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1 08:20:11

文档简介

高三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固: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发现,几丁质合成酶是甲壳动物表皮细胞和真菌细胞质膜上的一种重要的膜蛋白,几丁质合成
酶能利用质膜内侧的单糖合成几丁质,构成昆虫的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几丁质是构成甲壳类动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
B.几丁质是由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单糖聚合而成的
C.几丁质处理废水的原理是其能与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
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2.血橙果肉成熟过程中出现不断“充血”现象,原因是其果肉中花色苷(一种由花色苷结构基因编码的多
种关键酶催化形成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含量不断增加。当遇极寒天气时,为避免血橙冻伤通常会提前
采摘,此时果肉“充血”不足,常需低温冷藏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充血”。研究人员为探索花色苷生物合
成受低温诱导的调控机制,将血橙果实做了低温处理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果皮
果肉
25℃处理30天
4℃处理30天
25℃处理30天
4℃处理30天
Rbl相对表达量
0
1000
20
400
注:Rbyl是一种调节基因,其表达产物可调控花色苷结构基因的表达。
A.血橙果肉“充血”属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直接途径
B.实验自变量是血橙果实不同的部位、温度和处理时间
C.实验结果表明,低温通过促进Rby1基因的表达调控果肉相关酶的合成
D.温度过低时,线粒体内膜上分解丙酮酸的酶活性降低会影响花色苷的合成
3.克氏综合征(KS,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在新生男婴中的发病率为1/660,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
势。KS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某KS患者的基因型为XXY,其双
亲的基因型为XX和XY(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关于出现该KS患者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母亲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X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B.父亲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X与Y未分离
C.母亲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两条同源X染色体未分离
D.父亲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4.研究发现,BSN和APBA1基因发生蛋白截断(肽链缩短)突变后,对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远大于已知
肥胖相关基因,这种影响直到成年后才会显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儿童期的肥胖可能与BSN和APBA1基因的突变无关
B.BSN和APBA1基因突变后,可能到成年后才开始表达
【高三开学考·生物学第1页(共6页)】
N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儿丁质是构成甲壳动物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A错误;单糖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几丁质由单
糖聚合而成的,B正确:几丁质能与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是几丁质处理废水的原理,C正确: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抑
制几丁质合成酵的活性,从而影响几丁质的合成,可用于防治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D正确。
2.C血橙果肉出现不斯“充血”现象,原因是其果肉中富含花色苷。花色苷是一种由花色苷结构基因编码的多种关键酶
催化形成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于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径,A错误;实验自变量是血橙果实不同的部位一果皮和果
肉以及温度(4℃、25℃),处理时间都是30天,屈于无关变量,B错误;对比4℃和25℃的数据,可推测低温通过促进
Rbl基因的表达,促进与花色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相关酶的合成,C正确:线粒体内膜上不存在分解丙铜酸
的酶,D错误。
3.B分析题意,克氏综合征患者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即为XXY型。若母亲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I
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则母亲能产生基因组成为XX的卵
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可产生XXY个体,A错误:若父亲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I后期两条同源染色体X
与Y没有分离,则父亲能产生基因组成为XY的精子,与含X的卵细胞结合,可产生XXY个体,B正确:若母亲的一
个次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母亲产生基因组成为XX或XX的卵细
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不可能产生XXY个体,C错误;若父亲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的两条
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父亲能产生基因组成为XX的精子,与含X或X的卵细胞结合,不可能产生XXY个体,D
错误。
4,CBSV和APBA1基因的突变直到成年后才会显现,儿童期肥胖与BSV和APBA1基因的突变无关,A正确:由题干
可知,BSN和APBA1基因突变后,对肥胖的影响直到其成年后才会显现,B正确:BSN基因内不会出现终止密码子,C
错误;蛋白截断突变导致基因表达产物的肽链缩短,可严重影响蛋白编码基因的完整性和功能,D正确。
5.B自然选择的定向性决定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具有定向性,B错误。
6.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淋巴液与血浆、组织液不能相互渗透,B错误;患者出
现下肢浮肿的症状属于组织水肿,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的,C错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
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
7.CTDP43蛋白在RNF220催化下发生泛素化,泛素化的TDP43蛋白容易分解,不易向细胞质转移,C错误。
8.D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可促进N+的重吸收,A错误;醛固酮分泌增加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也增加,B错误;醛固酮分泌不是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C错误;醛固酮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血管功能改变进而对大脑皮
层产生影响,D正确
9.AK对策物种由于生育率低,后代存活率高,更适应于稳定舒适的环境,环境严酷时,r对策物种占优势,A错误:K对
策物种由于后代存活率高,可以推断出,其亲代的抚育行为强于r对策物种,B正确:如图所示,K对策物种种群数量下
降到X点后,其数量将持续减少,保护难度更高,C正确;据图推测K对策生物有环境容纳量,而r对策没有,D正确。
10.C氮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分别是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与固氮菌的固氨作用,这两个环节涉及到了氮气这一单质
的循环,A错误;物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进行的,而非局限于生物群落,B错误;土壤中难利用的磷被微生
物作用后可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离子,促进磷循环过程,C正确:能量只会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不会循环流动,D错误。
11.D腐乳制作过程中,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为毛霉,属于真核生
物,A错误:泡菜臆制过程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维持稳定水平,B错误:传统发酵
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C错误;家庭制作的果酒,果醋、泡菜三种产物
发酵后期均为酸性环境,D正确
12.D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不需诱导细胞融合,A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用的是固体
培养基,动物干细胞的培养使用液体培养基,B错误;白菜一甘蓝细胞杂交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克隆猕猴利用的是细
胞核移植,C错误;愈伤组织和小鼠PS细胞的诱导形成均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高三开学考·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