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5讲
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
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3.1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
物,同时释放氧气
4.3.2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考点
1
呼吸作用
1.实验:呼吸作用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乙 瓶中温度计示数不变 种子呼吸作用释放
①______
能量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种子呼吸作用释放
②__________
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瓶蜡烛熄灭,乙瓶正常燃 烧 种子呼吸作用消耗
③______
氧气
2.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利用氧气,将④________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过程。
有机物
(2)表达式
(3)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为动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
动提供不可缺少的⑤______,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5)影响因素:温度、水分、氧气浓度等。
.温度:温度对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呼
吸作用加强;温度降低,呼吸作用⑥______。
.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氧气: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⑦______。
能量
减弱
增强
(6)呼吸作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土壤板结时进行松土、农田水淹时及时排涝
等。
.抑制呼吸作用强度
Ⅰ.降低温度:储存水果、蔬菜、粮食时一般保持较低温度;大棚种植蔬菜
时,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Ⅱ.减少水分:储存粮食时,将种子晒干,保持干燥,有利于减弱呼吸作用,
延长储存时间。
Ⅲ.隔绝空气:蔬菜和水果通过覆盖保鲜膜来隔绝空气,减弱呼吸作用,
延长保存时间。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对比
类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⑧________ 主要在⑨________
条件 必须在⑩____下进行 有光无光均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物质变化 制造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能量变化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叶绿体
线粒体
光
类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联系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产生的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考点
2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①______作用增加降水量,
调节气候,促进生
物圈的水循环。
2.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通过②__________制造的有机物
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
物和能量,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③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并且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蒸腾
光合作用
光合
考点
3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
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过度放牧使草场
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等。
3.保护植被的措施:法律保护、植树种草(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
“植树节”)等。日常生活中保护植被的做法: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
践踏草坪、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命题点
1
呼吸作用
1.(2024龙东地区)栽花或种庄稼,都要经常松土,其目的是( )
A.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抑制叶的蒸腾作用
C.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D.抑制根对水的吸收
2.(2024眉山)夏季末,农民从田间刚收获的新鲜稻谷,由于下雨不能晾
晒而堆积到屋内形成谷堆,一段时间后谷堆内出现发热发烫的现象。这是
由于新鲜稻谷有较为旺盛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3.(2024龙东地区)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储存水稻种子的条件
最好是( )
A.高温、干燥 B.低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高温、潮湿
√
√
√
命题点
2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2024河南)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
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降低大气湿度 C.参与水循环 D.养育其他生物
√
命题点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
5.(2024安徽)某蔬菜工厂计划采取适当增大昼夜温差的措施来提高蔬菜
的产量。下列对白天和夜间温度的处理,正确的是( )
A.白天和夜间都升温 B.白天升温,夜间降温
C.白天和夜间都降温 D.白天降温,夜间升温
6.(2024巴中改编)人们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广泛运用于实际生产。某菜农
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采取了如下措施,下列措施没有实际效果的是
( )
A.适量灌溉 B.高效立体种植
C.增加棚内的氧气浓度 D.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
√
7. [植物栽培](2024江西节选)某同学在老师的指
导下开展“巧用水培装置,实现家庭种植”实践活动。图1是该同学搜集的
家庭水培指导建议,图2是水培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根据图1中的建议,多通风可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白菜的
_______作用。
光合
(2)种植过程中,水培白菜出现萎蔫、烧苗现象,可依据图1中的建议
___(填序号)进行改善。
图1
图2
(3)该同学发现部分植株出现根部腐烂现象,在老师建议下于装置底部
增设气泵。气泵的主要作用是泵入______,保证根的______作用正常进行。
氧气
呼吸
8.2021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的“人工
合成淀粉”重大科技成果论文在《科学》发表。在实
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
淀粉的合成。人工合成淀粉原理是化学—生物法:在无细胞系统中,用二
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与种植玉米等植物获得淀粉相比,人
工合成淀粉不用依靠植物细胞结构,还提高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效率。
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合成淀粉速率的8.5倍,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也是玉米的3.5倍。这项研究成果使淀粉生产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工
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表示绿色植物的不同生理过
程,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自然界中,淀粉主要由绿
色植物通过____(填“甲”或“乙”)合成。②表示的物
质为____。
甲
水
(2)人工合成淀粉的反应器相当于绿色植物细胞的________(填结构名
称)。
(3)把你学过的合成淀粉知识与本文内容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叶绿体
比较项目 通过教材学习 通过题干文本获取
原料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场所 细胞内 无细胞系统,实验设备
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和氢气
