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1 09:05:37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
地理试题
2025.0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8 页。本次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
(卡)收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
纸(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正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纸(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
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形成内蒙古乌达煤田 7 号煤层的远古森林,因 2.98 亿年前火山喷发而封存于火山凝灰岩内。这种保存
方式与意大利庞贝城颇为相似,因此称之“植物庞贝城”。2024 年 8 月,该化石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
遗产地。下图为“植物庞贝城”的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受这次火山喷发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2. 封存化石的火山凝灰岩形成于( )
A. 早石炭纪 B. 晚石炭纪 C. 早二叠纪 D. 晚二叠纪
3. 通过对该化石产地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 )
A. 森林植被的环境特征 B.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C. 岩浆活动的全部过程 D. 气候变暖的形成原因
当地球完全或部分遮挡太阳光到达月球时,就会发生月食。下图是月食形成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第 1页/共 7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 月食发生时月球位于( )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5. 以下现象与月食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太阳黑子 B. 太阳耀斑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
俗语说“冬雪一条被”,指的是冬雪覆盖在农田上,像给冬小麦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2024 年 12 月
6~7 日山东威海经历了一次降雪过程。下表为威海连续四日天气情况。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日期 天气
12 月 5 日 晴
12 月 6 日 多云
12 月 7 日 中雪
12 月 8 日 多云
6. 表中四日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5 日 B. 6 日 C. 7 日 D. 8 日
7. “冬雪一条被”的原理是,积雪覆盖可以使( )
A. ①辐射减少 B. ②辐射增强
第 2页/共 7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 ③辐射减少 D. ④辐射增强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的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水循环环节①主要发生在(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9. 城市路面硬化导致( )
A. ①增加 B. ②增加 C. ③减少 D. ④减少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河流。闽江河口淡水和海水相互作用,海水常呈楔形沿着河口向上游方向
入侵,形成盐水楔。闽江河口的盐水楔在淡水和海水势力都较强时最显著。下图为闽江河口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 1 月相比,6 月闽江河口( )
A. 温度高盐度高 B. 温度高盐度低
C. 温度低盐度高 D. 温度低盐度低
11. 闽江河口盐水楔最显著的时期为( )
A. 枯水期小潮 B. 枯水期大潮
C. 丰水期小潮 D. 丰水期大潮
12. 闽江河口盐水楔结构示意图为( )
第 3页/共 7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A B. B C. C D. D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平均海拔 300 米左右,园内植被茂密。下图为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14.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 )
①涵养水源 ②防风固沙 ③科普教育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各地的土壤也五彩纷呈。下图为我国部
分土壤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影响甲地和乙地土壤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第 4页/共 7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成土母质 B. 地形地势 C. 人类活动 D. 植被类型
16. 丙地土壤呈砖红色主要是因为含氧化铁较多,氧化铁主要来自( )
A. 风力堆积 B. 枯枝落叶 C. 成土母质 D. 流水侵蚀
17. 丁地( )
A. 年均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 B. 土壤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
C. 干燥、寒冷,岩石风化较快 D. 气候湿热,土壤淋溶作用弱
下图为 1998 年长江某河段的河流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与乙岸相比,甲岸( )
①岸陡水深 ②河漫滩广 ③流速较慢 ④侧蚀为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该河段( )
A. 位于河流出山口 B. 河流以下蚀为主
C. 以“V”形谷为主 D. 地形坡度较平缓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四种地貌景观名称及在我国典型分布地区是( )
A. 甲——风蚀雅丹——东部沿海 B. 乙——新月形沙丘——云贵高原
C. 丙——冲积扇——长江入海口 D. 丁——“V”形谷——澜沧江上游山区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5页/共 7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甲地貌垄槽相间,走向与风向垂直 B. 乙地貌迎风坡较陡,背风坡较缓
C. 丙地貌地势起伏较小,河网密布 D. 丁地貌山高谷深,航运条件优越
地震台站根据测到的地震波初期信息,可以快速估计地震参数,并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将预警信息发送
到手机用户。2022 年 9 月 5 日 12 时 52 分,四川泸定县发生 6 8 级地震,震源深度 16 千米,多地震感明显。
下图为重庆市江北区某网友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此次泸定地震 震源位于( )
A. 地核 B. 上地幔 C. 地壳 D. 下地幔
23. 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将预警信息发送到手机用户,是因为( )
A 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快 B. 地震纵波比横波速度快
C. 信息发布在地震发生前 D. 地震波传播的介质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4 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是 2024 年 12 月 18 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材料二 淮安高中生小然查询到上海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她认为在左图所示时刻上海应较易观测到城市
风。右图为小然绘制的上海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初稿。
(1)与甲地相比,说出乙地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
(2)用箭头补充完整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写出丙丁两地哪一个表示城区。
第 6页/共 7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请依据材料,推测此时上海易观测到城市风 原因。
(4)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
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地
貌。广西地表石灰岩面积广大,地表水易渗漏,是中国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区域之一。
材料二 左图为广西地表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右图为广西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1)根据左图,描述广西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
(2)从岩石的角度,简述广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3)根据右图,比较峰丛、峰林地貌特征的主要差异。
(4)简述广西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影响亚洲东部的台风常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2024年10月3日台风“山
陀儿”在台湾省南部登陆。
材料二 下图为台风“山陀儿”路径及变化示意图。
(1)说出台风中心由①地移到②地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的变化,并指出台风中心位于②地时高雄的风向。
(2)列举台风“山陀儿”登陆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3)简述台风“山陀儿”对高雄市的危害。
(4)有人说台风可能缓解电力供应紧张,试从用电和发电角度分析其原因。
第 7页/共 7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
地理试题
2025.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1. C 2. C 3. A
【答案】4. B 5. D
【答案】6. A 7. C
【答案】8. A 9. C
【答案】10. B 11. D 12. D
【答案】13. B 14. B
【答案】15. B 16. C 17. A
【答案】18. B 19. D
【答案】20 D 21. C
【答案】22. C 23. A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4 分。
24.
【答案】(1)乙地风力较大。乙地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甲地地势起伏大,地表摩擦力大。
(2)
丁表示城区。
(3)上海此时背景风较弱,城郊温
差较大。
(4)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产业等。
25.
【答案】(1)分布面积广;从西向东依次为峰丛、峰林、孤峰到残丘;形成时间从新到老。
(2)石灰岩广布,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的存在;岩石孔隙和裂隙发育,透水性强。
(3)峰丛的基部完全相连,顶部多呈圆锥状或尖锥状,海拔高度较高;峰林基部断续相连,周边相对高差
较大,海拔高度较低。
(4)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作用显著,土层薄,土壤贫瘠;该地地表水缺乏;喀斯特地貌区耕地破碎,不利
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26.
【答案】(1)风力减弱;东北风。
(2)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3)强风可能导致建筑物损坏、树木倒塌和电力中断;暴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威胁
居民安全和交通畅通;风暴潮可能造成海水倒灌。
(4)从用电角度看,台风带来的凉爽天气减少了防暑降温的用电需求。从发电角度看,台风带来的降水可
补充水库水量,促进水力发电;台风带来强风,增强风力发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