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体液调节
综合检测
A组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肾上腺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分泌腺。如图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其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
B.寒冷刺激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过程为神经调节
C.糖皮质激素能调节有机物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提高血糖浓度
D.醛固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合成后,通过导管释放到内环境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答案 D
2.生长激素能够促进骨的生长和蛋白质合成。下丘脑可以产生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或生长抑素以促进或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属于分级调节
B.生长激素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回收或降解
C.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因此不能通过血液检测作为侏儒症诊断的依据
D.若摘除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增多,说明生长抑素比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强
答案 D
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由小肠L细胞生成,具有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的激素。给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GLP-1后,检测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GLP-1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活
B.注射GLP-1后患者体内胰岛素浓度升高,增加了血糖来源
C.GLP-1能抑制胰岛A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D.对胰岛功能减退的1型糖尿病患者,GLP-1可能难以发挥作用
答案 B
4.胰岛素抵抗(IR)是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某些糖尿病患者可产生抗胰岛素抗体,抗胰岛素抗体可与胰岛素可逆性结合。胰岛素通过受体介导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受体几乎分布于所有组织细胞膜上
B.胰岛素受体中二硫键断裂可引发IR
C.抗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分离时可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D.降低葡萄糖转运体的数量或酪氨酸激酶活性均可导致IR
答案 C
5.血容量是血液中全部血细胞容量和血浆容量的总和。如图分别为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的变化对血浆中抗利尿激素(ADH)水平影响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食物过咸和大量失血均能促进ADH分泌
B.ADH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利于血容量恢复
C.ADH的分泌对血容量变化的反应比对血浆渗透压变化的反应更敏感
D.研究血容量变化对血浆ADH水平的影响时,血浆渗透压应始终保持相同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6.绵羊是短日照发情动物。如图是短日照引起绵羊繁殖活动的示意图,其中褪黑素(Mel)和甲状腺激素(T3、T4两种形式)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el的分泌与夜长呈正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短日照刺激引起松果体细胞分泌Mel属于 反射,写出其反射弧: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2)TSH作用于脑室膜细胞, (填“促进”或“抑制”)其分泌Dio3酶,TSH作用的靶细胞还有 。
(3)T4受体主要分布在靶细胞的 ,T4可促进KISS的合成和分泌,KISS的作用是 。下丘脑GnRH神经元接收信号后,通过 轴可显著调控卵巢的生理活动,其主要原因是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 。
(4)为了进一步探究Mel对母羊妊娠的影响,科研人员选择150只初产母羊(已生头胎小羊)同期发情处理后,分为三组,甲组为对照组,乙、丙两组分别在母羊的颈部皮肤下埋植60 mg和90 mg的Mel,人工授精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母羊的妊娠率,结果如图。
①选择初产母羊的原因是 、 。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非条件 视网膜→传入神经→下丘脑(脑)→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
(2)抑制 甲状腺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3)细胞内 与下丘脑GnRH神经元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其兴奋 下丘脑—垂体—性腺 放大激素的调节作用 (4)①初产母羊都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 初产母羊的生理状态相近 ②在一定范围内,Mel浓度越高,促进妊娠的效果越好
B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抗利尿激素对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如图是抗利尿激素对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的因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
B.与含水通道蛋白形成有关的有膜细胞器是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C.抗利尿激素与特定受体结合,启动了ATP的水解及磷蛋白形成
D.含水通道蛋白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其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答案 B
2.如图为动物经历压力或创伤时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反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RH为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靶细胞主要是垂体细胞和蓝斑核内神经元
B.皮质醇应直接与下丘脑和垂体质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相关激素的分泌
C.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相抗衡,为应激反应做准备
D.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答案 D
3.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症状之一表现为发热。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 ℃。图为某甲流患者发热后体温变化的三个时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调定点上升期,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高温持续期间,该患者细胞代谢旺盛,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体温调定点下降期,在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D.高温持续期间,不宜给患者加盖棉被“捂汗”
答案 C
4.低钠盐是以氯化钠、碘酸钾或碘化钾为原料,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硫酸镁等化合物,以减少同样重量食盐中钠的含量。食用低钠盐可以改善体内钠、钾、镁等的平衡状态,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依赖从食盐中摄入的Na+和Cl-
B.低钠盐可有效减少钠的摄入从而减轻由水钠潴留引起的水肿患者的症状
C.食盐摄入不足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减少,促进Na+的重吸收
D.过量摄入低钠盐会抑制下丘脑分泌及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答案 B
5.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内环境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GC)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当GC含量过高,与大脑皮层下海马区的GC受体结合会使海马区受损。海马区受损不仅会导致认知障碍、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状,还会提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和垂体的GC受体数量增多会导致两者对GC的敏感性增加
B.若要利用小鼠进行实验验证GC含量过高能损伤海马区,应使用GC受体抑制剂对小鼠进行预处理
C.在健康人体内,海马区可能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活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D.HPA轴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如图为哺乳动物血压调节的部分过程。肾素是肾小球旁器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AⅠ),AⅠ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Ⅱ)。肾素分泌量受肾小动脉压及原尿中的钠量等因素影响。
(1)在测量血压时,部分人群看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就出现情绪紧张、血压升高等症状,俗称“白大褂高血压”,图中的X神经是 (选填“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肾素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动物激素。醛固酮分泌量增加会引起血容量增多的原因是 。
(3)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氯沙坦后,2小时药物在体内浓度达到峰值,18小时后在体内浓度可以忽略不计,它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剂,可降低血压的机理是 。中药钩藤碱也具有降血压效果,为验证两种药物均能治疗高血压,且钩藤碱作用时间比氯沙坦更长久,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大鼠若干、高血压模型大鼠若干、饲喂用氯沙坦溶液、饲喂用钩藤碱溶液、生理盐水、动脉血压检测仪等。写出其实验设计思路: 。答案 (1)交感神经 (2)不属于 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了Na+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多,血容量增加 (3)血管紧张素Ⅱ不能与受体结合,减少醛固酮分泌,使血容量减小,进而降低血压 取一组健康大鼠和三组模型大鼠,健康大鼠组和一组模型鼠饲喂等量生理盐水,其余两组模型鼠分别饲喂适量且等量钩藤碱和氯沙坦溶液,在饲喂前和饲喂18小时内多次间隔相同时间测量并比较各组大鼠血压
(
第
21
页 共
2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