(4)与作物栽培相比,人工合成淀粉具有的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更高;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短,不受气候等因素制约,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5)你认为工业人造淀粉能完全代替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能,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
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肪等其他有机物,工业
人造淀粉这套装置只生产淀粉,不能替代绿色植物(共44张PPT)
第4讲
植物的光合作用
4.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
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4.3.4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4.3.5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
1
光合作用发现史的经典实验
1.海尔蒙特实验
结论:柳树的增重主要来自水。土壤只减少不到100克的物质主要是
①________,它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必不可少的成分。
无机盐
2.普利斯特利实验
实验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对照实验1
对照实验2
3.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
(1)实验1: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详见P32“重点实验攻关”)
(2)实验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详见P32“重点实验攻
关”)
(3)实验3: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详见P32“重点实验攻关”)
考点
2
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①________,利用②______,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成储存能量的③________(如淀粉),并且释放出④______的过程。
2.表达式
叶绿体
光能
有机物
氧气
3.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4.意义:.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将⑤______
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⑥________
(能量来源);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光能
有机物
5.影响因素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⑦______。夏
季晴朗中午,由于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进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下降。因此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光合作用最强。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
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⑧______。
(3)温度:植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⑨______;
超过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甚至停止。
增强
越强
越强
6.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光照,还可增加
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量。
(2)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施“气肥”“有机肥”等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进
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实验
4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目的】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探究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
的条件。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色;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酒精。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目的
.暗处 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 一昼夜 使天竺葵叶片内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以免对实验结
果造成影响
原有的有机物(淀粉)全部运走或耗尽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目的
.设置 对照实 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 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 起来,然后移到光下 照射 用黑纸片遮盖的目的:设
置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
②____。对照组为③____
光部分,实验组为④____
光部分
光
见
遮
移到光下照射的目的:使得见光部分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淀粉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目的
.脱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几个小时后摘下 叶片,去掉纸片,把 叶片放入盛有 ⑤_______的小烧杯 中,⑥____________ ____加热(酒精沸点 低且易燃,明火直接 加热会发生危险), 直到叶片变为黄白色 将叶片中的⑦________溶
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
酒精
水浴(或隔水)
叶绿素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目的
.漂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清水漂洗叶片 洗掉多余的酒精,排除酒
精对后续实验操作的影响
.染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 培养皿中,滴加 ⑧______染色 检验光合作用是否有
⑨______生成(遇碘变蓝
的区域证明有淀粉产生)
.清洗 并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清水清洗叶片上的 碘液并观察叶片颜色 变化 清洗掉叶片上多余的碘液,避免碘液的颜色影响
观察
碘液
淀粉
【现象与结论】
部位 遮盖部位 未遮盖部位
滴加碘液后的实 验现象 叶片⑩________ 叶片 ______
实验结论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______; ____是 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不变蓝
变蓝
淀粉
光
【表达与交流】1 实验中除探究因素不同外,其他的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控制单一变量
2.某实验小组在观察实验结果时发现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有些变蓝,则该
小组在遮光处理上的不当之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使用的纸片遮光效果不好或曲别针没有夹紧,导致光线从侧面进入
新情境实验
例1 下列四组实验装置中能证明“绿
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的组合是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例2 为全面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某
生物实验小组选取一株生长旺盛的,有白
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
的实验操作(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
溶液吸收),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实验前把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运走并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解析] 植物在进行实验之前,叶片中储存有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实验
前把盆栽牵牛花植株进行暗处理,目的是运走并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该小组同学把暗处理后的牵牛花按图示
