
A
13. (2024·山东菏泽)“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里,但时刻不要忘记
为祖国、为人民作过贡献的老军人……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
人!”“最可爱的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 B )
A.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B.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C.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 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B
14. 某文献出现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论述。该论述出自( C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15.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全国约有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
获得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和房屋等生产资料,是我国消灭封
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社会变革。材料中“社会变革”的含义指( B )
A.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B. 变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掀起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面对灾难深重的国家,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
索,救亡图存,力图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任务,但均无果而终。最后,此任务被一群马克思主义的信
仰者们完成了。
材料二 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是我们美国在一个错误
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因
而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一群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们”完成
此任务的标志。(2分)
建立新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2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该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6分)
①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打
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捍卫了新中国
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⑤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
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6分,任答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