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时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达标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时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达标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1 13:39:45

文档简介

第20课时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A 组·基础达标
1.[2023通辽]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
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
2.[2024长沙]研究表明被子植物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3.生物的细胞色素的氨基酸组成与人的差异越小,他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依据下表数据判断,哪种生物与人亲缘关系最远?( )
生物名称 细胞色素的氨基酸差异(个)
黑猩猩 0
马 12
果蝇 27
酵母菌 44
A.黑猩猩 B.马 C.果蝇 D.酵母菌
4.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鲸和鹰的骨骼形态及排列,可推测两者( )
A.运动方式相同 B.食物来源相同
C.有共同的祖先 D.生活环境相同
5.[2024成都]我国相继发现了中华龙鸟、孔子鸟等大量古鸟化石,这些古鸟化石既保留了古代爬行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些化石证据支持( )
A.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B.爬行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C.哺乳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D.爬行动物起源于古代鱼类
6.博物馆展出了某种古老动物的化石,有同学认为该动物能飞行,所依据的化石证据是( )
A.前肢形成了翼 B.爪子末端有蹼
C.有20多枚尾椎骨 D.口腔中长有牙齿
7.[2024长春]如图是不同地层生物化石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8.[2024连云港]枯叶蝶的体形和体色酷似枯叶,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分析,这是 的结果。( )
A.新陈代谢 B.过度繁殖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9.[2023眉山]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为了得以生存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10.【跨学科·数学】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下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11.根据图示,用生物进化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可以得出,这些不同品种的鸡有共同的原始____。
(2) 不同鸡的品种是由于原鸡产生了很多____,在不同的饲养环境下,通过____选择,对不同的鸡进行淘汰培育而成。
(3) 上述事实说明,鸡的变异方向是________的,而选择是____的。
(4) ________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
B 组·能力提升
12.如图是脊椎动物部分进化树的示意图。据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哺乳类、两栖类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依次是②①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
C.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为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3.[2024泰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食物、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D.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趋向产生有利变异,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14.【跨学科·数学】农民喷洒除草剂甲防治某种农田杂草,该杂草数量锐减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喷洒除草剂乙,该杂草的数量发生类似的变化(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甲对该杂草进行了选择
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杂草存活了下来
C.段迅速上升说明该种杂草具有了抵抗农药甲的能力
D.段上升是因为农药乙使杂草产生新的抗药性变异
15.[2024临沂]“超级细菌”的诞生过程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①表示细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由于变异产生少数耐药菌
B.②表示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耐药细菌因为有利变异而生存下来
C.①、②说明,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D.③表示随着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进化出“超级细菌”
1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为食,幼虫常钻入被害植株附近的表层土壤中进行化蛹,成虫通过识别植物挥发性化合物来决定是否进食,还可以通过使用信息素和植物挥发性信号在马铃薯上聚集和繁殖。马铃薯也有相应的防御机制,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对马铃薯甲虫幼虫发育有负面影响,马铃薯可以识别出马铃薯甲虫在叶片上产卵,并且使卵块周围形成坏死圈。但马铃薯甲虫优先进化出解毒机制,依然可以以马铃薯植物为食。如图是它们两者的进化过程图(箭头表示进化方向)。
资料二 某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乌凤蝶可将香豆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不会受到毒害。
(1) 资料一中马铃薯甲虫的发育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马铃薯和马铃薯甲虫在长期的“博弈”中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对方的进化。请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马铃薯甲虫能忍受马铃薯毒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资料二中乌凤蝶、织叶蛾所属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织叶蛾取食某植物叶片,没有受到毒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0课时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A 组·基础达标
1.D 2.C 3.D 4.C 5.A 6.A 7.D 8.C 9.C 10.D
11.(1) 祖先
(2) 变异; 人工
(3) 不定向; 定向
(4) 达尔文; 自然选择学说
B 组·能力提升
12.C 13.D 14.D 15.C
16.(1) 完全变态发育; 促进; 在进化过程中,具有可忍受马铃薯毒素变异的马铃薯甲虫存活下来,在马铃薯毒素长期对其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存活下来的马铃薯甲虫能忍受马铃薯毒素
(2)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减少内部叶片因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增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