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核心考点】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模板训练03 赏析词语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核心考点】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模板训练03 赏析词语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1 10:48: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模板训练
03 赏析词语
【答题思路与模板】
一、常见考题题干。
1.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联系上下文,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思路梳理。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包括本义与语境义)。
2.确定赏析角度(词性/是否叠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感彩等)。
3.体会该词在表达主旨、情感等方面的效果。
三、答题模板参考。
1.答题公式:词语含义+手法/词性+表达效果
2.【答题模板】××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运用了……手法/这些……(词性或叠词),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体现了……心理。
【针对训练与检测】
一、针对训练。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诗意前行
王良杰
①一日,我到老城一个理发店去理发。老城因近几年的拆迁,常住人口不多,像这种只理发无其他业务的店,自然门可罗雀。
②因与理发师熟悉,我就和理发师聊了几句。她说近期她正在画山水画。“你还有这爱好?”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我来她家理发也有近10年了,对她家情况也略有了解。她的两个孩子中的老大曾是我的学生,现正读大学,老二上私立高中,丈夫在厂内当保安。女理发师纯朴本分,在老城独自打理理发店,店面不大,业务不多,家庭经济状况可想而知。这10年来,我常来她这儿理发,从未听她说过会画画。“是啊,我特别喜欢山水画。”说这话时,她的语气明显带有骄傲的口吻,透过镜子,看到她拿推子的动作也更加舒展自如。她说这也是她幼时的一个爱好。前几年天天忙家务和店里的生意,没有多少时间拿起画笔。近两年孩子大了,闲暇之时,她就铺纸弄墨,工笔细描起来。讲到这些时,我透过镜子,看到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兴奋而又愉悦的神情。
③她说不图自己的画卖钱,只为圆儿时的一个梦,希望将来能在小范围的展览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就行。当说到这些时,她的语气中也略显自信,我也从镜子里看到了她那害羞的表情。但是听完她的这个故事,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天天忙于谋生的家庭妇女,四十年来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手执烟火的同时,心怀诗意,坚持前行。这是何等的毅力与追求啊!我和她说,期盼她的作品能早日展览,圆她儿时的梦。她笑起来说:“好!我再努力学学。”我鼓励她说:“相信你的作品肯定会成功展览。”
④女理发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身边许多类似的人与事。他们家境并不富裕,常常为了谋生不得不四处打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疲惫的身躯难得片刻的歇息,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与爱好,或苦练书法,或背诵诗词,或勤习武术……这些梦想与爱好,虽不能当金钱,抵温饱,但它们却正如生活中的鲜花,美了眼,醉了心,诗意了生活。在如今物质化的花花世界中,他们不忘其梦,毅然坚守那份初衷,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啊!他们懂得,人间烟火是底色,浪漫情怀是情趣。一半焰火为谋生,一半诗意为谋爱。
⑤如今,我们的生活已迈入全面小康,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不应丢了那朵生活的鲜花,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也要有仰望星空的诗意。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诗意,精致生活,来日可期,如约而至。
(有删改)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但它们却正如生活中的鲜花,美了眼,醉了心,诗意了生活。
【解题思路】第一步,弄清加点词语的本义及语境义;第二步,结合上下文,从语言的生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等角度分析该词的表达效果。“诗意”本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这句话中的“诗意”,名词用作动词,指使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让生活更具有美感。联系上文中的“她说不图自己的画卖钱,只为圆儿时的一个梦……她的语气中也略显自信,我也从镜子里看到了她那害羞的表情”“他们家境并不富裕,常常为了谋生不得不四处打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疲惫的身躯难得片刻的歇息,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与爱好”可知,本句中运用“诗意”一词,不仅使语言生动,语句优美,表现力丰富,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梦想与爱好给生活带来的无限美好。
【参考答案】这句话中的“诗意”一词,本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1分)。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指使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让生活更具有美感(1分)。不仅使语句优美,内涵丰富,更生动巧妙地表达了梦想与爱好给生活带来的无限美好(1分)。
【答题模板】(赏析词语)“××”词本指……(本义),这里运用……(词类活用/大词小用/褒词贬用等)手法,指……(语境义),语句优美/内涵丰富(表达效果),表现了……(主旨)。(视分值确定答题要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③段的内容。(3分)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间;第二步,找出关键语句,筛选出重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根据第①段中的“我到老城一个理发店去理发”,第②段中的“因与理发师熟悉,我就和理发师聊了几句。她说近期她正在画山水画”和第③段中的“她说不图自己的画卖钱,只为圆儿时的一个梦,希望将来能在小范围的展览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就行”“四十年来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手执烟火的同时,心怀诗意,坚持前行”,可将第①-③段的内容概括为“一位女理发师四十年来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近期又在练习画山水画”。
