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一轮 考点梳理
第一轮
第二十四单元
第二十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考情分析
01
KAO QING FEN XI
02
SHI KONG XIAN SUO
时空线索
课标过关
03
KE BIAO GUO GUAN
04
ZHI SHI WANG LUO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05
HUI MOU ZHONG KAO
06
DAN YUAN GUO GUAN
单元过关
CONTENTS
目录
考情分析
KAO QING FEN XI
PART ONE
01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时空线索
2025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2022年版课标要求 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事,
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
正义性和艰巨性 — — — —
2022年版课标要求 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通过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T24·俄国改革 T26·杰斐逊对 奴隶制的看法 T27·日本女性权利 T25·俄国
彼得一世改革 T25·明治维新 —
SHI KONG XIAN SUO
PART TWO
02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时空线索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KE BIAO GUO GUAN
PART THREE
03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课标过关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知识点一 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事,理
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背景: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
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3)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概况:①1819年, 玻利瓦尔 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
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②圣
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
2. 印度民族大起义
(1)时间:1857—1859年。
(2)背景: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
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概况。
爆发 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主要力量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及一些被剥夺权力的印度王公
代表 章西女王
(4)影响: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
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拓展】民族解放运动
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压迫和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
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
知识点二 通过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
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 美国内战
背景 南北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西进运动:美国积极向西部扩张领土,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矛盾的焦点: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性质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① 资产阶级 革命
导火线 1860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资产阶级
过程 爆发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转折 颁布文献 《宅地法》《②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内容 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作用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以北方获胜告终 结果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意义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林肯 的评价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
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腐朽的封建统治(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
统治之下,实行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严重的民族危机(外部因素):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入
侵,日本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
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社会矛盾激化: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社会危
机加深
时间 1868年开始
推动者 明治天皇
前提 1868年,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
目的 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主要 内容 政治:③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④ 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
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
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作用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
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⑤ 军国主义 色彩浓厚;日本
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军国主义
3. 俄国1861年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 彼得一世即位后(1682—1725年在位)
背景 17世纪以后,西欧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而沙皇专制统治下的
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目的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
术为目标)
措施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⑥ 中央集权 的行政体制,进一
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
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军事:创建新式常备军
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中央集权
影响 积极: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
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思想因素:俄国“十二月党人”宣传民主思想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开始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 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经济:农奴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⑦ 出钱赎买 ,
且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
出钱赎买
性质 一场⑧ 自上而下 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
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
性 掠夺性:农奴支付高价赎买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不彻底: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自上而下
【特别提示】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ZHI SHI WANG LUO
PART FOUR
04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知识网络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HUI MOU ZHONG KAO
PART FIVE
05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回眸中考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1. (2023·广东)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
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
市。这些措施客观上( C )
A. 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 B. 推动废藩置县实施
C. 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 刺激日本海外扩张
C
2. (2022·广东)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别国借鉴任何能够借鉴的事
物:奥地利的军事组织、法国的礼仪、英国的服饰、德国的管理方
法、荷兰的务实精神。这说明,彼得一世( A )
A. 积极向西方学习 B. 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C. 决心废除农奴制 D. 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A