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后取下、 、
、 四片叶,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__________,待叶片变成________后,取出叶
隔水加热
黄白色
光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施加气肥
片漂洗并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叶片 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可以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 滴加碘液
后出现的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叶和 叶呈现
的实验现象,可采用__________措施提高大棚产量。
[解析]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对叶片进行酒精脱
色时,一般采用把酒精放在小烧杯内隔水加热
的方法,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变为绿
色。 绿叶的部分叶片进行遮光,滴加碘液后
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 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蓝,白斑部分不变蓝,说
明有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和
叶的区别是二氧化碳的有无,叶不变蓝, 叶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
作用的原料,因此根据实验现象,可采用施加气肥的措施提高大棚产量。
(3)若兴趣小组发现、、、 四片叶均变蓝,请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暗处理的时间太短,没有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
[解析] 若、、、 四片叶均变蓝,可能是暗处理的时间太短,没有将
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
实验
5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①______。
原料
【制订并实施计划】 1.实验原理: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2.取甲、乙两套装置,在大烧杯中各
放一株同样的植物,在甲装置的小烧
杯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小烧杯中放入清水,将两套实验装置分
别套上透明玻璃罩,并在透明玻璃罩口涂一点凡士林,防止气体出入,如
图所示:
3.把甲、乙两套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一起移到光下照射。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或耗尽
4.几个小时后,各取甲、乙两套装置中的一片叶片,放在盛有③______的
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去④________,然后用清水漂洗。
5.将叶片放在培养皿中,分别在叶片上各滴两滴碘液,冲洗后观察叶片颜
色的变化。
酒精
叶绿素
【得出结论】
装置 甲 乙
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 叶片⑤________ 叶片⑥______
实验结论 ⑦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不变蓝
变蓝
二氧化碳
【表达与交流】1 本实验的变量⑧__________,对照组是装置⑨____。
二氧化碳
乙
2.为达到控制单一变量的目的,实验中应采取的措施有⑩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甲乙装置中溶液的量相等;装置的选取和绿色植物的种类、大小、生长状况尽量保持一致
3.一段时间后,装置 ____中的植物生长状况更好。
4.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测定甲、乙两套装置玻璃罩中的氧气情况,装置
____中的氧气含量更高。
乙
乙
5.若要用甲装置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要将培养皿中的氢氧
化钠溶液换成 ______________,并将该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的石灰水
置于黑暗处(或用黑色塑料袋遮盖起来)
新情境实验
例 为探究提高温室大棚内蔬菜产量的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菠
菜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移栽了相同数量、生
长状况相似的菠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
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请根据实验回答:
温室条件 甲 乙 丙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土坨,这是为了防止幼苗根
的______区受到损伤,影响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成熟
(2)若选择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如
果该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温室乙中的菠菜幼苗比温室甲中的菠菜幼苗
长得快,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______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
高,光合作用强度越____(填“大”或“小”),菠菜的产量就越高。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大
(3)要研究温度对菠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填组别)两组进
行对照实验。
乙、丙
(4)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
的产量,原因是:温度低,植物的______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呼吸
实验
6
检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原理】氧气具有助燃作用。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会更加剧烈。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 1.在光照
下试管内有①______产生。
气体
2.快要熄灭的卫生香
(或竹签)插入试管后,
卫生香(或竹签)剧烈
燃烧。
【实验结论】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②______。
【表达与交流】1.实验小组将两组相同的实验装置均置于阳光下,其中一
组用遮光器遮盖,该实验小组探究的变量是③______。
氧气
光照
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泡的释放速度会逐渐④______,
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逐渐⑤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建议同学们还应该进行⑥__________。
增大
增强
重复实验
新情境实验
例 (2024聊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
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实验步骤:
①距离的灯泡、、 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
(如图一),并标记A组、B组、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图一
图二
③晚上,打开灯泡的开关,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重
复三次求平均值,绘制成柱形图(如图二)。
(1)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______,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
光合作用越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数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______________以保产增产。
(6)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
础上增加了D组,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
强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有影响,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减小误差
增强光照强度
组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命题点
1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2024新疆)温室大棚里增施“气肥”可提高植物光合