【参考答案】示例:一位女理发师四十年来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近期又在练习画山水画。(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解题思路】第一步,在掌握常见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明确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第二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一记叙顺序的作用。阅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根据“她的两个孩子中的老大曾是我的学生,现正读大学,老二上私立高中,丈夫在厂内当保安”可知,这里交代了女理发师的家庭成员,侧面反映出她的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根据“女理发师纯朴本分,在老城独自打理理发店,店面不大,业务不多,家庭经济状况可想而知”可知,这里写出了女理发师的品性,再次点明她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联系上文可知,文章暂且中断讲述作者去理发店理发的事情,转而插入对女理发师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及人物品性的叙述,这是运用了插叙,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也为下文写女理发师四十年来仍不忘梦想、继续作画做铺垫,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能打动读者。
【参考答案】插叙(1分)。补充交代了女理发师的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及其品性(1分),为下文写女理发师不忘其梦想仍坚持作画做铺垫,并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1分)。
【答题模板】(记叙顺序作用)第×段落采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第×段落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叙述……,后叙述……,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淡单调,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4.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兴奋而又愉悦的神情。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根据关键词,准确判断其所运用的描写方法;第二步,结合句子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根据“洋溢着兴奋而又愉悦的神情”可知,这句话形象地描写出了女理发师说话时的面部表情,因此这是一处神态描写。联系下文中的“她说不图自己的画卖钱,只为圆儿时的一个梦,希望将来能在小范围的展览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就行。当说到这些时,她的语气中也略显自信”“一个天天忙于谋生的家庭妇女,四十年来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手执烟火的同时,心怀诗意,坚持前行。这是何等的毅力与追求啊”可知,这句话不仅刻画了女理发师说那些话时的兴奋与愉悦的神态,而且展现了她对那份梦想的坚定与执着,表达了作者对她心怀诗意、毅然前行的赞美。
【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表现了女理发师在坚守梦想时流露出的兴奋与愉悦(1分),流露出作者对女理发师心怀诗意、毅然前行的赞美(1分)。
【答题模板】(人物描写作用)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阅读本文后,请谈谈你对“我们每个人都不应丢了那朵生活的鲜花,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也要有仰望星空的诗意”的理解与认识。(3分)
【解题思路】第一步,理解全文的主旨和感情基调;第二步,结合具体语境,仔细体味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其中的深意。联系第④段中的“在如今物质化的花花世界中,他们不忘其梦……一半焰火为谋生,一半诗意为谋爱”可知,句中的“生活的鲜花”指我们的梦想与爱好,“仰望星空的诗意”指对梦想的坚持,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诗意且美好。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地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不应丢掉自己的梦想与爱好,要诗意地生活,让梦想与爱好成为生活中的“鲜花”,美眼醉心,诗意生活。
【参考答案】示例: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要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让梦想与爱好成为生活中的“鲜花”,使我们的生活更具诗意,更充实,更美好。(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
二、自我检测。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竹杯
侯发山
①康小龙十一二岁的时候,淘气,顽皮,不喜读书,私塾先生也奈何不了他。为此,康百万很是头疼,孩子还小,打不得骂不得,说一些“子曰”“诗云”的大道理,他又听不进去。
②这天,康百万要到石窟寺上香。小龙也嚷嚷着要跟着去,一来那里的石刻好玩,二来他亲近慈云大师。康百万灵机一动,也就答应了小龙,心想到时让慈云大师开导开导他。
③他们去的时候,慈云大师正在大殿带着弟子们诵经。小龙逮住机会,窜到石窟寺的后面看那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神像去了。
④慈云大师忙活罢,接待了康百万。康百万经常给寺里捐钱捐物,是寺里的大施主,当然就是贵客了,慈云大师不敢怠慢。两人一番寒暄之后,小龙过来了,来见慈云大师。小龙扑过来,捋着慈云大师长长的白胡须,其乐融融。
⑤康百万抱拳施礼道:“大师,您给小龙算算,这孩子将来能干什么。”
⑥慈云大师认真端详了小龙一番,点点头,说:“小龙这孩子非同一般,长大后必成大器,前途无量……”
⑦没等慈云大师说完,小龙蹦出一句:“大师爷爷,您这话是阴阳先生放屁-神气。”
⑧康百万变了脸色,伸出巴掌要打小龙。慈云大师哈哈一笑,护住了小龙。小龙不服气地说:“一个算卦的来咱家,人家也是这样说的。算卦的走后,您不是说的这话?”
