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植物缺硫会诱导A蛋白表达,A蛋白与膜蛋白B相互作用后,会降低膜蛋白B含量,进而减少生长素向根尖细胞转运,促进根部伸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蛋白参与了根部细胞对缺硫的适应性反应
B.根部伸长可能与A蛋白降解膜蛋白B有关
C.根部细胞伸长生长依赖于低浓度生长素
D.生长素向根尖运输的方式属于极性运输
答案 D
2.我国科学家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调控水稻穗粒数形成复粒稻的机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R只存在于水稻的特定部位并在该部位发挥作用
B.BR的产生减少是水稻相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复粒稻形成过程中BRD3与RCN2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
D.实现水稻增产的思路是喷洒BR抑制剂从而激活BRD3基因
答案 B
3.某些植物主根的根尖能抑制侧根生长,存在顶端优势。研究人员以莴苣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以适宜浓度的萘乙酸(NAA)处理根部、切除主根根尖均可促进侧根原基发育为侧根。测量不同处理条件下莴苣幼苗主根中内源IAA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根据图中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低浓度NAA促进侧根生长,高浓度NAA抑制侧根生长
B.NAA处理后,通过增加主根中内源IAA含量解除顶端优势
C.切除主根根尖使侧根原基IAA浓度降低,从而解除顶端优势
D.施加外源NAA和切除主根根尖对侧根原基的发育有协同作用
答案 B
4.果实的非正常脱落会降低产量。碳水化合物应激脱落模式认为,碳水化合物减少会在果实中产生氧化应激,导致蔗糖积累并向TPS基因发送信号,促进合成脱落酸和乙烯。当乙烯过多而不能与受体结合后,种子的生长素极性转运(PAT)停止,离区对乙烯变得敏感,导致果实脱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树光照不足会增加果实脱落的风险
B.果实中乙烯受体的数量增加可抑制果实脱落
C.发育中的果实和成熟的果实均可能提前脱落
D.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有效预防果实的非正常脱落
答案 D
5.植物的顶端优势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控。研究发现,蔗糖也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顶端优势,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独脚金内酯和蔗糖在调控侧芽生长过程中相抗衡
B.据图推测,休眠的侧芽中蔗糖的含量可能较低
C.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侧芽生长
D.对休眠的侧芽施加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可解除顶端优势
答案 D
6.研究发现,高温会影响拟南芥雄蕊生长,如图1所示。研究小组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此现象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图1可知,高温环境影响拟南芥的生长繁殖,导致结实率降低
B.分析图2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对照组的处理是施加等量的蒸馏水
C.正常温度下,IAA对雄蕊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0-7 M抑制作用更明显
D.施加IAA对正常温度和高温条件下拟南芥雄蕊生长的影响不同
答案 B
7.在生物合成上,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易形成赤霉素;短日照条件下,在光敏色素参与下形成脱落酸;特殊情况下,甲瓦龙酸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根的分化也能促进侧枝发育
B.甲瓦龙酸合成不同的植物激素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夏季日照长易形成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开花和果实发育
D.根冠细胞受到光刺激时,在光敏色素作用下也会产生脱落酸
答案 A
8.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菟丝子茎芽生长的影响,切取相同长度的菟丝子茎芽分为A、B两组,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分别培养至第1天和第10天,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2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使用激素的种类和初始培养时间
B.用IAA处理茎芽尖端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效果好
C.两组实验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内源激素的含量不同
D.B组中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效果是GA3单独处理的2倍
答案 D
9.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可以促进气孔关闭,并抑制光诱导的气孔开放。COPl是一个拟南芥植株中的一种酶,为检验COPl蛋白是否在ABA介导的气孔关闭中发挥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ABA(1 μM,2 h)处理,观察野生型(WT)、COPl突变体(COPl-4、COPl-6)和GUS-COPl回补株系(转入突变体所缺失的基因后表型恢复的类型)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气孔反应。标尺=10 μm。代表性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以下选项错误的有( )
A.COPl蛋白在光照下不抑制气孔开放
B.COPl蛋白在黑暗下参与抑制气孔开放
C.相比于野生型(WT),COPl-6突变体在光照条件下对ABA诱发的气孔关闭敏感度更低
D.相比于野生型(WT),COPl-4突变体在黑暗条件下对ABA诱发的气孔关闭敏感度更低
答案 A
10.糖含量是决定甜瓜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根据甜瓜果实蔗糖含量差异,可将其分为高糖品种“HS”和低糖品种“LW”。如图为乙烯参与调控HS甜瓜果实蔗糖积累的分子机制,CmERFI-2为乙烯响应因子,CmMYB44为转录调节因子,CmSPS1和CmACO1分别是蔗糖积累和乙烯合成的两个关键基因,“-”表示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只在成熟果实中合成,可促进果实脱落
B.LW甜瓜果实中CmMYB44表达量可能较高
C.外源乙烯和CmERFI-2可能通过抑制CmMYB44,利于蔗糖积累
D.乙烯间接影响CmACO1的表达,最终调控乙烯合成,属于反馈调节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细胞分裂素介导的应激反应可能在植物的昼夜节律中发挥作用。现有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的某植物和其正常对照组(WT),实验人员在8 h光照16 h黑暗的环境中培养12 d后,放置于4种不同的实验环境中(如图1),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情况(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植物的 产生,其与生长素相互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两者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
(2)植物细胞的死亡与 有关,增加植物的光照长度 (填“是”或“不是”)引起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判断依据是 。
(3)对照组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在四种不同的实验环境中均低于实验组,3、4组显著改变了正常昼夜节律后,实验组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的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相较于对照组的明显增加,说明 。
答案(1)根尖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质的分裂,生长素促进细胞核的分裂(前者促进细胞质的分裂,后者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2)正常昼夜节律的打破 不是 第2组和第3组均增加了光照时间,但第3组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比第2组的高(3)细胞分裂素帮助“校准”了与节律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植物细胞的存活
(
第
20
页 共
2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