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力》素养提升训练
1.(2024年湖南宁乡期中考试题)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产生力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
2.(2024年山东菏泽中考题)如图所示,滑旱冰时小明用力推墙,他便向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使小明后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3.(2021年四川内江中考题)如图所示,用球拍击打球时,是球拍与球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若以乒乓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4.(2024年甘肃中考题)“无人机”送快递是低空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无人机起飞时,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使无人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
【考点1答案】1.D 2. 相互 墙 3. 球拍 乒乓球 4. 吹向下方的风
1.(2024年江苏连云港中考三模题)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力产生作用效果的是【 】
A.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小车在转弯处匀速行驶 D.小冰块在光滑的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题)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 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3.(2024年重庆开州期末考试题)物理无处不在,考试时我们就可以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如图所示,涂答题卡时纸面有凹痕,则手对笔的作用力主要使笔的_______发生改变;笔尖对纸的作用使纸的______发生改变。(以上两空均填“运动状态”或“形状”)
4.(2022年湖北鄂州中考题)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
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考点2答案】1.D 2. D 3.运动状态 形状 4. C
1.(2024年天津中考题)在“航天日”主题活动中,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水火箭”(如图所示)。发射时,“水火箭”向下喷水从而获得升空的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2.(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进行采样,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降落月球实施制动减速时,要将发动机喷管朝向___(选填“前方”、“侧方”或“后方”),使探测器减速的施力物体是____(选填“燃气”或“喷嘴”),此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
3.(2020年枣庄中考题)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更大
C.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4.(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在两辆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 甲先对乙施力,然后乙才对甲施力
C. 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由于甲、乙两磁体没有接触,因此甲、乙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考点3答案】1. 相互 2. 前方 燃气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D 4. C
1.(2017年广西玉林中考题)如图所示,小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家里的门时,发现推A点比推C点要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物体的运动状态
2.(2024年山西太原期中考试题)小明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制作泥塑作品,指导老师说:“使用泥塑刀时一要注意用劲的多少,二要注意用刀的位置。”其中“劲”和“位置”分别是指力的【 】
A.大小、方向 B.大小、作用点 C.方向、作用点 D.作用点、方向
3.(2024年山东济南历下八年级期末考试题)如图所示,一同学将手臂水平前伸,另一位同学用大小相同的力沿相同方向,分别对这位同学手臂的不同部位施加水平推力,来比较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推动手臂。实验中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三者都有
4.(2024年深圳龙华区八年级期中考试题)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为F1=F3=F4>F2.
(1)小明是根据钢条的__________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此过程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法。
(2)比较图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图____、____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考点4答案】1. C 2. B 3. C 4.(1)形变程度 转换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甲 乙
1.(2024年新疆中考题)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的示意图。
第1题图 第2题图
2.(2023年四川广元中考题)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粗糙斜面B上,请你作出物体A对斜面B的压力F的示意图。
3.(2023年云南中考题)我国传统节日有悬挂灯笼的习俗,请在图中画出灯笼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4.(2021年广西桂林中考题)请画出图中车受到水平推力F的示意图。
【考点5答案】
如图。 2.如图。 3.如图。 4.如图。
1.(2023年江苏无锡中考题)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在弹性限度内,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C.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
D. 手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
2.(2023年广西梧州八年级期中考试题)下列有关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弹力
C.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也可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接触,如果没有发生形变,就不产生弹力
3.(2022年河南洛阳中考模拟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4.(2021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
A.4N、0 B.0、4N
C.4N、4N D.8N、8N
【考点6答案】1. D 2. D 3. A 4. C
1.(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A B C D
2.(2023年安徽巢湖八年级期末考试题)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垂直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使其沿竖直方向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有摩擦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3.(2024年湖南长沙中考一模题)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敏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大小;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前,应先将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
(2)如图是他测出物体A的重力,为 N.
4.(2024年广州中考题)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F-x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则比值k的单位是______,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______;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F=______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x=______ 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F-x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考点7答案】 1. A 2. B 3. (1)竖直 (2)3.6 4.(1)N/cm 0.5N/cm (2)①3.00 ②2.5 2.50 ④ ⑤ 丙
1.(2024年广东深圳中考题)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嫦娥六号从月球带回月壤,月壤的【 】
A.质量不变 B.质量变小
C.重力变小 D.重力不变
2.(2023年长沙中考题)小明用家里的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小明用布袋装着质量不同的米,用电子秤测其质量,用液晶屏拉力器测其重力,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子秤的示数/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拉力器的示数/N 0.98 1.96 2.94 3.92 4.90
(1)在图乙中,当米袋静止时,拉力器的示数与这袋米所受重力的大小 ;
(2)分析如表数据可得: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 ,下列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此结论的是 。
A.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
B.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乘积
3.(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题)小明在科技博览阅读中,查阅了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通过图像可知,在甲、乙两个星球上,重力与质量都成_______。一物体质量为10 kg,它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N.