⑨康百万也笑了,忙给慈云大师解释:“那个老道没有真本事,是糊弄人的。”
⑩慈云大师转身从案几上拿出一个杯子,竹子做的,他对小龙说:“孩子,大师爷爷把这个杯子送给你,来年的二月二,就是龙抬头的日子,你会发现奇迹的。若是没有奇迹出现,你把大师爷爷的胡子揪掉好不好?”
小龙高兴地跳起来,他倒不希望什么奇迹出现,他更喜欢去揪大师爷爷的胡子。
当时正是隆冬时节,过了年离龙抬头的日子不远了。刚把杯子拿回家的那段时间,小龙天天盯着杯子看,一点儿变化没有,也就没放在心上。
当街上响起“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歌谣,当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点灯、烧香、上供时,康百万告诉小龙,这种仪式叫“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小龙才知道,这一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不待康百万催促小龙,小龙忙跑回房间去看那个竹杯。当小龙找到那个竹杯时,一下子愣住了:竹杯上一条若隐若现的龙,有点腾云驾雾、直入云霄的意思。小龙使动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错,是一条龙。小龙忙抱起杯子去告诉康百万。
当康百万接过竹杯看到那条龙时,愣了一下,然后说:“小龙,记得那天慈云爷爷说的话吗?你将来肯定要大富大贵。”
当时私塾先生也在场,说:“大富大贵必得有真才实学做基础。”
康百万对小龙说:“孩子,这是大师爷爷给你的礼物,以后你就用这个杯子喝水吧。”
小龙说:“爹,这个杯子是个宝物,我舍不得用。”
康百万说:“好,为父替你保存着。”
此时,小龙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再不贪玩。
那个竹杯真是个宝物。记得有一次,小龙的玩性又上来了,一整天都没有去私塾,那个杯子上的龙消失了;第二天,小龙鸡叫头遍就起床读书,竹杯上的龙又出现了。这下,小龙彻底打消了贪玩的念头,发愤读书。
多年后,小龙终于考取了功名。
举办庆功宴的那天,根据小龙的提议,邀请的客人有慈云大师、私塾先生等。酒宴开始后,小龙给康百万、慈云大师和私塾先生每人敬了一杯酒,说:“要不是当年你们几位合伙激励我,我不会有今天。”
小龙这话把在场的其他客人说愣了。
小龙说:“当年慈云爷爷给我的竹杯藏着秘密,那个竹杯是选取质地密实的竹子做成的,从上面挖出一块来,在上面刻出一条龙,放在有“腐朽菌”的水里浸泡几天,然后把这块泡过的竹片填回去,晾干后打磨平整,看不出痕迹来。但到了春天雨水足空气潮湿的时候,“腐朽菌”就会生长,当初刻的什么形状,自然会显出什么图形。”
有人提出质疑,说:“那条龙怎么有时消失有时出现呢?”
小龙深情地看了一眼康百万,说:“我玩的那天,空气潮湿,杯子上有龙,父亲把杯子放在炉上烤一下,一加热,龙就消失了。第二天,父亲把杯子装上水,龙就又显现出来。”
康百万说:“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龙沉默不语,凝重的目光投向了屋内那满架书籍。
书架中央,依然安放着那只竹杯!