作用的强度,图中表示“气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4 教材新增习题]将一棵重约0.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在肥沃的土壤
中,两年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千克。与这株柳树质量增加没有直
接关系的是( )
A.土壤中的水 B.空气中的氧气
C.土壤中的无机盐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
命题点
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养金鱼时在鱼缸中放入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食物 B.美化鱼缸
C.增加水中的氧气 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
√
4.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
合作用的影响,将沉水植物箦藻放入
实验装置(图1)中,分别用光照强
度不同的6瓦、12瓦和24瓦的冷光灯
等距离照射实验装置,观察有色液滴
注:瓶中溶液可保证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恒定
在玻璃管中的移动情况,实验结果见图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提前将箦藻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以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B.箦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玻璃管中有色液滴向右移动
C.在24瓦台灯照射下,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速率最快
D.本实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
命题点
3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应用
5.(2024北京昌平区)香甜的红薯是植株的块根,关于其中糖类物质主要
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叶片光合作用制造 B.由气孔从空气中吸收
C.由导管从叶运输而来 D.由根直接从土壤吸收
6.(2023江西)下列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不是利用光合作用原理的
是( )
A.给菜地适时松土 B.延长光照时间
C.注意合理密植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
7.(2024河北)为研究施肥深度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
人员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符合实验标准的三个地块施肥、播种,长出植株
后进行检测,实验数据(单位已省略)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实验处理 生理指标 浅施 中施 深施
叶绿素含量 1.8 2.1 2.5
气孔导度 0.12 0.15 0.18
光合作用速率 18.5 22.3 26.7
注: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A.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施肥深度
B.随着施肥深度增加,小麦蒸腾作用减弱
C.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叶绿素含量有关
D.干旱条件下深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
√
8.(2024遂宁)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
学习光合作用后,利用课后服务实践
活动时间,开展了“利用光合作用绘
(1)操作②~④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2)操作③暗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
作④碘液染色之前,要用酒精做______处理。
(3)若该实验成功绘制出小熊画,则其同时也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合成
______,光是光合作用的______条件。
③②④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或耗尽
脱色
淀粉
必备
制小熊画”的趣味实验,部分操作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4)操作④染色后,叶片部分区域呈浅色,构建出小熊轮廓,完成小熊
画绘制,这些浅色区域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缺少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共14张PPT)
第3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2 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
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4.2.1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
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4.2.2叶片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植物其他器官利用
4.2.3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考点
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①______
___,其上有大量的②______,可以大大增加吸收的面积。根吸收水的同
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2.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1)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③______作用。
(2)运输部位:水分在茎内的运输结构——④______。
(3)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水分 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 根内的导管
茎内的导管 叶内的导管 叶肉细胞 叶片上的⑤______ 大气。
成熟区
根毛
蒸腾
导管
气孔
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以补充水和无机盐,提高成活
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输导组织中。
3.区分导管和筛管
项目 组织类型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导管 输导组织 ⑥____________ 自下而上
筛管 ⑦________ 自上而下
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①________状态散失到大气
中的过程。
水和无机盐
有机物
水蒸气
2.蒸腾作用失水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
3.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识图要点】
(1)叶片:是②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
成。
.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③______组织,表皮上分布着气孔。
④______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叶肉:属于⑤______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⑥______作
用,合成有机物。
.叶脉:含有⑦______和筛管,包括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具有⑧______
和支持作用。
蒸腾作用
保护
气孔
营养
光合
导管
输导
(2)气孔
.组成:是由一对半月形的⑨__________围成的空腔。
.气孔的开闭:通过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控制。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
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
.功能:是植物⑩______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
影响着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保卫细胞
蒸腾
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
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
5.蒸腾作用的意义
(1)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
.促进根尖对水分的吸收,拉动 ______和 ___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
