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秋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秋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1 14: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定位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与体会,产生对秋天美好景象的喜爱之情,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原来美景就在我们身边,美景就在我们眼中,美景就在我们心中,逐渐产生用眼睛发现美,用心去感受身边美的想法;3.通过对生字的学习,初步学习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熟字加偏旁等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熟字加偏旁等方法认识“大、飞、会、个”四个生字,初步认识偏旁人字头,会写“人、大”两个生字。2.正确朗读二、三自然段,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理解“那么、一会儿”等词的意思,进一步感知秋天的特征。3、结合图片,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熟字加偏旁等方法认识“大、飞、会、个”四个生字,初步认识偏旁人字头,会写“人、大”两个生字。2.正确朗读二、三自然段,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理解“那么、一会儿”等词的意思,进一步感知秋天的特征。
教学难点 1. 理解“那么、一会儿”等词的意思。2.能够产生对秋天的观察兴趣和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模块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的活动 学(做)的活动 评价方式与要点
复习导入,引出课题。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丽。三、聚焦感叹号,感受作者对秋的热爱。四、书写练习,反馈评价五、背诵课文 游戏“摘苹果”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秋天的果园,采摘果子吧!(出示“秋、气、了、数、叶、子”)2、秋天来了,大自然悄悄发生了变化:出示1自然段,。3、引入新课: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寻找秋天的足迹。
1.认识“会、个”,学习“一”的变调。出示二自然段。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不好读——“一会儿”,“儿”在这里读儿化音。教读,抽读正音。出示“会”,单独出现,还认识吗?仔细瞧瞧,“会”的头上是个什么字?认识偏旁人字头。“人”的下面是个什么字?(人+云就是“会”)生活中,我们也见过它。出示“会议室”图片,这是——会议室,人们来到会议室,坐在一起干嘛?(开会)参会的人真多,这是一次——大会。“会”还有个好朋友——“个”,谁认识它?“个”和“会”都有相同的偏旁——人字头,“会”人字头下是个——云,“个”人字头下是个——1。在这个自然段里,还有一组会变魔术的词语朋友。出示短语:一群大雁 一会儿 排成个“一”字(一字注音)仔细看这三个“一”,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一”和不同的伙伴在一起,它的读音就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一”的变调。抽读,齐读后联系生活举例:你想到了哪些有“一”的词语或句子?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字朋友(出示拓展的短语):一阵风、一头黄牛、一草一木、第一(“一”字注音)。齐读。将一字朋友放回句子里,你能读准确吗?抽读,齐读。2、聚焦天空,大雁,感受秋的美。 出示2自然段,认识句号。数一数,有几句?读第一句,这句写了秋天的什么景物?(板书:天空)读第二句,这句写了什么景物?(板书:大雁) 教学生字“大”:教读,这就是——大,大雁的大。说反义词(与“大”相反的是——小,大小的大),组词(你能用“大”组其它词吗?) 秋天的天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看到了怎样的天空?(板书:蓝、高)出示第一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秋天的天空云朵很少,看起来很蓝、很高。多美的蓝天呀!指导有感情朗读。在这又蓝又高的天空中,我们看到了一群大雁。(出示第二句和一只大雁图)齐读。瞧,一只大雁飞来了(出示生字“飞”)图文对照,教学生字“飞”。请孩子们看看大雁展翅高飞的样子,再认认这个字“飞”你有什么发现?大雁抬头挺胸,正在飞翔。请你看看飞字,做一做飞翔的样子。一群大雁往蓝飞,它们一边飞一边在变化呢!出示大雁飞行视频,学生观看时教师讲解:它们在蓝蓝的天空中排着队飞行,现在它们渐渐排成了“人”字;大雁的队形要变了,猜猜它们马上要排成什么形状啦?——“一”字。(板书:人 一)大雁的变化好快,这种快用一个词形容,就叫——“一会儿”,“一会儿”表示时间很短。大雁的队形一会儿就变了,变得真快呢!老师都喜欢上这样的大雁了,师范读句子。你喜欢这样的大雁吗?读出你的喜欢来。指导有感情朗读。出示整段。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还有大雁在天空排队飞。咱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可以加上动作哟!3、说秋景,感受秋的美。 除了天空、大雁,你还从身边哪些景物感受到秋天来了?(引导孩子描述出秋的独特美)过渡:老师听了你们的描绘,真的感受到秋姑娘的脚步了。