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人教新版八下物理完全备课(教案)】8.3 摩擦力 第2课时 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春人教新版八下物理完全备课(教案)】8.3 摩擦力 第2课时 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3 10: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2课时 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方式一】。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的摩擦力
提出问题: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是不是所有的摩擦力都是有害的呢?
引导学生作答:有些摩擦有益,有些摩擦有害。
导入语: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都存在,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有益摩擦变多,有害摩擦变少呢?下面就开始探索实现的方法。
【方式二】游戏:一名女生与一名身强力壮的男生在教室内进行拔河比赛。
游戏内容:男孩很容易的取得胜利,教师留下问题,女生有没有办法获胜呢,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方法。
游戏器材:旱冰鞋、纸张、强化玻璃板
游戏结果:男孩穿旱冰鞋或站在强化玻璃板上时,女生获得了比赛胜利
导入语:我们知道拔河比赛中都是靠选手和地面的摩擦力来进行比赛,那为什么男生在比赛的第二阶段却失利了呢?这种改变男生摩擦力方式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详见本节电子资源包
本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较深,建议多放生活实例,生动形象,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摩擦力。摩擦力的分类中是基本人们的主观意愿,违背意愿的是有害摩擦力,符合意愿的是有益摩擦。在判断有害和有益时需要引导学生能更好的分辨。改变摩擦力的方式基于上节课的知识结论,所以可以在课前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课程中,在讲完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的实例匹配,锻炼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分析能力。
课题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知道摩擦可以根据情况分为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2.知道如何增大有益摩擦 3.知道如何减小有害摩擦
教学重点 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来改变摩擦力力大小;
教学难点 摩擦力的有害和有益是基于主观想法的。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的摩擦力 提出问题: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是不是所有的摩擦力都是有害的呢? 引导学生作答:有些摩擦有益,有些摩擦有害。 导入语: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都存在,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有益摩擦变多,有害摩擦变少呢?下面就开始探索实现的方法。 配合情景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一、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过渡设问】既然我们知道了摩擦 有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那我们肯定向着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那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呢?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知识,讨论增大摩擦的方法。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那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大压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有益摩擦。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举几例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的实例吗?你能想到用什么方法吗? 【师生引导学生回答】 我们骑自行车是用力捏车闸,以及平常擦黑板时碰到不好擦的地方用力就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有益摩擦。 运动员涂防滑粉、轮胎的花纹、瓶盖上有一些竖纹这些现象就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有益摩擦了。 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过渡设问】而很多时候摩擦是有害的,比如地面上的重物太重时会拉不动, 自行车骑久后再骑会觉得吃力等,那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作答】:减少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思维拓展】 除了减小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外,还有一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如用滚动代替滑动,因为滚动摩擦力一般情况下会比滑动摩擦力力小很多,还有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例如往接触面加润滑油,还有气垫船和磁悬浮式列车的原理。 滚动轴承:变滑动为滚动 滴润滑油使接触面分离 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从轨道托起,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气垫船:靠船体向下喷出的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空气垫,大大减小摩擦力。 【教师设问】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没有减小有害摩擦的例子呢?可以举几个例子。 教师和学生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例题】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在运送的大石块下面垫上圆形滚木;北京故宫有一整块雕龙的大石阶重30多吨,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情况下,据说是在冬天运送的,首先在地上泼水,结冰后再推拉运送。用这两种方法,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在运送的大石块下面垫上圆形滚木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方法来减小有害摩擦。在地上泼水,结冰后再推拉运送是利用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有害摩擦。 配合生活实例,将理论联系实际,形象生动,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现象,锻炼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见PPT课件
课堂检测 见PPT课件
课后作业 见《作业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