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2)感受表现音乐的乐趣,并能听出音乐变化且随之表演。
(3)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谱敲击节奏,能听出音乐中的强弱变化。
(4)简单介绍波尔卡及《铁匠波尔卡》,让学生了解和喜欢波尔卡音乐风格。
学情分析
作品特点分析。
管弦乐 《铁匠波尔卡》曲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 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乐曲采用D大调,复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其中在每个乐句末尾,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劳动时的快乐心情。中间转为G大调,乐曲轻松跳跃,形成舞蹈气氛,再现第一部分后,在简短的结尾中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乐效果和活跃欢快的气氛结束全曲。
学情分析。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根据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应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聆听学习和运用多种方法去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使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更加热爱音乐。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或表现乐曲,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5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聆听歌曲感受表现音乐的乐趣。体验活泼、热烈、欢快的音乐主题。
2、在欣赏的过程中对波尔卡音乐是风格特点有所了解。
难点:1、感受表现音乐的乐趣,能听出音乐变化并随之表演。
2、能采用不同形式感受与表现乐曲。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随音乐模仿出打铁的动作和情境,表现2/4拍的强弱特点。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新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预热
1、、师生问好增进感情
1.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节奏游戏,请小朋友们把双手都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做,看哪组的小朋友更棒。
A:4小节的2拍子节奏 XX / XX / XX /XX
B:体验感受2拍子的强弱力度。
C:XX X / XX /XX X
D:把A和C 的两个节奏合起来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并配合小乐器进行演奏,从中挑选出表现比较好的小朋友,奖励其小乐器进行演示。
师:太好了!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哦(播放音乐)。
大家跳得真不错,,告诉老师你们刚才边跳边打节奏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很开心 高兴 快乐
师:刚才我们跳的这段轻快活泼的2拍子的舞蹈叫做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波尔卡舞蹈在欧洲特别流行。
活动2【讲授】知识新授与练习
二、创设情境
1.初听全曲
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大家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
想象一下乐曲里的人都在干什么
生:欢快活泼 叮当声 ……
师:在奥地利的小镇上有这么一座铁匠铺,(出示课件中老铁匠和小铁匠的图片)铁匠铺里的老铁匠和小铁匠打铁的手艺非常了得,小镇上生活的所有人家使用的铁制品都是他们亲手打造的,就这样你一下我一下的叮叮当当地打出了锋利的剪刀和宝剑。
师:现在老师再来考考大家,有谁知道打铁匠是用什么工具来敲打的吗?
生:锤子
师:真厉害,接下来请看黑板,这里有两种颜色,大家觉得哪种颜色表示强的声音,哪种又是弱的声音呢?
师: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边听音乐边表现打铁的动作,要有强弱的力度哦!
2、二听
1.感受学唱主题A
小铁匠的歌声很特别,听老师演唱主题旋律,认真听哦,
现在有请男生小手当锤子,当有锤子出现的地方你们就“叮当”一声,女生和老师一起唱线条出现的地方。
师:老师再考考大家,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慢的还是快的
3、三听B主题
感知打铁节奏
师:有谁知道中间小部分的旋律小铁匠们在做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们在打铁之前要先去把火烧旺,把铁块烧热烧软,才能用锤子敲打呢。
4、四听主题片段B和尾声
师:小铁匠打铁的速度有变化吗?为什么
生:越来越快,大家干得很起劲,很开心
5、听第三部分
1.这部分音乐之前出现的那段音乐相似?
生:第一段
师;对了,他们又开始认真地工作了。
2.音乐尾声敲击的声音有何特点
生:最后又叮当声,时间比较快。
6、欣赏全曲,简介作品
1.们都是小铁匠
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表演小铁匠打铁时的情景,带着开心欢快的心情,加上各部分出现的强弱力度和动作的表演,一起表演。
2.简介作品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边看图片边做介绍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铁匠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 斯特劳斯创作的。《铁匠波尔卡》是约瑟夫 斯特劳斯创作的100多首波尔卡当中流传较广的一首。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
3.什么是波尔卡?
“波尔卡”是音乐的一种体裁,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这是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一般为二拍节奏活泼欢快。
师:音乐家听到打铁声就产生了灵感,用波尔卡的体裁写了这么好听的乐曲,现在老师请大家东东小脑筋想一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看见的景色和物品能写能创造出这么动人的音乐吗?
分小组讨论 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展示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非常棒,老师看了非常开心,是的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漂亮的景色,很多动人的声音,只要我们平时细心观察,认真聆听,热爱生活,那么就很容易创造出美妙的乐曲和歌曲,因为我们是生活的小主人,音乐来自于生活,音乐时刻陪伴在小主人的身旁。
活动3【活动】板书设计
《铁匠波尔卡》
线条
节奏型
活动4【作业】作业
寻找生活中的音乐,可以景色,也可以是各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