.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 ______,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2)对自然界的意义: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环境温度,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在生产中的应用:移栽植物时剪去一部分枝叶、阴天移栽植物或移栽后
遮阴等,其目的是降低 ______作用,减少水分散失,以提高成活率。
水分
无机盐
温度
蒸腾
命题点
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把白菜叶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瓶中,一段时间后白菜整个叶片都变红了,
运送红墨水到达叶片的结构是( )
A.表皮 B.导管 C.筛管 D.形成层
√
命题点
2
植物的蒸腾作用
2.(2024湖南)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
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 )
A.分解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3.春季植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常将移栽树苗的大量枝叶剪去,目的是
( )
A.方便人们栽种 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
√
4.(2023滨州)如图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5.(2024长春)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
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如图为绿色植
物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
答问题:
(1)农作物的收成主要在于有机物的
积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主要
位于叶片结构中的____(填序号)。
②
(2)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______,是根吸收
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水大部分被运到叶片,由叶片表皮的
④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根毛
气孔
(3)农田适时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
得到充足的______,保证呼吸作用正常
进行。
空气
(4)在果树栽培时,通常会给树木输
液补充水和无机盐,输液用的针头应插
入树木的______组织,通过其中的导管
向上运输。
输导(共41张PPT)
第2讲
被子植物的一生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
阶段
4.1.2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
量的水等环境条件
4.1.3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
4.1.4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
4.1.5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
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考点
1
种子的萌发
1.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详见P25“重点实验攻关”)。
2.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具备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
要条件。
3.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水: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④______。
(2)转运: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⑤______、胚轴。
(3)发育:⑥______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
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⑦________;子叶逐渐消失。
水分
胚芽
胚根
茎和叶
4.实验:测定种子发芽率
(1)实验方法:利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测定,抽取样本时需做到
⑧______取样。
(2)结果计算
发芽率
随机
考点
2
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根尖的结构示意图
【识图要点】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④____________
___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细胞⑤______最旺盛的部位,细胞体积较小,不断分裂产生新
细胞,能促进根的生长。
.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基本没有生长能力,具有保护作用。
水分和无机盐
分裂
移栽植物时带土坨能够保护植物的幼根和根毛,保证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
的吸收。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⑥________的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
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的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分生区
2.芽的发育: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芽在发育时,芽中⑦__________的
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分生组织
木本植物茎的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
化的结果,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与木本植物相比,草本植物的
茎没有形成层,一般不能像木本植物的茎那样逐年加粗。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生长需要的三种营养物质:水、 ________和有机物。
(2)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
机盐。
无机盐
(3)无机盐缺乏症
种类 缺乏症
含 ____的无机盐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含 ____的无机盐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含 ____的无机盐 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
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氮
磷
钾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从土壤中吸收,所需要的有机物通过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
(2)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考点
3
开花和结果
1.花的结构
桃花的基本结构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⑤______,雌蕊下部的子房
里有⑥______。
花粉
胚珠
2.传粉和受精
(1)传粉的概念: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⑦______上的过程,叫
做传粉。
柱头
(2)传粉方式
.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⑧________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
.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⑨________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异花
传粉需要的媒介主要是⑩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弥补自
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 ______________。
同一朵
另一朵
风
昆虫(与前一空可互换)
人工辅助授粉
(3)受精过程:胚珠里面的卵细胞,
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
________的过程,称为受精。
受精卵
受精过程示意图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识图要点】
(1)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育情况
(2)胚珠数 ______数,子房数 ______数。一个果实中有多少粒
种子是由胚珠的数目决定的。
种子
果实
生活中常说的水果皮和生物学中的果皮是有区别的,生物学中的果皮
是指种子之外的部分,因此桃、杏可食用的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
实验
3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呢?
