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主题名称 《做个减法表》
年级学科 一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版
教学内容分析 该课程教学材料的编撰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辅助学员系统地将现有知识要点融合,增强对数学概念间联系的认识;其次,是提升学员对学识的内化与实际操作技能;再者,是激发学员在知识整理方面的主动参与,习得并实施重要的整理技巧,培养定期整理学习材料的习惯。
本课程旨在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20以内的借减技巧,进而对减法题目进行分类和整理。鉴于学生已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并已归纳出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则,推测他们能顺利通过这次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有序思考的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 2.难点: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已熟练掌握了对20以内减法问题的退位处理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减法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编制一份减法练习的汇总表。请大家注意手中的数字卡片,笑笑、淘气、奇奇已经开始动手了,请各位也都积极参与,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看看他们是怎么找的。 笑笑:我找得数是7的。 生1:找得数是7的算式,就要先算一算每个算式的得数,得数是7的算式有11-4,12-5,13-6,14-7,15-8,16-9,共5个。 淘气:我找12减几的。 生2:找12减几的算式,也就是把减号前面是12的算式从图中找出来,算式有12-3,12-4,12-5,12-6。 奇奇:减9的算式有15-9,16-9,17-9,18-9。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上面的排列方法你掌握了吗?我们试着一起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完整吧!
师:同学们,减法练习完成了吗?完成后,我们一起研究这张表格。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减法表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序规律,可以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观察每行、每列、每一斜行中相减的两个数及得数,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 生1:横向观察时,你们会发现像10-1、10-2、10-3这样的例子,每行减号前面的数分别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依次增加1,得数依次减少1;算式的个数依次减少1。
生2:竖着看会发现:同一列的得数相同,减号前面的数依次增加1,减号后面的数依次增加1,每一列的得数依次是9,8,7,6,5,4,3,2,1;算式的个数依次减少1。
生3:斜着看,从右上到左下,每一斜行减号后面的数分别相同,减号前面的数依次增加1,得数依次增加1;算式的个数依次减少1。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总结的也很好。大家对这些模式理解了吗?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42页“巩固与应用”第1、2、3题。 引导:根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2.完成教材第42页“巩固与应用”第4、5题。 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师: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思考和认知上的收获?请各位同学务必完成教科书中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练习。
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第43页“巩固与应用”第6题。 2.完成教材第43页“巩固与应用”第7题。 3.完成教材第43页“巩固与应用”第8题。
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 得数是7的算式有11-4,12-5,13-6,14-7,15-8,16-9,共5个。 找12减几的算式有12-3,12-4,12-5,12-6。 减9的算式有15-9,16-9,17-9,18-9。
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引导,显著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他们进行深入研究、细致观察、强化记忆和活跃想象的能力。学生们积极提问、深入思考,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体验到真实的情感互动。
本课程重点在于总结20以内的减法借位运算。学生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整理数学规则并绘制减法图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只需按照既定的模式书写数学表达式。由于日常的快速计算练习通常在练习本上进行,并未采用卡片工具,因此课堂上没有安排动手操作环节,而是改为让学生口头描述整理过程并做书面记录。这可能对一些学生构成一定的挑战,但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思考,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然而,仍有少数学生掌握得不够牢固,需要在家制作卡片并进行练习,以加强对整理技巧的理解。
教师需要密切注意每位学生的表现,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教师需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独立探索的机会。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应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