大家顺眼望去,竹杯上一条龙赫然腾跃而起,直上云霄。
(有删改)
★6.联系上下文,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小龙过来了,来见慈云大师。
【解题思路】第一步,理解词语的本义;第二步,结合句子和文章内容,分析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及其作用。“寒暄”指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根据第②段中的“康百万灵机一动,也就答应了小龙,心想到时让慈云大师开导开导他”,第④段中的“两人一番寒暄之后,小龙过来了,来见慈云大师”和第 段中关于“竹杯”的奥秘可知,“寒暄”一词暗示了康百万就如何教育小龙和慈云大师商定了计策;根据第⑩段的内容可知,“寒暄”一词还为下文慈云大师送竹杯激励小龙埋下了伏笔。
【参考答案】“寒暄”指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1分),此处暗示了康百万就如何教育小龙和慈云大师商定了计策(1分),为下文慈云大师送竹杯激励小龙埋下了伏笔(1分)。
【答题模板】(赏析词语)“××”词本指……(本义),这里运用……(词类活用/大词小用/褒词贬用等)手法,暗示了……(语境义),语句优美/内涵丰富/为下文埋下伏笔(表达效果),表现了……(主旨)。(视分值确定答题要点)
7.梳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字)(4分)
康百万带小龙到石窟寺上香→慈云大师接待康百万→(1)
(2) →小龙说出真相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章,梳理文章内容;第二步,根据题干提示定位相关内容,提取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注意字数要求。阅读文章,根据“康百万带小龙到石窟寺上香”可定位到第②-③段,根据“慈云大师接待康百万”可定位到第④段,根据“小龙说出真相”可定位到第 段。由此可知答案从第⑤- 段中概括。根据第⑤-⑩段的内容可概括出“慈云大师给小龙算命并赠送竹杯”,根据第 段中的“当小龙找到那个竹杯时,一下子愣住了:竹杯上一条若隐若现的龙,有点腾云驾雾、直入云霄的意思”和第 段的内容可概括出“竹杯出现奇迹使小龙发愤读书”。
【参考答案】(1)慈云大师给小龙算命并赠送竹杯 (2)竹杯出现奇迹使小龙发愤读书
8.私塾先生这个人物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文中与人物相关的内容,抓住人物特点;第二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能否删去及原因。根据第 段和第 段的内容可知,私塾先生在促使小龙发愤学习,使小龙发生改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该人物不能删去。
【参考答案】不能删去(1分)。小说对私塾先生的刻画虽着墨不多,但其恰到好处的一句“大富大贵必得有真才实学做基础”对主人公颇有影响,他是激励小龙成才的重要人物之一(2分)。(只答观点不得分)
9.文章第 段康小龙没有直接回答父亲的问话,而是将“凝重的目光投向了屋内那满架书籍”,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第二步,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结合文章主题分析这样写的用意。阅读文章可知,第 段写了小龙点明竹杯的奥秘。根据第 段和第 段的内容可知,在父亲询问小龙如何得知竹杯奥秘的时候,小龙望向满满的书架。这样写启人深思,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根据第①段中的“康百万很是头疼……他又听不进去”和第 段的内容可知,这一行为照应了上文中父亲及私塾先生的教诲,也是对父亲等人良苦用心的回应。“屋内那满架书籍”,言有尽而意无穷,点明小龙之所以知道谜底,大概率就是从书本中获得的,揭示了读书可以获得真知的道理。
【参考答案】①引发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1分);②这一行为照应了父亲及私塾先生的教诲,是对父亲等人良苦用心的回应(2分);③揭示了读书可以获得真知的道理(2分)。
【答题模板】(情节作用)××情节主要写了……,表现了……内容,与……相照应,引出了下文对……的描写,表达……情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叙事一波三折,更加生动(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极具戏剧性”“回味无穷,意蕴深长,引人深思”)。(视分值确定答题要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模板训练
03 赏析词语
【答题思路与模板】
一、常见考题题干。
1.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联系上下文,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思路梳理。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包括本义与语境义)。
2.确定赏析角度(词性/是否叠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感彩等)。
3.体会该词在表达主旨、情感等方面的效果。
三、答题模板参考。
1.答题公式:词语含义+手法/词性+表达效果
