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2024-2025 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
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 B 2. C
【答案】3. B 4. A
【答案】5. C 6. B 7. D
【答案】8. A 9. A 10. C
【答案】11. A 12. B 13. D
【答案】14. B 15. D
【答案】16. B 17. A
【答案】18. A 19. D
【答案】20. C 21. D 22. D
【答案】23. C 24.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
【答案】(1)地下水;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2)收入方式:大气降水;入湖径流
支出方式:蒸发;下渗;出湖径流。
(3)特征:湖泊水位降低;
原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剧;降水减少,入湖径流减少;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增加,入湖径流减少,
水位下降。
26.
【答案】(1)地壳活动活跃,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该地年降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河流流
速快,河流下蚀作用强烈,形成深切的河谷。
(2)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山体大、海拔高,为其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3)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证下游水源质量;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27.
【答案】(1)初始地形平坦,河流侧蚀加强,形成曲流;地壳抬升,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曲流变深;底部
相对软弱的页岩层被侵蚀,上部相对坚硬的砂岩层发生崩塌;岩壁后退,在河流凹岸形成环形岩壁。
(2)页岩岩层岩性相对软弱,且位于背斜顶部,易受侵蚀成谷地,使河水下泄、改道。大湾区 2024-2025 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
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
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法国的法定时区为东一区。2024 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法国正值使用夏令时(将时钟拔快一小时)。原定
于当地时间 7 月 28 日 12:35 在马赛沿海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女子水翼帆板比赛”因风力不足而推迟。下图示
意法国马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巴黎奥运会“女子水翼帆板比赛”原定的举行时间为北京时间 7 月 28 日( )
A. 17:35 B. 18:35 C. 19:35 D. 20:35
2. 巴黎奥运会期间,马赛沿海风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盛行西风受到地形阻挡 B. 东南季风减弱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东北信风减弱
第 1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发电技术包括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利用光伏电板将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光热发
电是通过定日镜等设备聚焦太阳光加热熔盐,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储存起来(可储热 7~15 小时),再利用
热能将水加热产生蒸汽进行发电。下图为光热发电技术模拟示意图与柴达木盆地一处光热电站景观图。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柴达木盆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 ②海拔高 ③气候干旱 ④沙漠广布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 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的突出优点是( )
A. 发电连续性好 B. 投资成本更低 C. 受天气影响小 D. 能源可以再生
壶穴是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由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类似的地貌也可出现
在冰川底床上,由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冲蚀而成,称为“冰臼”。下图示意广东省中山市曾哥谭壶
穴群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最有利于曾哥谭壶穴发育的时段是( )
A. 1~3 月 B. 3~6 月 C. 6~9 月 D. 9~12 月
6. 推测曾哥谭壶穴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
A. 河床落差较小,河流流速平稳 B. 基岩硬度较软,节理发育适中
C. 全年气温较高,溶蚀作用强烈 D. 附近植被较少,河流含沙量大
7. 有人认为曾哥谭壶穴地貌是由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针对这一观点,专家予以否定。下列可作
第 2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为“曾哥谭凹坑是壶穴而非冰臼”的依据是( )
①广东第四纪时不具备形成冰川的气候条件 ②附近无其他冰川活动遗迹
③受河流强烈侵蚀冰臼不可能完整保留至今 ④凹坑内堆积物磨圆度不高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抛物线形沙丘是沙丘两翼指向迎风方向,平面轮廓呈抛物线形的沙丘。在一定条件下,新月形沙丘可
演变成抛物线形沙丘。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新月形沙丘演变为抛物线形沙丘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示区域的主要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9. 导致图示区域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植被 B. 风力 C. 沙源 D. 地形
10. 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演变过程中( )
A. 沙丘面积增大 B. 附近沙源增多 C. 沙丘湿度增加 D. 沙丘高度增大
风向可用度数来表示,即把圆周分成 360°,北风是 0°(或 360°),东风是 90°,南风是 180°,西风是
270°,其余的风向都可以由此表示出来。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月 21 日 18 时~23 日 0 时某天气系统过境相关
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过境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12. 该地 22 日白天的主要风向是( )
第 3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13. 该地下列四个时间气温最低的是( )