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秋天来了!小朋友们,作者和你们一样喜欢秋天、 盼望秋天的到来,所以这里连续用了两个相同的标点符号表达强烈的感情,这个标点符号叫“感叹号”。指导读法:感叹句抒发浓烈的感情。读的时候,语气要强烈些。出示田字格中的“人、大”,认字后观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儿?(都有撇和捺,大比人多一撇)强调:撇要写出撇尖,捺要写出捺脚,撇和捺大概在一条水平线上。撇从哪里起笔?(竖中线上)两字的撇一样吗?(“大”的撇是竖撇)捺从哪里起笔?(“人”的捺从横中线上面点起笔,“大”从横中线下面点起笔)写“大”的一横要注意什么?(横从横中线起笔,微斜)2、师范写后,生在书上练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3、反馈评价:①师评;②学生互评(出示评价标准:1、写出撇尖和捺脚。2、笔画的占位准确。3、书写干净、整洁)呈现秋天美景图,配乐。师引入:秋天多美呀!课文《秋天》也写得很美。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背诵课文吧!师引导背诵。分自然段背诵。指名背诵。全班背诵。结束语: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从飘落的树叶,高而蓝的天空,南飞的大雁,知道秋天来了,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啊!课下我们继续走进小区,走进公园,走进大自然,探访秋的美丽! 学生认读生字。学生齐读1自然段。指名读二自然段。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联系生活认识“会”,借助图片积累词语“开会”“大会”。对比认识“个”。读一读老师出示在上的词语:1)一群大雁 一会儿 排成个“一”字联系生活举例:说自己想到的一字词语。2)一阵风、一头黄牛、一草一木、第一(“一”字注音)。齐读。3)读句子: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4.数一数,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找每句写了秋天的什么景物。5.通过找反义词、组词认识生字“大”。6.生欣赏天空图片,找到天空的特点:蓝、高。借助图片理解“那么蓝那么高”就是很蓝很高的意思。带着对天空的喜爱有感情朗读。7.看大雁图片,做飞翔动作学习“飞”字。8、生观看大雁飞行的视频,知道大雁在空中的两种队形,感受到大雁队形变得快,找到形容快的词语:一会儿。有感情朗读。9.学生口头描述秋天的景物1.学生齐读句子:啊!秋天来了!2、认识感叹号,个别读,齐读。观察生字“人”、“大”的不同。2.学写生字 3.学生自评。学生背诵课文。 字音读准,声音响亮。字音读得很准确。强调偏旁人字头。抬头,挺胸,脚放平。孩子们坐得像一棵棵挺拔的松树。看准声母、韵母和声调,慢慢地拼。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们读得可真认真啊。认真看,仔细找,你一定行。你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喜欢自信的你!专心听课的孩子最可爱!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又蓝又高的天空。你真的拥有一双慧眼,一下子就发现了。你不仅读得响亮,脸上还带着微笑,真是会读书的孩子。大家读得真动情!什么样子的(景物),你想吃吗(你喜欢吗)说具体点。读出强烈的喜爱之情。 通过摘苹果和朗读的方式巩固一课时所学生字、感受秋天天气和树叶的变化,引入新课。随文识字“会”“个”,找共同点和不同处强化巩固,增加识字的趣味性。读准儿化音和“一”的变调,是读好二自然段的重点。教学时步子放慢一些,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练习,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数句子,找景物,发现秋天来了,天空和大雁有变化。随文识字“大”通过图片,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天空的蓝和高,理解“那么”的意思。看图片,认字形;做动作巩固识字,将枯燥的识字变得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视频,去直观感受大雁飞行时队形的变化,直观形象地感知“一会儿”的意思,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老师的范读,指导孩子读出感情。拓展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秋天瓜果飘香、风景优美的特点,激发对秋的热爱。通过认识感叹号,直观理解作者对秋的喜爱之情,并产生共情。选择“人”和“大”的书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异同,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和比较中习得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反复的读背中熟悉课文,完成背诵要求,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秋 天
天空 蓝 高
大雁 人 一

聚焦课文二、三自然段,感受秋天时大自然的变化,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看图识字
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
联系生活识字
熟字加偏旁识字
认识一个偏旁:人
联系生活了解秋
借助感叹号感受作者的情感
注意文中儿化音和一的变调
通过天空、大雁感受秋天来了
朗读文本,感受秋天之美,赞美秋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