【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实验步骤】
1.实验材料:准备大豆种子40粒,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
张餐巾纸或卫生纸,四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2.实验步骤:在四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2、3、4,分别贴在四个罐头瓶上。
将这四个罐头瓶都放倒,每个瓶中放入两张餐巾纸和10粒种子,并采取如
表的处理措施:
瓶号 种子数量 处理措施 放置情况
1号瓶 10粒 不洒水 放入橱柜
2号瓶 10粒 洒适量水,使种子湿润 放入橱柜
3号瓶 10粒 洒适量水,使种子湿润 放入冰箱
4号瓶 10粒 倒很多水,使种子浸没 放入橱柜
装置图如下:
3.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定期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实验现象与结论】
瓶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现象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实验 结论 1号瓶和2号瓶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①____________;2号瓶和 3号瓶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②____________;2号瓶和4号瓶对 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③____________ 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表达和交流】1 该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共有④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其中对照组为⑤___号瓶。
2.每组种子选取10粒而不选取1粒的原因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采取的措施有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发现有个别种子没有萌发,推测其原因可能是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三)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挑选的种子大小相近;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等
该粒种子的胚已死亡(或胚不完整或种子处于休眠期)
5. [拓展变量]为了研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小
组设计了如下表的实验。实验设计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盆 花生种子 光 温度 水
甲 50粒 光照处 充足
乙 50粒 黑暗处 不充足
实验变量不唯一,应将乙组中水的条件改为充足
新情境实验
例1 [实验数据处理]
(2024吉林)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光照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其他环境条件均
适宜),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统计图,
分析可知( )
A.光照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 B.光照是蚕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C.两种植物种子萌发都需要光照 D.未萌发的种子一定处于休眠期
√
[解析] 由统计图可知,见光时苋菜种子萌发率很低,说明光照抑制苋菜
种子的萌发,而见光和不见光时蚕豆种子萌发率相似,说明光照不是蚕豆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符合题意。故选A。
例2 (2024青海)豆芽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易
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预扫地洁净,以水洒湿,铺纸一层,
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洒水,候芽长。”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上
述记载判断种子的萌发可能与水、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关,于是选取300粒饱
满的绿豆种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进行探究。请分析作答。
甲(萌发)
乙(未萌发)
丙(萌发)
(1)若探究“水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两组作为对照。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乙组种子未萌发,请你改变乙组条件让绿豆种
子萌发,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和乙
将干棉絮换成湿棉絮
(2) [开放性设问]几天后,同学们观察到甲组和丙组的
种子大多数都萌发了,并统计得出两组的发芽率相近,由此判断绿豆种子
萌发与______________无关。少量种子未萌发的自身原因可能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光(或光照)
存储时间过长胚已经死亡(或种子处于休眠期、胚是不完整的、被虫子咬坏的等)
(3)每组实验用100粒绿豆种子,而不用5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避免偶然性,减小
实验误差
(4) [拓展变量]除以上因素外,你还可以探究哪些环境
因素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温度(或空气、无机盐、酸碱度等)
命题点
1
种子萌发的条件及过程
1.(2024安徽)某同学在“发豆芽”的实践活动中,先将大豆种子浸泡一段
时间,再放到合适的装置中,此后的正确操作是( )
A.定期洒水,保持湿度 B.装置始终充满水,保证水分供应
C.定时光照,保持温度 D.装置始终密封,防止微生物侵入
2.(2024新疆)黄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需要吸收水分 B.②先突破种皮
C.所需的营养与③无关 D.①发育成④
√
√
3.(2023镇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某同学在室内用花盆种大米,
但未萌发出幼苗,原因是( )
A.室内缺乏足够的阳光 B.花盆中营养不充分
C.大米没有种皮的保护 D.大米中的胚不完整
√
命题点
2
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4.下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幼根的生长主要是②③的作用
D.④为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
命题点
3
芽的发育
5.(2024河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描写了池塘