A. 21 日 18 时 B. 22 日 6 时 C. 22 日 18 时 D. 23 日 0 时
西江在入海口形成了一处水下泥沙堆积体——拦门沙。西江洪水期拦门沙内侧径流动力较强,枯水期
拦门沙外侧波浪动力较强。由于拦门沙的阻挡,西江流经磨刀门后,形成了东、西两支汊流继续注入南海。
下图示意拦门沙的地理位置及拦门沙在西江枯水期和洪水期的位置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拦门沙 位置与泥沙颗粒大小的分布状况是( )
A. 甲为洪水期,内坡颗粒大 B. 甲为枯水期,外坡颗粒大
C. 乙为枯水期,外坡颗粒小 D. 乙为洪水期,内坡颗粒小
15. 当西江流域发生一次洪水后( )
①拦门沙内坡堆积加强 ②拦门沙外坡堆积加强 ③东、西汊流堆积加强 ④东、西汊流冲刷加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黄腹角雉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雉类。与其他角雉不同,它更偏爱大乔木作为觅食和筑巢场所。目前,黄
腹角雉共有 50 多个地理种群,其中最大、密度最高的种群位于武夷山海拔 1200~1500m 的针阔混交林中。
下图示意武夷山森林生态系统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影响武夷山由山麓到山顶森林植被演替 主要因素是( )
第 4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水分 B. 热量 C. 光照 D. 土壤
17. 黄腹角雉在高大乔木上筑巢繁殖的原因是( )
①远离地面,躲避天敌 ②枝叶繁多,食物丰富 ③乔木较高,光热充足 ④雉类较多,集群生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华哲水蚤是我国近海重要的浮游动物,其生存繁殖受水温影响显著(一般要求水温低于 27℃),广泛
分布于黄海和东海海域。研究发现,受季风海流作用,中华哲水蚤每年 2 月出现在南海海域,9 月份便消失。
下左图示意南海北部海域海流分布,右图示意海南岛东侧海域夏季表层水温随距离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8. 夏季,海南岛东侧近岸海域水温比西侧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上升海流较强 B. 太阳辐射较弱 C. 距离陆地较近 D. 陆地径流较多
19. 夏季,海南岛东侧海域中华哲水蚤的数量变化及分布规律是( )
A. 数量增多,集中于远海 B. 数量增多,集中于近海
C. 数量减少,集中于远海 D. 数量减少,集中于近海
耕地流转是指耕地经营者将土地转让给他人的现象。若转让过程中不收取租金,则被称为“耕地零租金
流转”。耕地零租金流转容易导致耕地撂荒,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下表为我国不同区域山区耕地流转统计情
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不同区域山区耕地流转统计
区域 耕地流转率(%) 耕地零租金流转比例(%)
华北土石山区 17.05 11.06
西北黄土高原区 7.26 42.25
东南山地丘陵区 21 93 18.17
西南山区 14.67 23.12
第 5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 据表可知,我国山区( )
A. 耕地流转现象在西北黄土高原区最普遍
B. 耕地零租金流转在东南山地丘陵区最普遍
C. 耕地流转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态势
D. 耕地零租金流转比例呈西低东高的空间态势
21. 耕地零租金流转较为严重的地区( )
①土地产出较高 ②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③耕地崎岖破碎 ④劳动力老龄化较严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2. 耕地零租金流转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是( )
①农村衰落,加剧山区农业人口流失 ②粮产受限,改变我国粮食供需格局
③耕地贬值,制约山区农业经济发展 ④耕地撂荒,降低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距今约 5000 年的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西部,遗址中有一处三环石坛遗迹。研究发现,石坛的三层同心
圆能够记录二分二至日的太阳方位。如二分日的日出方位标记为 B1、正午方位标记为 B2、日落方位可标记
为 B3,即二分日的太阳方位变化在地面可用 B1→B2→B3 表示。下图示意三环石坛遗迹景观及三环石坛与
太阳方位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三环石坛中,地面上可用于表示夏至日太阳方位变化的是( )
第 6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外环:A1→A2→A3 B. 外环:A1→A4→A3
C. 内环:C1→C2→C3 D. 内环:C1→C4→C3
24. 弧段 A1A2A3 的长度与弧段 A3A4A1 长度的比值可用来表示( )
A. 夏至日的昼长和夜长之比 B. 夏至日的夜长和昼长之比
C. 冬至日的昼长和夜长之比 D. 冬至日的夜长和昼长之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拥有众多的入湖河流。其中,色楞格河是最重要的流入河。1985 年后,色楞
格河流域农业用水需求增长导致河流年均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安加拉河是贝加尔湖唯一的流出河。近年来,
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区域气候趋于暖干。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是贝加尔湖水位变化的重要原因。下图示意
贝加尔湖的地理位置及 1985~2015 年湖水水位变化。
(1)列举色楞格河的主要补给类型。
(2)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指出贝加尔湖水量的主要收入和支出方式。
(3)结合湖泊水量的收支方式,分析 1985~2015 年贝加尔湖水位的总体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哀牢山脉中北段,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和青藏高原南
缘三大地理区域的结合部,保存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境内山高谷深,
地貌类型复杂,山地气候多样。近年来,随着哀牢山知名度的提升,大量游客涌入保护区,甚至非法闯入
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对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下图示意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第 7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角度,说明哀牢山“山高谷深”的原因。
(2)依据自然环境 整体性原理,分析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成世界面积最大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生态系统的原因。
(3)简述哀牢山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马边丹霞地貌的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相对软弱的页岩构成,其形成过程伴随着地壳运动和外
力侵蚀。该地的丹霞地貌以规模宏大的弧形崖壁为标志,崖壁壁面光滑,有流水打磨痕迹。下图示意弧形
崖壁形成过程。
(1)说明弧形崖壁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在环崖丹霞形成后期河流改道的原因。
第 8页/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