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人教新版八下物理完全备课(教案)】7.3重力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春人教新版八下物理完全备课(教案)】7.3重力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3 10: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7.3 重力
【方式一】多媒体播放视频
播放天空课堂失重的视频。
教师引导:视频中的情形在我们教室里能实现吗?(不能!)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新课。
【方式二】
多媒体播放视频
播放水从高处流下、雪花从高空飘落、投篮的视频。
教师引导:水、雪花和篮球为什么总是向下落,而不飞向空中呢?你能再举几个生活中相似的实例吗?这就涉及今天我们要学的另一种力——重力。
详见本节电子资源包
1.教学准备:白板、多媒体电脑、课件;铅垂线、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2.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力及其相互作用和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基础上,以重力的三要素为核心内容,将生活现象和生活体验有机联系起来。因此,本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重力”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真正从物理角度认识、分析、思考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课题 第3节 重力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根据生活实例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通过生活实例和小实验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2.通过实例展示,引导思考并理解重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水从高处流下、雪花从高空飘落、投篮的视频。 教师引导:水、雪花和篮球为什么总是向下落,而不飞向空中呢?你能再举几个生活中相似的实例吗?这就涉及今天我们要学的另一种力——重力。 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教师板书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 一、重力的大小(板书) 【过渡语】根据刚刚播放的视频,和我们刚刚举的一些生活实例,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物体都会被地球吸引,我们把这种吸引定义为重力。 【教师总结】 ①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②重力的符号:G。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④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让学生手拿数量不同的钩码,或者拿自己的书本和中性笔,感受不同物体重力的大小。 【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重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 【教师PPT展示】 【教师引导】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举起不同物体的感受也不同。 【教师提问】我们如何找出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①需要改变哪个物理量?(物体的质量)②需要测量哪个物理量?(物体的重力)③用什么仪器测量?(弹簧测力计)④如何测量?(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的大小)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方案,并相互补充完善。并让一组学生上台完成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把质量均为50 g的 3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 【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线。 【实验结论】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②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于9.8N/kg。 【PPT展示小结(板书)】 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②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 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③如果用g 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或,g的单位是牛每千克,符号是N/kg。 注意:粗略计算时,g =10N/kg,如果题目中没有交待 g = 10N/kg, g永远是9.8N/kg。 【例】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 t,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 N/kg) 【练一练】 一中学生的重力是50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g=10N/kg) 二、重力的方向(板书) 【过渡语】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刚刚我们已经研究了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那么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呢? 【学生活动】两个铁架台上悬挂钩码,一个放在水平面上,一个放在斜面上。引导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说出钩码所受重力的方向一致。 【PPT展示小结(板书)】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教师PPT展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教材P14“想想议议”,思考一下,我们所说的“下”到底指的是什么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 【例】下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是( D ) A.F1 B.F2 C.F3 D.F4 三、重心(板书)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重力三要素中的最后一个——作用点。 【教师引导】粉笔盒里有许多粉笔,取出其中一根,这根粉笔受不受重力?换另一根粉笔,它受不受重力?粉笔盒里面的每根粉笔都受重力的作用,对于整个粉笔盒而言,它受到的重力是不是可以看成是集中在盒中的某一点上。这个点就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 【教师提问】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 【教师总结】 ①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②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拓展】悬挂法找重心(多媒体播放视频) 【例】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一切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中间位置 B.一切物体的重心都是该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 D.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四、重力的由来(万有引力)(板书) 【学生活动】用一根细线栓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 【教师提问】如果细线突然断裂,橡皮会怎样? 【学生回答】橡皮会跑掉。 【教师引导总结】我们知道月球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就像橡皮绕着你的手旋转一样,也是因为地球对月球有吸引力,月球才不会跑掉。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课堂小结 见PPT课件
课堂检测 见PPT课件
课后作业 见《作业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