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4-28 21:4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广东学业水平)下列正确表示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2.(2009广东学业水平)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Na B.Mg C.Al D.Si
3.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原子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4.(2012广东学业水平)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  )。
A.核电荷数为32
B.核外电子数为6
C.最外层电子数为16
D.核外有3个电子层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都有负化合价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包括H、Li、Na、K、Rb、Cs、Fr
6.(2011广东学业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AlAl
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
7.(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NaNO2。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8.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稳定化合物的是(  )。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表是按照科学家发现元素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B.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相同
C.0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0
D.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10.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 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1广东学业水平)某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该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12.(2009广东学业水平)F、Cl 和Br 都是第Ⅶ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F>Cl>Br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C.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
13.(2012广东学业水平)下列元素均位于第ⅠA族,其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A.Li B.Na C.K D.Rb(铷)
14.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BO2 B.H3BO3
C.H2BO3 D.H4B2O5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粒子Na+和Ne,其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等于8
D.核外电子数都为10的粒子,质子数也等于10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
16.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a、Mg、Al B.Cl、S、P
C.B、N、F D.Cl、Br、I
17.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B.原子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18.下列各组元素中按粒子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Li、Na、K B.Ba2+、Ca2+、Mg2+
C.Ca2+、K+、Cl- D.F、O、N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Cl原子
B.在常温常压下,元素周期表中0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
C.第ⅠA族、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
D.第ⅦA族的F、Cl、Br、I、At 都有最高正化合价+7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镁的金属性比钠强
B.溴的非金属性比氯强
C.硝酸的酸性比磷酸弱
D.水的热稳定性比氨强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C 2.A 3.C 4.D
5.C 解析:金属元素没有负化合价,A 错;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有32 种元素,B 错;氢是非金属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D 错。
6.B 解析: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 Al 和Na分别为13、11, Na和Cl分别为11、17,故A、C 错误;Na 和Cl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Na>Cl,故D 错误。
7.B
8.D 解析: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 的化合物有LiCl(A 能)、H2O2(B 能)、C6H6(C 能)等;D 选项中的N(原子序数7)与Mg(原子序数12)只能形成Mg3N2,原子数之比为3∶2。
9.D
10.B 解析: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5,①错;第二周期第Ⅳ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一定为6,中子数不一定为6,③错。
11.D 12.B 13.D
14.C 解析:硼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最高正化合价为+3价,C选项中的硼为+4价,所以不可能;而A、B、D项中的硼都是+3 价。
15.B
16.BD 解析:主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P>S>Cl,B 对;元素处于同一主族,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Cl>Br>I,D 对。
17.CD 解析: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有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等,C、D对。
18.ACD
19.BC 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A 错;F 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它的最高价为0而不是+7,D错。
20.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