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4-28 21: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1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要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有SO,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加入Ba(NO3)2溶液后再加稀硝酸酸化
B.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盐酸酸化
C.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Ba(NO3)2溶液
D.加入盐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
2.将浓硫酸慢慢滴入浓盐酸中,产生的现象是(  )。
A.放出黄绿色气体
B.冒白雾,混合液温度升高
C.液体四溅,冒白烟
D.产生淡黄色沉淀
3.(2011广东学业水平) 工业上合成NH3除了需要N2外,一定还需要(  )。
A.H2 B.O2
C.CO2 D.CO
4.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
5.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  )。
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
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
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
6.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氯水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B.浅绿色加深
C.没有改变 D.变成棕黄色
7.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有吸水性和酸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不要用抹布抹,先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酸性
8.有Na2SO3、BaCl2、Na2SO4、NaHCO3 等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硝酸
C.硫酸 D.AgNO3溶液
9.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活泼性差,与浓、稀硝酸都不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制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10.将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和过量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反应速率完全相同
B.消耗硝酸物质的量是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相同
D.两者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1.在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Cu和HNO3反应
B.Al(OH)3和HNO3反应
C.NaOH和HNO3反应
D.CaCO3和HNO3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
B.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混合制取氨气
C.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O2、NO、NO2 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这三种气体能大量共存
13.下列对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于干燥氢气
B.因为浓硫酸很不活泼,所以常温下可用铁、铝容器存放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而稀硫酸具有脱水性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取用时要小心
14.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浓硫酸靠近
D.气体靠近浓盐酸产生白烟
15.(2012广东学业水平)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
C.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D.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取NH3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
16.常温下,能被浓硝酸钝化的金属是(  )。
A.Mg B.Fe
C.Cu D.Al
17.下列关于浓硝酸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
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
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减小
18.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属于产生该现象原因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9.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再加入下列物质后,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硫酸 B.氯水
C.硝酸 D.氯化铜
20.进行如下实验时,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
B.用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C.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银
D.用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硫中的水蒸气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1.D 解析: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有SO,需要排除的干扰离子有CO、SO、Ag+ 等,其中SO能被HNO3氧化成SO。
2.B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同时使混合液温度升高,促使浓盐酸中的HCl 挥发,在瓶口冒白雾。
3.A 解析:从元素分析可知合成NH3除了需要N2 外,一定还需要H2。
4.C 解析: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而氧化铝能与稀硝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D 解析:浓、稀硫酸与金属的反应,硫酸都表现氧化性;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硫酸也是表现强氧化性。
6.D 解析:在Fe(NO3)2 溶液中逐滴加入氯水后,氯水将溶液中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7.C 解析:浓、稀硫酸与金属的反应,硫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都表现氧化性,稀硫酸无吸水性,A项错;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布抹去大部分,再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D项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8.C
9.B 解析:硝酸属于强氧化性酸,其浓、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都表现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在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钝化铁和铝,所以可用铁制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而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 (稀)===3Cu(NO3)2+2NO↑+4H2O,与浓、稀硝酸都反应,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0.B 解析:反应方程式: (1) Cu ( http: / / www.21cnjy.com )+ 4HNO3(浓)===Cu(NO3)2+2NO2↑+2H2O;(2)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已知铜的质量相同, (1) 式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比(2)式多;两个反应都有化合价变化,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1.A
12.A 解析:实验室用氯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制取氨气,因为氨极易溶于水;铵盐易分解;O2和NO不能共存;而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有“雷雨发庄稼”的说法。
13.D 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常温下不能氧化氢气,可用它来干燥氢气;浓硫酸可用铁或铝容器存放是因为它能使铁和铝发生钝化;与金属反应,稀、浓硫酸都表现了氧化性,但稀硫酸没有脱水性。
14.C 解析:氨水具有弱碱性,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湿润的条件下,NH3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能与酸反应生成氨盐,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 反应出现白烟,而遇浓硫酸会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15.C 16.BD
17.AD 解析:常温下,铁或铝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所以浓硝酸和浓硫酸均可用铁制容器贮存;而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露置于空气中,浓硫酸由于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大,同时浓度降低;浓硝酸由于挥发也使得浓度降低。
18.BCD 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浓盐酸中的水,同时使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进一步促进盐酸的挥发。
19.BC 解析:学习了硝酸的强氧化性,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能将Fe2+氧化成Fe3+,而溶液中含有Fe2+、NO、H+时,会发生反应生成Fe3+;氯水也具有强氧化性。
20.ACD 解析:做焰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的铂丝,在操作过程中,要用稀盐酸清洗,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制取氯气,必须采用浓盐酸;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银,一般用稀硝酸清洗;二氧化硫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