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
这个故事出自国学经典《三字经》《三字经》是古代一个叫王应麟的人给孩子写的,他希望孩子通过读这个,了解天下的事情,学习做人的道理。
8 人之初
“之”是“的”意思。
“初”指人刚刚生下来的时候。
结构:独体字
组词:之前 之后
造句: 上小学之前,我就认识200
多个汉字了。
音序:Z 部首:丶
zhī
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看课
本认真听。讨论这篇课文有什么
特别之处?
课文三字一句,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不会读的字请拼音帮忙。
(2)指名读,根据学生情况,对重点字正音。
(3)学生再次自由读,读正确、读通顺。
2.熟读、背诵第一小节
(1)运用多种方式,熟读第一小节。
师生对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同桌对读,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
集体拍手读
(2)尝试背诵
人之初,( )
性相近,( )苟不教,( )教之道,( )
( )性本善,
( )习相远。
( )性乃迁,
( )贵以专。
(3)合作背诵
师生合作背诵。
同桌合作背诵。
拍手背诵。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3.定位认读,识记生字。
初冬
初步
善良
友善
chū
shàn
剪刀把衣裁
识字巧方法
前头入羊口
识字巧方法
初
善
性
组词:个性 人性
造句:男女生是有性别差异的。
认
xìng
性
左边是竖心旁
右边“生”,指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
教师
请教
变迁
迁居
jiào
qiān
孝子学文
识字巧方法
适当出口
识字巧方法
教
迁
“教”的甲骨文字形像什么?
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棍子,左边的下面部分是一个孩子,就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学生学知识。
宝贵
可贵
专心
专一
guì
zhuān
中下一宝贝
识字巧方法
传说人丢了
识字巧方法
贵
专
之
教
迁
专
贵
谢谢
参与
善
开始/结束
初
性
_________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相当 相见
造句: 我和他的爱好相同。
音序:X 部首:木
xiāng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远近 走近
造句: 近处是一边金色的稻田。
音序:J 部首:辶
jìn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远山 长远
造句: 远处山被迷雾笼罩。
音序:Y 部首:辶
yuǎn
结构:独体字
组词:习惯 学习
造句: 妈妈夸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音序:X 部首:
xí
贵
习
之
远
近
相
初
性
4.再次朗读,了解大意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余学生想一想: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思考成果。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志地去教育孩子。
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读通读顺。
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学习第1小节时运用到的学习方法:
分小组按步骤学习第2小节。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宜:应该。
琢:雕刻。
器:器物。
义:道理。
幼儿
幼小
机器
电器
yòu
qì
幻想多一赔
识字巧方法
一条狗四张口
识字巧方法
幼
器
结构:独体字
组词:玉石 玉米
造句: 这座雕像是玉石的。
音序:Y 部首:玉
yù
你见过玉做的东西吗?
用刀将一块玉石雕刻加工成物品的过程就叫“琢”。
所以“琢”是雕刻的意思。
结构:独体字
组词:义气 主义
造句: 爸爸在假日常去养老院做义工。
音序:Y 部首:丶
yì
专
贵
教
迁
初
善
性
之
幼
义
玉
器
老师来指我来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好看的东西;同样,人不好好学习,就不懂道理,不能成为有用的人。
从小就要努力学习,不学习就
不会成为有用的人。
再次指名读第二小节,
思考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背诵全文,梳理总结。
全班齐读全文。
尝试背诵全文。
人之初
善良
专心
学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