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综合检测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图是某基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链和2链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
B.复制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C.转录时以2链为模板链
D.翻译终止的位点在终止子
答案 D
2.中心法则描述的是生物从蓝图落实到建筑的过程,如图为中心法则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②表明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
C.③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④遵循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 B
3.某些消化道肿瘤细胞中含有一些翻译功能的环状RNA(circRNA),它们的核苷酸数目不是3的整倍数,也不含终止密码子,核糖体可在circRNA上“不中断”地进行循环翻译,需要时通过一定的机制及时终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ircRNA中的每个碱基都参与构成3种密码子
B.circRNA上的每个密码子都能结合相应的tRNA
C.同一circRNA可以翻译出很多种蛋白质
D.circRNA可以作为某些肿瘤检测的标记物
答案 A
4.图1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2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R型细菌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图3为S型细菌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 1 图2 图3
A.图1中的实线代表R型细菌,虚线代表S型细菌
B.CD段细菌含量增加的原因是S型细菌增加,破坏了小鼠的免疫系统
C.R型细菌的此DNA双链片段含有1个腺嘌呤
D.S型细菌的此DNA分子片段碱基排列顺序为CCAGTGCGCC
答案C
5.DNA分子复制时,解旋后的DNA单链极不稳定,可重新形成双链DNA,但在细胞内存在大量的DNA单链结合蛋白(SSB),能很快与DNA单链结合,从而阻止DNA的重新螺旋。当新DNA链合成到某一位置时,SSB会自动脱落。如图表示细胞核中DNA分子复制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酶①的作用是完成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暴露,利于子链合成
B.酶②在解旋酶、SSB后起作用,需模板和引物,催化方向是5'→3'端
C.SSB与DNA间易形成磷酸二酯键也易断裂,便于SSB的结合和脱落
D.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随着丝粒的分裂而分开
答案 C
6.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而发生变化: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已知某双链DNA的两条链分别是①链和②链,①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5'-AGTCG-3',此DNA片段经亚硝酸盐作用后,其中一条链中的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子代DNA片段之一是5'-GGTTG-/-CCAAC-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DNA片段在未经亚硝酸盐作用时,核苷酸之间含有8个磷酸二酯键、13个氢键
B.经亚硝酸盐作用后,②链中碱基A和碱基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
C.经亚硝酸盐作用后,DNA片段经两轮复制产生的异常DNA片段有2个
D.经过两轮复制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0个
答案 B
7.在原核细胞的mRNA上,核糖体结合位点(RBS)位于起始密码子(AUG)的上游(5'端),碱基序列通常为AGGAGG,该序列可与核糖体小亚基中的rRNA互补,从而实现核糖体在mRNA上的定位,如图所示。PrfA是某细菌转录因子,由PrfA基因控制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体小亚基的rRNA中存在5'-UCCUCC-3'序列
B.发生在RBS中的碱基突变可能降低PrfA蛋白的合成效率
C.低于30 ℃时,mRNA中的局部双链螺旋结构掩盖了RBS
D.该细菌由低温环境侵入人体后,PrfA蛋白的合成加快
答案 A
8.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会影响染色质的结构,丁酸钠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蛋白乙酰化引起染色质结构松散,有利于基因的表达
B.组蛋白的乙酰化属于表观遗传,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
C.X射线可破坏DNA结构从而可用于癌症治疗,治疗时使用丁酸钠治疗效果会减弱
D.d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答案C
(
第
12
页 共
1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