中荷叶相连的景色,下列能直接发育成荷叶的是( )
A.花芽 B.芽轴 C.幼叶 D.芽原基
6.(2024山西模拟)“信阳毛尖”取自茶树幼嫩的叶和芽。茶农能够在短时
间内采摘多批新叶和新芽,这主要是因为茶树的芽中存在较多的(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
√
命题点
4
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7.(2024山西)据2024年5月新闻报道,中国农科院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
液替代土壤,在新疆和田试种快速繁育的水稻获得成功。该营养液为水稻
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
命题点
5
开花和结果
8.[2024教材新增素材](2024江西)《落花生》一文中描述了落花生的特
点——地上开花、入地结荚。“荚”是落花生的茧状果实,下列结构能发育
成“荚”的是( )
A.子房 B.胚珠 C.子房壁 D.受精卵
9.(2024广东)“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描写了金
黄色枇杷挂满枝头的景象。枇杷可食用部分(如图)
来自( )
A.花托 B.柱头 C.胚珠 D.子房壁
√
√
10.(2024河南)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为我们揭示了遗传的奥秘。
豌豆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时需将花粉涂在①上 B.②是能够产生花粉的花药
C.③能够发育成豌豆的种皮 D.④能够发育成豌豆的种子
√
命题点
6
被子植物的一生
11.双子叶植物豌豆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
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1)豌豆种子在适宜的______、一定的水分和
充足的空气等条件下萌发,萌发过程
(如图所示)中,种子中为胚根、胚芽和胚轴
温度
子叶
③
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幼苗和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
分和无机盐主要由____(填图中序号)吸收。
(2)豌豆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传粉、
受精,受精后子房里的______发育成种子。进
行杂交实验时,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涂抹在去掉
雄蕊的高茎豌豆花的雌蕊柱头上,这种传粉方
式叫做__________。
胚珠
异花传粉
12.一批珍贵的水稻种子随中国神舟
十四号航天员一起回家,这是人类首
次在国际上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
全生命周期培育,成功收获太空水稻
种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如图中拟南芥外形结构示意图,可判断拟南芥在分类上属于
______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被子
有花和果实
(2)水稻种子结构上包括果皮、种皮、胚乳和[①]____,其营养物质
贮存在______中;水稻种子和豌豆种子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的数
目不同。
胚
胚乳
子叶
(3)拟南芥的花和水稻种子都是植物的______(填“生殖”或“营养”)器官。
生殖
图1
13. [植物栽培](2024烟台)你
种过花生吗?5月上旬,生物社团的同学在学校的种
植园里种了几畦花生。并开展了相关的探究实践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花生种子萌发时,图1中[___]______发育成茎
和叶,幼苗形成后,[___]______逐渐萎缩直至消失。
③
胚芽
②
子叶
(2)花生幼苗期管理很重要。若出现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的现象,
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苗要补苗,通常在阴天或傍
晚移栽幼苗是为了__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
多施含氮的无机盐肥料
降低蒸腾作用
图2
(3)花生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是什么呢?社团同学将一株生长旺盛
的花生用不透光的塑料袋遮光一昼夜,
选取长势相同的叶片A和B,用黑纸
片将叶片A上下两面遮盖,叶片B不
作处理,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
溶解叶绿素,便于观察
叶片A不变蓝,叶片B变蓝色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花生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
叶片进行图2所示的处理。甲步骤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步骤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由图3可知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基部伸长把子房推入土中,发育成
______,这就是“落花生”名字的由来。
花蕊(雄蕊和雌蕊)
果实
图3(共19张PPT)
第1讲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单元网络建构
2022年版课标大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
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4.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4.1.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等结构
考点
1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植物类 群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 境 大都生活在水中 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 地环境中 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
阴湿环境中
形态结 构 没有①________ ____的分化 一般具有类似茎和叶 的分化,但茎中无 ②______,叶中无 ③_______,根为 ④______ 有根、茎、叶的分
化,有专门运输物质
的通道
——⑤______组织
根、茎、叶
导管
叶脉
假根
输导
植物类 群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殖方 式 ⑥______繁殖 代表植 物 海带、水绵、衣 藻 葫芦藓、墙藓、地钱 肾蕨、铁线蕨、满江
红
作用 可供食用、药 用,释放氧气, 补充大气圈中的 氧气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 指示植物 可食用、药用,古代
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
煤
孢子
考点
2
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类型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特征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种子外面有①______包被