2.【答题模板】××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运用了……手法/这些……(词性或叠词),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体现了……心理。
【针对训练与检测】
一、针对训练。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诗意前行
王良杰
①一日,我到老城一个理发店去理发。老城因近几年的拆迁,常住人口不多,像这种只理发无其他业务的店,自然门可罗雀。
②因与理发师熟悉,我就和理发师聊了几句。她说近期她正在画山水画。“你还有这爱好?”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我来她家理发也有近10年了,对她家情况也略有了解。她的两个孩子中的老大曾是我的学生,现正读大学,老二上私立高中,丈夫在厂内当保安。女理发师纯朴本分,在老城独自打理理发店,店面不大,业务不多,家庭经济状况可想而知。这10年来,我常来她这儿理发,从未听她说过会画画。“是啊,我特别喜欢山水画。”说这话时,她的语气明显带有骄傲的口吻,透过镜子,看到她拿推子的动作也更加舒展自如。她说这也是她幼时的一个爱好。前几年天天忙家务和店里的生意,没有多少时间拿起画笔。近两年孩子大了,闲暇之时,她就铺纸弄墨,工笔细描起来。讲到这些时,我透过镜子,看到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兴奋而又愉悦的神情。
③她说不图自己的画卖钱,只为圆儿时的一个梦,希望将来能在小范围的展览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就行。当说到这些时,她的语气中也略显自信,我也从镜子里看到了她那害羞的表情。但是听完她的这个故事,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天天忙于谋生的家庭妇女,四十年来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手执烟火的同时,心怀诗意,坚持前行。这是何等的毅力与追求啊!我和她说,期盼她的作品能早日展览,圆她儿时的梦。她笑起来说:“好!我再努力学学。”我鼓励她说:“相信你的作品肯定会成功展览。”
④女理发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身边许多类似的人与事。他们家境并不富裕,常常为了谋生不得不四处打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疲惫的身躯难得片刻的歇息,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与爱好,或苦练书法,或背诵诗词,或勤习武术……这些梦想与爱好,虽不能当金钱,抵温饱,但它们却正如生活中的鲜花,美了眼,醉了心,诗意了生活。在如今物质化的花花世界中,他们不忘其梦,毅然坚守那份初衷,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啊!他们懂得,人间烟火是底色,浪漫情怀是情趣。一半焰火为谋生,一半诗意为谋爱。
⑤如今,我们的生活已迈入全面小康,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不应丢了那朵生活的鲜花,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也要有仰望星空的诗意。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诗意,精致生活,来日可期,如约而至。
(有删改)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但它们却正如生活中的鲜花,美了眼,醉了心,诗意了生活。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③段的内容。(3分)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4.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兴奋而又愉悦的神情。
5.阅读本文后,请谈谈你对“我们每个人都不应丢了那朵生活的鲜花,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也要有仰望星空的诗意”的理解与认识。(3分)
二、自我检测。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竹杯
侯发山
①康小龙十一二岁的时候,淘气,顽皮,不喜读书,私塾先生也奈何不了他。为此,康百万很是头疼,孩子还小,打不得骂不得,说一些“子曰”“诗云”的大道理,他又听不进去。
②这天,康百万要到石窟寺上香。小龙也嚷嚷着要跟着去,一来那里的石刻好玩,二来他亲近慈云大师。康百万灵机一动,也就答应了小龙,心想到时让慈云大师开导开导他。
③他们去的时候,慈云大师正在大殿带着弟子们诵经。小龙逮住机会,窜到石窟寺的后面看那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神像去了。
④慈云大师忙活罢,接待了康百万。康百万经常给寺里捐钱捐物,是寺里的大施主,当然就是贵客了,慈云大师不敢怠慢。两人一番寒暄之后,小龙过来了,来见慈云大师。小龙扑过来,捋着慈云大师长长的白胡须,其乐融融。
⑤康百万抱拳施礼道:“大师,您给小龙算算,这孩子将来能干什么。”
⑥慈云大师认真端详了小龙一番,点点头,说:“小龙这孩子非同一般,长大后必成大器,前途无量……”
⑦没等慈云大师说完,小龙蹦出一句:“大师爷爷,您这话是阴阳先生放屁-神气。”
⑧康百万变了脸色,伸出巴掌要打小龙。慈云大师哈哈一笑,护住了小龙。小龙不服气地说:“一个算卦的来咱家,人家也是这样说的。算卦的走后,您不是说的这话?”
