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27课时 健康地生活
A 组·基础达标
1.D 2.D 3.D 4.D 5.A 6.D 7.D 8.B 9.B 10.D
11.(1) 传染源
(2) 静脉
(3) 高
(4) 铁
(5) 是否在有效期(合理即可)
B 组·能力提升
12.A 13.C 14.A
15.(1) 细菌; 成形的细胞核
(2)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3) ① 幽门螺旋杆菌; 有关
② 抑制
③ 避免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④ 饮食中适当地补充乳酸菌,能够减少胃肠的溃疡和癌变第十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27课时 健康地生活
A 组·基础达标
1.下列各种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A.肺结核、糖尿病、坏血病 B.蛔虫病、佝偻病、水痘
C.高血压、白化病、大脖子病 D.禽流感、甲型流感、淋病
2.[2024白银]小李同学不慎感染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他的同学和家人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3.[2024长沙]据记载,我国在宋朝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4.[2024湖南]皮肤轻微擦伤,血液从伤口渗出,此时可以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A.止血带压迫止血 B.拨打急救电话
C.人工呼吸 D.清洁伤口,贴创可贴
5.[2023苏州]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移植时须进行骨髓配型实验,否则会发生排斥反应,因为移植的骨髓相当于(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传染源
6.[2023金昌]【核心素养·态度责任】新型毒品常伪装成奶茶、糖果、饼干等,隐蔽性较强,服用后会出现幻觉、兴奋等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下列关于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拒绝接受陌生人给的饮料 B.毒品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
C.服用毒品有可能导致犯罪 D.少量服用毒品不会上瘾
7.[2023云南]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疾病,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作息规律 B.合理膳食 C.适度锻炼 D.暴饮暴食
8.器官移植成功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B.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C.免疫不总是对人有益
D.免疫的本质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9.[2024济南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有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B.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
D.我国儿童都享有计划免疫的权利
10.[2024长沙适应性卷]掌握必要的急救方法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急救的做法,错误的是( )
A.有人晕倒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燃气泄漏要先关闭气源并开窗通风
C.人工呼吸前要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
D.动脉出血要在伤口远心端按压止血
11.[2024青海]春夏交替之际是甲流等常见传染病的高发期。王某因发烧、头晕、乏力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如图是王某的血液检验报告单(显示部分内容)。请分析作答:
(1) 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流患者属于________。
(2) 王某在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____。
(3) 报告单显示,王某的白细胞数目比正常值__,医生判断他可能被致病菌感染。
(4) 医生根据报告单及其症状初步判断王某贫血,建议他多吃含__(填无机盐名称)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5) 如果王某再次患同样的病,他想服用上次剩余的药物,服药前应注意哪些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B 组·能力提升
12.[2023眉山]【跨学科·数学】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A.接种一次疫苗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相同疫苗
B.接种一次疫苗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不同疫苗
C.接种一次疫苗后,紧接着再次接种相同疫苗
D.接种一次疫苗后,紧接着再次接种不同疫苗
13.[2024眉山]季节更替之际,气温起伏较大,容易导致传染病的流行。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存在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三道防线
B.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经抗原刺激而建立的
C.机体的三道防线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D.接种疫苗主要是刺激机体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14.[2024凉山州]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下列所采取的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
A.图一中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①
B.图二是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情况,可以判定心跳是否存在
C.图三表示对病人进行急救前的做法,是为了畅通呼吸道
D.图四是心肺复苏,乙先做30次心脏按压,甲再做2次人工呼吸,交替反复进行
15.[2023凉山州]全球一半胃癌患者在中国,发病率世界第一。资料显示,的胃溃疡和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图1)引起的,溃疡容易导致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判断,它属于____(填“细菌”或“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
(2) 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人群中传播,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__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和“分餐制”就能有效地减少幽门螺旋杆菌传染,此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3) 研究者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每组若干只,按下表进行处理,以探究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如下表)。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图2柱状图所示。
处理 1组 2组 3组
是否灌胃乳酸菌 否 否 是
三周后是否灌胃幽门螺旋杆菌 否 是 是
(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胃中。)
① 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得到实验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____(填“有关”或“无关”)。
② 实验中2组和3组结果对照,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 ____(填“抑制”或“加强”)作用。
③ 每组实验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