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力第1课时 力【2025春人教新版八下物理完全备课(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7.1 力第1课时 力【2025春人教新版八下物理完全备课(教案+素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3 09: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七章 力
7.1 力
第1课时 力
【方式一】
多媒体展示图片:
运动员用力举杠铃 拔河比赛 把汽车推出泥坑
教师引导: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提示:都涉及两个物体,都有一种“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教师总结:人举重,人对重物用了力;人拉绳子,人对绳子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
教师提问: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呢?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吗?
导入语: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有关力的探究学习吧!
【方式二】多媒体播放视频
导入语:电影《功夫》中,阿星决战火云邪神,悟透如来神掌,从云霄之间冲下,伸出手掌,地面立刻出现一个巨大的五指手印。为什么星爷一掌下去能够天崩地裂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好,下面我们就开始探究力所蕴含的奥秘吧!
详见本节电子资源包
1.教学准备:白板、多媒体电脑、课件;橡皮泥、弹簧、钢球、磁铁、斜面、小铁钉等。
2.本课时应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所以,建议采用教师指导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应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容量和所教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内容量。
课题 第1课时 力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力,认识力的单位和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教学重点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力的概念。 2.力的示意图。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运动员用力举杠铃 拔河比赛 把汽车推出泥坑 教师引导: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总结:人举重,人对重物用了力;人拉绳子,人对绳子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 教师提问: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呢?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吗? 导入语: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有关力的探究学习吧! 创设物理情境,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新课教学 教师板书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 一、力(板书) 1.力的概念 【教师PPT展示】 耕犁推土 拖拉机推土 推土机推土 挖掘机挖土 【教师提问】上面四个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均是直接接触的。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由此可见,没有人的参与,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用手拉弹簧,感受力的作用。 【教师提问】思考力是什么?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过渡语】请同学们看老师接下来的操作,你们会发现什么? 【教师展示】用磁铁吸引小铁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举、吸引、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教师PPT展示】 【教师提问】这四副图中,谁用了力,谁受到了力? 【学生回答】人举起杠铃,人用了力,杠铃受到了力;人拉弓,人用了力 ,弓受到了力;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施加力,土受到了力;地球吸引月球, 地球施加了力,月球受到了力。 【教师总结】 3.力的单位 【教师提问】手托一本物理课本与托两本物理课本,哪个力大?要知道具体数值是否需要一个标准? 【教师总结】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出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教师PPT展示】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最大握力约为700N。 【例】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PPT展示小结】 二、力的作用效果(板书) 【教师PPT展示】 【教师提问】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过渡语】带着上述问题,同学们自己动手试着把自己的刻度尺变弯,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师提问】观察PPT上面的第4~6张图片中,棒球在运动员的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棒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教师演示】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小钢珠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注意观察没有磁铁和有磁铁的作用下,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有没有改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或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PPT展示小结(板书)】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板书) 1.力的三要素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将物理课本放在课桌上,使用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课本的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效果。 (2)找一名学生按课本图7.1-5进行实验:分别在A、B、C处用力开门,感受开门的难易程度是否相同。并说明原因。 【教师演示】 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压弹簧 分别按和压弹簧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举例,推箱子、用扳手、剪指刀等说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 【教师提问】力是看不见的,怎样才能把力表示出来呢? 【过渡语】类比用光线表示光的方法,它是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那么,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教师总结】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个图就叫力的示意图。其中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例】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用力的示意图将这个力表示出来。 【PPT展示小结(板书)】 从人对物体的作用到一般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由浅入深,从形象到抽象,符号认识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力的概念。 通过实际事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大小。 从实际生活事例出发,通过小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课堂小结 见PPT课件
课堂检测 见PPT课件
课后作业 见《作业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