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1.会根据出血情况判断出血部位以及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 2.掌握遇到意外和伤害时的紧急救治措施。 科学思维: 通过讨论以及模拟处理急救,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模拟练习活动,认识不同类型出血的现象,学习止血包扎的方法。 态度责任: 积极参与急救行动,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 1.知道出血的种类和止血的方法。 2.了解心脏复苏。
学习难点 通过模拟活动,学习不同类型出血现象的止血包扎方法。
【课前预习】
一、紧急状况下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1. 不同的血管,受伤后出血特点不同。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由伤口____渗出,出血量____,一般可以自行凝固止血;______出血时,血流量大,速度___,呈喷泉样射出,危险性很大,在送达医院前必须先对伤口初步处理_____;静脉受损伤时,出血持续不断,出血量逐渐_____,如不及时止血,会因失血过多而休克。
2. 心肺复苏即________,是指针对心脏和呼吸骤停采取的救命技术,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促使患者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_____和自主_______,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救生命而赢得宝贵的时间。
【课中研学】
1.出血种类:自学教材51页内容。
(1)说出血管破裂出血种类及现象。
(2)活动: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目的要求:模拟对不同类型出血现象进行处理,学习止血包扎的方法。
材料用具:药棉,纱布,医用胶布或创可贴,绷带,橡皮管或布带,碘酒或酒精,等等。
方法步骤:两人1组,相互模拟处理不同类型的出血现象。
(3)用表格总结三种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
出血血管种类 血液颜色 出血特点 止血办法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2. 心肺复苏:自学教材53-54页内容。
(1)说出什么是心肺复苏。
(2)了解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在抗震救灾中,某武警战士在抢险时伤及静脉,此时应及时采取的紧急止血措施是( )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
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2. 以下关于急救方法错误的是( )
A.因触电失去意识,抢救时应先断电
B.因意外造成静脉出血,应指压远心端进行止血
C.鼻腔出血时不能仰头,避免血液倒流入气管
D.因溺水失去意识,应先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
3.11月20日为中国心梗救治日,研究表明,频繁熬夜、缺乏运动、高油高盐等能引发心梗,急性心梗发病也日益年轻化,学习类似心梗这类突发情况的敕治,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有关急救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
A.有人发生心梗导致心脏骤停,可以使用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救命
B.当有人触电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首先关闭电源,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C.当遇到有人晕倒,先判断他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电话
D.暗红色血液缓慢连续的从伤口流出,为毛细血管出血,不用处理,自行可凝固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缓慢;少;动脉;急;止血;增多
2.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循环;呼吸
【课堂练习】
1、B
2、D
3、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