⑨康百万也笑了,忙给慈云大师解释:“那个老道没有真本事,是糊弄人的。”
⑩慈云大师转身从案几上拿出一个杯子,竹子做的,他对小龙说:“孩子,大师爷爷把这个杯子送给你,来年的二月二,就是龙抬头的日子,你会发现奇迹的。若是没有奇迹出现,你把大师爷爷的胡子揪掉好不好?”
小龙高兴地跳起来,他倒不希望什么奇迹出现,他更喜欢去揪大师爷爷的胡子。
当时正是隆冬时节,过了年离龙抬头的日子不远了。刚把杯子拿回家的那段时间,小龙天天盯着杯子看,一点儿变化没有,也就没放在心上。
当街上响起“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歌谣,当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点灯、烧香、上供时,康百万告诉小龙,这种仪式叫“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小龙才知道,这一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不待康百万催促小龙,小龙忙跑回房间去看那个竹杯。当小龙找到那个竹杯时,一下子愣住了:竹杯上一条若隐若现的龙,有点腾云驾雾、直入云霄的意思。小龙使动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错,是一条龙。小龙忙抱起杯子去告诉康百万。
当康百万接过竹杯看到那条龙时,愣了一下,然后说:“小龙,记得那天慈云爷爷说的话吗?你将来肯定要大富大贵。”
当时私塾先生也在场,说:“大富大贵必得有真才实学做基础。”
康百万对小龙说:“孩子,这是大师爷爷给你的礼物,以后你就用这个杯子喝水吧。”
小龙说:“爹,这个杯子是个宝物,我舍不得用。”
康百万说:“好,为父替你保存着。”
此时,小龙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再不贪玩。
那个竹杯真是个宝物。记得有一次,小龙的玩性又上来了,一整天都没有去私塾,那个杯子上的龙消失了;第二天,小龙鸡叫头遍就起床读书,竹杯上的龙又出现了。这下,小龙彻底打消了贪玩的念头,发愤读书。
多年后,小龙终于考取了功名。
举办庆功宴的那天,根据小龙的提议,邀请的客人有慈云大师、私塾先生等。酒宴开始后,小龙给康百万、慈云大师和私塾先生每人敬了一杯酒,说:“要不是当年你们几位合伙激励我,我不会有今天。”
小龙这话把在场的其他客人说愣了。
小龙说:“当年慈云爷爷给我的竹杯藏着秘密,那个竹杯是选取质地密实的竹子做成的,从上面挖出一块来,在上面刻出一条龙,放在有“腐朽菌”的水里浸泡几天,然后把这块泡过的竹片填回去,晾干后打磨平整,看不出痕迹来。但到了春天雨水足空气潮湿的时候,“腐朽菌”就会生长,当初刻的什么形状,自然会显出什么图形。”
有人提出质疑,说:“那条龙怎么有时消失有时出现呢?”
小龙深情地看了一眼康百万,说:“我玩的那天,空气潮湿,杯子上有龙,父亲把杯子放在炉上烤一下,一加热,龙就消失了。第二天,父亲把杯子装上水,龙就又显现出来。”
康百万说:“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龙沉默不语,凝重的目光投向了屋内那满架书籍。
书架中央,依然安放着那只竹杯!
大家顺眼望去,竹杯上一条龙赫然腾跃而起,直上云霄。
(有删改)
★6.联系上下文,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小龙过来了,来见慈云大师。
7.梳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字)(4分)
康百万带小龙到石窟寺上香→慈云大师接待康百万→(1)
(2) →小龙说出真相
8.私塾先生这个人物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9.文章第 段康小龙没有直接回答父亲的问话,而是将“凝重的目光投向了屋内那满架书籍”,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