3. (2021·广东)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
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过哪一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
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之下。据此推知( A )
A. 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
B. 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
C. 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
D. 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
A
4. (2021·广东)托马斯·杰斐逊认为奴隶制一定会产生一种不幸的影
响,但又希望通过取得奴隶主同意而不是消灭他们的方式,为全面解
放奴隶作好准备。这反映出杰斐逊( A )
A. 在奴隶制问题上的保守与妥协
B.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C. 主张用革命方式解放黑人奴隶
D. 对奴隶制的危害认识不足
A
5. (2021·广东)下表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可见,这一时
期日本( C )
颁布时间 法规名称 内容
1872年 《学制》 男女平等接受初等教育
1884年 《町村会法》 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
1890年 《集会及政治结社法》 禁止女性从事政治活动
1898年 《民法》 女性嫁入夫家,
法律视为“无能力者”
C
A. 天皇制度发生动摇 B. 选举权的范围扩大
C. 女性权利受到限制 D. 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DAN YUAN GUO GUAN
PART SIX
06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单元过关
时空线索
考情分析
课标过关
知识网络
回眸中考
单元过关
基础训练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
独立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 )
A.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B. 华盛顿和林肯
C. 苏克雷和佩雷斯 D. 章西女王和甘地
A
2. 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规模上遍及了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在成
分上包含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以及原属于不同民族和宗
教信仰的人们。这反映了印度( C )
A. 殖民统治的终结 B. 统一国家的形成
C. 民族意识的觉醒 D. 资本主义的发展
3. 章西女王发表宣言:“我绝不会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
对没有好下场!”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C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拉美独立运动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C
C
4. (2024·福建)“南部的领导人决定,禁止废奴主义者的著作在南部流
传”,种族主义者“抢走了从北部流入的反奴隶制的报纸,并且在广
场上当众把它们烧毁。此后,南部许多城市竞相效仿”。这可直接用
于研究( B )
A. 拉美独立运动 B. 美国内战
C. 明治维新 D. 十月革命
B
5. 直接引发1865—1880年美国工业产量变化(如下图)的政治因素是( B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内战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6. 有学者称,他带领美国人民走出了那段国家将要分裂和前景黯淡无
光的日子;他维护统一的意志,至今也没有任何记录证明他对此放弃
过。材料中的“他”( B )
A. 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B. 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起草了《独立宣言》
D. 领导了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
B
7. (2024·山东菏泽)1867—1912年,欧美数百年间的变化在日本急速上
演,使它从一个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现代大
国。日本的这一变化归因于( C )
A. 大化改新 B. 幕府统治
C. 明治维新 D. 民主化改革
8. (2024·黑龙江绥化)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的是( B )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卡德纳斯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B
9. (2024·江苏扬州)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
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
迁。由此可知,这场改革( D )
A. 彻底清除农奴制的残余 B. 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
C. 提倡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 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
D
10. (2024·四川眉山)下表是19世纪中期发生在世界上的一些大事。这
些事件反映出( D )
A. 欧洲中心地位已确立
B. 电气时代已到来
C. 世界各国正同步发展
D. 资本主义的扩展
D
时间 事件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能力提升
11. 作为南美洲俱乐部最高赛事的南美解放者杯决赛徽章采用盾形设
计,该项的赛事口号“La Gloria Eterna”(永恒的荣耀)也出现在徽章
顶部。以下属于他们“永恒的荣耀”的是( B )
A. 击退欧洲反法联盟 B. 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C. 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D. 推翻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B
12. (2024·天津)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
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
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认
为当前的首要目标是( C )
A. 推翻殖民统治 B. 推翻幕府统治
C. 维护国家的统一 D. 维护种植园经济
C
13. (2024·四川成都)1885—1890年期间,日本棉纺厂从20家增至30
家,纱锭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增加了大约8倍。这些变化
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A )
A. 实施了“殖产兴业” B. 开展了倒幕运动
C. 提出了“文明开化” D. 推行了废藩置县
A
14. 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
概括准确的是( C )
人物 内容
彼得一世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A. 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B. 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 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
15.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
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D )
A.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 摆脱了殖民统治 D. 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D
16. (2024·河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在邦联条例控制下的脆弱的中央政府,甚至缺乏满足国家最
低需要的权力支持……直至1789年——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了联
邦政府,这一中央政府凌驾于各州之上,它有足够的力量建立并维持
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摘编自[美]詹姆斯·柯比·马丁等《美国史》等
材料二 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所面对的危机。他刚
当选,南部一些州纷纷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他还
未就任,叛乱分子组织的“美利坚联众国”即已推举了自己的正、副
总统。他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仍寄希望于南部各州回心转意……同时
严正地警告说,他决不会对分裂联邦的行为坐视不管。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材料三 美国内战前,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3%,1900年工
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达到61%。美国在内战后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
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
世界制造业巨头。
——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的意义。(4分)
确立了联邦政府的权威性。②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等
等。(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府遭遇的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林肯
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4分)
危机:美国面临分裂的风险。(2分)
如何应对: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导北方军队在美国内战中获
胜。(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美国的发展中得出的认识。(2分)
①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②林肯等杰出领导人推动社会进
步;等等。(2分,任答1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