4.(2021年湖北黄石中考题)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包括弹簧测力计以及 。
试验次数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1 物体1 0.1 0.99 9.9
2 物体2 0.4 3.88 9.7
3 物体3 0.5
(2)第3次实验“物体3”的重力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表格中第3次实验的有关数据。
(3)根据上面实验结果可知:同一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N/kg.
(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根据上面实验结果,月球对他的引力是 N.
(5)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考点8答案】1. A 2.(1)相等 (2)正比 A 3. 正比 150 4. (1)天平 (2)4.9 9.8 (3)9.8 (4)147 (5)大于
1.(2023年天津中考题)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
A.重力的方向
B.重力的大小
C.重力的作用点
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二模题)小杰同学用重垂线检查画是否挂平,当重垂线静止时,发现重垂线与画的长边不重合,如图所示。为把画挂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把画框左边调高一些 B.把画框右边调高一些
C.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 D.调整重垂线,使线与画框底边垂直
3.(2024年江苏无锡中考题)如图,用细线将质地均匀的小球系在金属支架上,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木块的方式改变木板的倾角α.
(1)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增大木板的倾角α,当小球静止时,细线的方向_______(选填“向右倾斜”、“向左倾斜”或“不变”)。
4.(2024年广东海门八年级期末考试题)铅垂线古时候的叫法是“墨绳”,是建筑工人检测房子砌得正不正的工具。它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的。铅垂线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表示墙体向____(填“东”或“西”)倾斜。气泡水平仪是一种检验墙体是否水平的仪器,通常由一个透明的玻璃管组成,玻璃管内填充了液体,并留有一个气泡。如图乙是利用水平仪检测墙体是否水平的情景,玻璃管中的空气泡居中时表示墙体______(选填“水平”或“不水平”),若空气泡在___(选填“A”或“B ”)端,则表示所测墙体的右端偏高。
甲 乙
【考点9答案】1. A 2. B 3.(1)(2)不变 4. 竖直向下 西 水平 B
1.(2024年河南濮阳八年级中考试题)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上
C.从效果上看,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任何物体的重心必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2.(2024年无锡锡山区八年级期中考试题) 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五次技术性的革命。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背越式”技术,目的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高出横杆很多
B.“背越式”跳高时,人跃起后不再受重力
C.“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可以低于横杆
D.“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一定在运动员身上
3.(2019年湖南湘潭中考题)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4.(2019年湖南郴州中考题)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考点10答案】1.C 2.C 3.A 4. B
1.【科学思维】(2024年河南中考题)在学习物理之前,我们头脑中常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观点,学习物理后,要能运用事实证据进行质疑和修正。请参照示例,另外列举一个常见的错误观点,并通过实例进行反驳,写出正确观点。
【示例】错误观点:两个物体不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磁铁靠近铁球,能将铁球吸引过来,因此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有力的作用。
错误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思维】(2024年广西崇左期中考试题)(多选题)如图所示,智能手机内部有重力感应器,把手机从竖放转过90°变为横放,手机画面会自动旋转90°,使画面保持正立。若在水平桌面上把手机从竖放转为横放,则该手机【 】
A.重力大小不变,重心位置不变
B.重力方向变化,重心位置不变
C.重力方向变化,重心位置变化
D.重心位置不变,重心高度变化
3.【科学探究】(2023年广东广州中考题)小明计划制作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要求:
①测量范围为0~30N;②分度值为1N;③用木板M做刻度板;④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适当大一些。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小明对已有的四根弹簧做了如下测试:如图1,把弹簧挂在竖直木板M上,测出弹簧原长l0,如图2,把30N的重物挂在弹簧下端,测出弹簧总长l.测试结果如表。请你帮小明选择一根最合适的弹簧,并说明不选其他三根的理由。 。
弹簧代号 甲 乙 丙 丁
l0/cm 2.00 4.00 4.00 8.00
l/cm 20.00 22.00 6.10 35.00
取走重物后弹簧能否恢复原状 不能 能 能 能
4.【物理观念】(2024年山西晋中期中考试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如图所示,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其计算公式为,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k表示万有引力常量,数值上近似6.67×10-11N·m2/kg2,m1表示物体1的质量,m2表示物体2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中心之间的距离。
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我们察觉不到它,可以不予考虑,但是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天体中质量还算很小的地球,对其他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经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把人类、大气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而不离去。
(1)宇航员在太空中时,他们与地球之间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引力。
(2)下列现象的成因,与万有引力无关的是【 】
A.火箭升空 B.雨滴下落
C.抛出的实心球落回地面 D.地球绕太阳运动而不能飞离太阳
(3)同一物体在不同星球上的重力是不同的。在地球上的重力大于在月球上的重力,造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而月球上没有
B.地球与月球的构成成分不同
C.地球总质量大于月球的总质量
D.地球有大气层而月球没有
(4)根据材料判断,图(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 图(b)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素养提升答案】1. 错误观点:只要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竖直放在竖直墙边的物体刚好与墙面接触,没有力的作用,因此两个物体相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D 3. 乙最合适,因为把30N的重物挂在弹簧下端,弹簧甲发生了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弹簧丙会使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不便读数;弹簧丁超过了最大测量范围。 4.(1)存在 (2)A (3)C (4)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