器官组成 具有根、茎、叶和种子 具有根、茎、叶、②__________
和种子六种器官
代表植物 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红豆杉、银杉、水杉等 小麦、水稻、高粱、玉米、大豆、花生、豌豆、木瓜、桃、葡
萄、菊等
果皮
花、果实
(1)藻类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等,也有单细胞的,如衣藻;多细
胞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
的器官。
(2)被子植物进化程度最高。
(3)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2.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
(1)实验步骤
.观察菜豆种子: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最外面的种皮,分开合拢
着的两片子叶,用③________观察。
.观察玉米种子: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用刀片将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酒,用放大镜观察。
放大镜
(2)实验现象
变蓝的部分是玉米种子结构中的④______,说明该结构中含有淀粉
(淀粉遇碘变蓝色),贮存着营养物质。
胚乳
3.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
【识图要点】
(1)种皮:保护种子里面幼嫩的胚。
(2)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是新植株的幼体,将来可发
育成幼苗。
(3)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对比
种子类型 双子叶植物 (菜豆、花生) 单子叶植物(玉米、小
麦)
相同点 都有⑤____和⑥______ 不同点 胚乳 无 有
子叶数量 ⑦____片 ⑧____片
子叶功能 贮存营养物质 将胚乳内的有机物转运给
胚根、胚芽和胚轴
营养物质储存部 位 ⑨______ ⑩______
胚
种皮
两
一
子叶
胚乳
(1)人工种子是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植物胚状体,由人工种皮、
胚状体和人工胚乳组成。其中能为胚状体提供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是人工
胚乳。
(2)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分:单子叶植物的叶脉多是平行脉络,
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多是网状脉络。
命题点
1
绿色植物的类群
1.(2024河南)笔筒树高大挺拔,有根、茎、叶的分化,叶片背面有孢子
囊群。推测其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2024龙东地区)中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以下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
①紫菜 ②贯众 ③银杏 ④竹子 ⑤金钱松 ⑥梅花 ⑦兰花 ⑧银杉 ⑨菊花
A.①②③ B.④⑥⑦ C.③⑤⑧ D.⑦⑧⑨
√
√
3.(2024安徽)将清洗干净、换水后的鱼缸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一段
时间后,缸壁和水中出现了一些丝状的水绵。下列关于水绵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C.体内有输导组织 D.产生的氧气利于鱼生长
4.(2024河北)用我们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主要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B.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适于陆地生活
C.种子植物的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青藏铁路设置的野生动物通道,减少了对藏羚羊迁徙的干扰
√
√
5.观察马尾松的松球果及球果中的种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松球果的鳞片就是种子的果皮
B.球果内的种子外没有种皮包裹
C.马尾松没有真正的花以及果实
D.马尾松是常绿植物,不会落叶
√
命题点
2
种子的结构与功能
6.(2024河北)某同学早晨冲了一杯浓香的黑芝麻糊,其主要原料是黑芝
麻种子。黑芝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
7.(2024兰州)小麦种子可加工成面粉。其贮藏营养的结构是(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8.(2024长沙)葡萄被鸟兽吞食后,种子可不受消化液的侵蚀并随粪便排
出体外进行传播。葡萄种子不被消化液侵蚀的原因是( )
A.胚能分裂和分化 B.果肉富含营养
C.种皮有保护作用 D.子叶富含营养
√
√
√
9.(2024齐齐哈尔)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种子和菜豆种
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具有相同点,
它们都具有( )
A.果皮和子叶 B.种皮和胚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胚乳
10.(2023盐城)大豆种子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如
图为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④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位
B.①②③④合称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C.③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⑤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
√
11.如图是玉米和菜豆的种子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
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甲
乙
(1)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所以被称为______植物,
它们是植物界结构和功能最完善、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
被子
(2)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相似,在图甲所示的结构中滴加碘液,
发现[____]______变蓝。
⑥
胚乳
甲
乙
(3)图乙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共有
___________片,所以图乙属于________植物。
⑩
两(或2)
双子叶
(4)玉米和菜豆的种子都有种皮和胚。其中,玉米种子的胚由_________
(填序号)组成。
②③④⑤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