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010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语文七年级下册
知识链接
课文研读
总结提升
预习检查
03
04
01
02
CONTENTS
目 录
01
知识链接
沧桑的面孔却有着天才的灵魂,锐利的双眼代表着高超的境界。他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人愚钝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云的乌拉尔山;倒下去,他是深远悠长的伏尔加河。
他,为其理想,舍弃富贵,众叛亲离。此后生命变得一片荒芜。它,神秘辽远、寂静,但他并未放弃与国民同呼吸共命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期盼黎明的出现。洞察世事的眼睛,成功将文字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为文学世界再次创造奇迹!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犹太工厂主家庭。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看不见的收藏》《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回忆录《昨天的世界》等。
作者简介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人物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早年丧父丧母,由亲戚抚养长大。1844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期间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于1847年退学回到故乡,尝试改革农奴制。1851年至1854年,他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年至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这些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
代表作有《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自幼徜徉沉浸在音乐、诗歌、戏剧的艺术之宫里。1928年访问俄国,适值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于是拜谒了托尔斯泰墓,表达自己真挚怀念、赞美之情。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却不满贵族对农奴的残酷剥削,不满贵族奢侈享乐的生活,晚年致力于"平民化",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从事体力劳动。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人物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02
预习检查
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预习检查
胡髭( ) 一绺( ) 涟涟( ) 藏污纳垢( )
长髯( ) 锃亮( ) 侏儒( ) 鹤立鸡群( )
黝黑( ) 崎岖( ) 平庸( ) 正襟危坐( )
愚dùn( ) jiāng绳( ) 胆qiè( ) 诚huáng诚恐( )
zhì留( ) 酒sì( ) 蒙mèi( ) 器宇轩áng( )
zī
liǔ
lián
zèng
zhū rú
yǒu
yōng
gòu
hè
jīn
qí
rán
滞
肆
昧
昂
钝
缰
怯
惶
掌握下列多音字。
预习检查
( )屏幕( )屏息
( )蛋壳
( )地壳
屏
壳
( )互相
( )面相
相
píng
bǐng
( )肖像
( )不肖
肖
xiāo
xiào
ké
qiào
xiāng
xiàng
掌握下列行近字。
预习检查
hùn( )杂
gùn( )棒
kūn( )明
棍
混
昆
偏 pō ( )
bān( )发
pín ( )繁
颁
颇
频
zhū( )儒
zhū( )杀
植 zhū( )
诛
侏
株
掌握下列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滞留:
禁锢:
轩昂:
犀利:
藏污纳垢(gòu):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束缚、限制。
停留不动。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03
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
(1-5段)
(6-9段)
列夫·托尔斯泰
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描写托尔斯泰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初读感知 1.全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研读
初读感知 1.全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1段突出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尤其突出了他脸部多毛的特征。
第2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各个部位,表现了托尔斯泰的面部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的。
第3段重点写托尔斯泰的面容表情,突出了他面容丑陋的一面。
第4段作者从多个方面、各个角度来写托尔斯泰的相貌普通、平常。
第5段借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来表现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凡甚至丑陋。
课文研读
须发:
面部轮廓:
表情:
长相:
眼睛
犀利的目光
蕴藏丰富的感情
眼睛的威力
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多毛、须发浓密
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忧郁、消沉
普通大众的脸
重点刻画眼睛。
初读感知 2.托尔斯泰的外貌有什么特征?重点刻画的是什么?
课文研读
精细研读 1. 说说作者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作者在这里对他眼睛的描写,正是写他灵魂的高贵,通过他的眼睛表现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以及批判社会的深刻性。
揭示其作为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做出了准确、深入、全面的描写和批判,是时代的代言人。
课文研读
精细研读 1. 说说作者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作者在这里对他眼睛的描写,正是写他灵魂的高贵,通过他的眼睛表现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以及批判社会的深刻性。
揭示其作为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做出了准确、深入、全面的描写和批判,是时代的代言人。
课文研读
精细研读 2.在刻画人物肖像时,作者既正面描写,又侧面烘托,既整体描绘,又局部特写。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这些描写手法。
①乱蓬蓬的头发,怎么也遮不住两只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正面描写,详细地刻画出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
②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侧面描写来访者的心理落差,其实是在为后文蓄势。
课文研读
精细研读 2.在刻画人物肖像时,作者既正面描写,又侧面烘托,既整体描绘,又局部特写。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这些描写手法。
③托尔斯泰做学生的时候,可能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军官的时候,没法把他从战友里面分辨出来;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绅角色再吻合不过了。
写托尔斯泰的长相和普通俄国人长相接近,整体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普通和气质的平庸。
④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局部特写,开篇一个特写,就像摄像机的镜头,聚焦于托尔斯泰面部“多毛”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课文研读
精细研读 3.作者为什么会花大笔墨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平庸 如此描写是否另有深意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1)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庸甚至丑陋是他的真实特征,是他作为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的特征,因此值得花大笔墨描写。
(2)作者在文中大量用到“平凡、平庸、丑陋”等词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其实是为后文突出他的精神境界做准备。如,第4段中“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已然超出外貌描写,衬托出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而反复出现的“天才的灵魂”一句也预示着前文的外貌描写是为其作铺垫的。
课文研读
精细研读 4.作者在刻画托尔斯泰外貌特征时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结合文中具体句子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敏锐、犀利、极具穿透性的目光。
课文研读
精细研读 4.作者在刻画托尔斯泰外貌特征时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结合文中具体句子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胡子: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作用:突出眉毛和胡子的特征,形象贴切而富有趣味,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引人遐想。
课文研读
精细研读 5.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半部分又描绘了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在文学上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联系全文来看,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写托尔斯泰平庸、丑
陋的外貌,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
同呼吸共命运,用来反衬他高贵的灵魂。对他美妙绝伦的眼睛的描写,
流露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
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反而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
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给人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04
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
第一段:须发的特点
第二段:面部轮廓、结构
第三段:面容表情
第四段:长相平平
第五段:外貌令人失望
第六段:目光犀利
第七段:蕴含丰富
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
第九段:眼睛的犀利与人生的不幸
平庸甚至丑陋外貌特征
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眼光犀利敏察深刻
崇敬赞美(思想精神)
总结提升
当堂检测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黝.( yǒu )黑 滞.( zhì )留
藏污纳ɡòu( 垢 ) xuān( 轩 )昂
(2)“诚惶诚恐”中“诚”的意思是( B )。
A. (心意)真实 B. 实在;的确
C. 如果;果真 D. 姓
yǒu
zhì
垢
轩
B
总结提升
当堂检测
4. 文学常识填空。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作
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文坛驰骋60多年,创作了许多世界文学中一流的
作品,其中包括长篇小说《 》《 》
《 》。
茨威格
奥地利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