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活动8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
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A)
A.利用光照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使海水降温,使食盐结晶析出
C.利用光照使海水升温,从而使食盐析出
D.利用光照分解海水,从而制得食盐
2文献典籍《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D)
A.加热 B.结晶 C.蒸发 D.过滤
3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海水“晒盐”中的盐主要指氯化钠
B.海水“晒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
C.海水“晒盐”后得到的粗盐是混合物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都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模拟海水淡化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B)
A.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沸点不同
B.蒸发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体积变大
C.延长导管可使冷凝效果更好
D.蒸馏过程中大试管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5(2024·烟台中考)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6小明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的实践活动中制得的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溶解度最小的是NaCl
B.40 ℃时,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7.5%
C.70 ℃时,MgSO4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可能析出晶体
D.从含有NaCl、MgCl2、MgSO4的溶液中提取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7蒸馏法和膜分离法是两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图所示)。
(1)图1,加压后钠离子、镁离子等不能通过反渗透膜。一段时间后,装置左侧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图2,海水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分子的 间隔 (选填“间隔”或“种类”)发生了变化。
8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海水直接制氢新技术,该技术彻底隔绝了海水中的离子,破解了离子有害腐蚀这一困扰海水电解制氢领域的难题,其原理如图所示,这一技术将开启低成本氢燃料生产的大门。未来有望与海上可再生能源结合,构建无催化剂、无海水运输、无污染处理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工厂。此外,该技术还可探索推广到多元化水资源(如河水、盐湖等)原位直接制氢,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电解制氢最大的难题是 离子有害腐蚀 。
(2)膜分离隔绝离子过程发生了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中,电极a应与电源 正 极相连。
(4)隔膜2允许 H2O 和 Na+ (填粒子符号)通过。
(5)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的优点是 ABCD (多选,填字母)。
A.资源丰富 B.环境友好
C.成本低廉 D.制氢过程简化
9(2024·泉州二模)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1)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海洋中的元素含量如表所示。据表能从海洋中获取的一种物质是 NaCl(合理即可) (填化学式)。
元素 O H Cl Na、Mg等
含量 85.8% 10.7% 2.0% 1.5%
(2)谢和平院士团队开创了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水可导电,其原因是海水中存在 C (填标号)。
A.分子 B.原子 C.自由移动的离子
(3)45 ℃时,恒温蒸发某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恒温蒸发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恒温蒸发前的氯化钠溶液为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已知:45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8 g。由图中数据分析计算,x= 9.2 。
(4)从海带中提取碘(I2)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碘化钠(NaI)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I+Cl2===2NaCl+I2 ,属于 置换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跨学科实践活动8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
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光照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使海水降温,使食盐结晶析出
C.利用光照使海水升温,从而使食盐析出
D.利用光照分解海水,从而制得食盐
2文献典籍《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A.加热 B.结晶 C.蒸发 D.过滤
3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晒盐”中的盐主要指氯化钠
B.海水“晒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
C.海水“晒盐”后得到的粗盐是混合物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都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模拟海水淡化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沸点不同
B.蒸发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体积变大
C.延长导管可使冷凝效果更好
D.蒸馏过程中大试管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5(2024·烟台中考)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6小明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的实践活动中制得的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度最小的是NaCl
B.40 ℃时,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7.5%
C.70 ℃时,MgSO4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可能析出晶体
D.从含有NaCl、MgCl2、MgSO4的溶液中提取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7蒸馏法和膜分离法是两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图所示)。
(1)图1,加压后钠离子、镁离子等不能通过反渗透膜。一段时间后,装置左侧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图2,海水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分子的 (选填“间隔”或“种类”)发生了变化。
8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海水直接制氢新技术,该技术彻底隔绝了海水中的离子,破解了离子有害腐蚀这一困扰海水电解制氢领域的难题,其原理如图所示,这一技术将开启低成本氢燃料生产的大门。未来有望与海上可再生能源结合,构建无催化剂、无海水运输、无污染处理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工厂。此外,该技术还可探索推广到多元化水资源(如河水、盐湖等)原位直接制氢,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电解制氢最大的难题是 。
(2)膜分离隔绝离子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中,电极a应与电源 极相连。
(4)隔膜2允许 和 (填粒子符号)通过。
(5)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的优点是 (多选,填字母)。
A.资源丰富 B.环境友好
C.成本低廉 D.制氢过程简化
9(2024·泉州二模)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1)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海洋中的元素含量如表所示。据表能从海洋中获取的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元素 O H Cl Na、Mg等
含量 85.8% 10.7% 2.0% 1.5%
(2)谢和平院士团队开创了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水可导电,其原因是海水中存在 (填标号)。
A.分子 B.原子 C.自由移动的离子
(3)45 ℃时,恒温蒸发某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恒温蒸发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恒温蒸发前的氯化钠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已知:45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8 g。由图中数据分析计算,x= 。
(4)从海带中提取碘(I2)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碘化钠(NaI)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