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1 13:0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
物理测试
一、选择题(1-8小题为单选,9、10小题为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B.课堂上大约用5N的力就能拿起物理课本
C.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
D.成年人的体积大约为
2.合肥地铁1号线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图示为一列正在缓慢进站并载有乘客的地铁,小李同学坐在该车的座位上。在进站过程中,对该列车和小李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李同学相对站台是静止的
B.小李同学以座位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C.以站台为参照物,地铁和小李都是运动的
D.小李以地铁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相对站台又是运动的,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绝对性
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扇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B.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融化,说明撒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C.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4.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A正在对战机B进行空中加油,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在加油时加油机A和战机B的飞行应“同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加油机A的速度大于战机B的速度
B.飞机外壳所用材料的密度应该非常大
C.分析加油机A的运动状态,可以得出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D.此时飞机不受重力的作用
5.生活是学习知识的主舞台,我们要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对图中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武汉冬天道路结冰,可以通过撒盐提高冰的熔点
B.吐鲁番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C.东北冬天在菜容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
D.湖北武当山特色“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6.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响,过响听雨响”,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7.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当u=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向8cm处移动的过程中,成虚像且像逐渐变大
D.成实像时,若将物体远离透镜,则光屏也应远离透镜才能呈现清晰的像
8.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8.9kg左右的轻量自行车,如图所示。与传统的铝合金车架的自行车相比,蹬轻量自行车上坡会比较轻松。选择碳纤维作为制作轻量自行车车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它的(  )
A.质量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重力小
9.1827年,人类第一次测定了水中的声速。实验人员分别在相距为L(L远大于船的长度)的甲、乙两条船上。甲船上的实验员在水面下方放一只钟,并在船上准备了一些火药,他在敲钟的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乙船上的实验员在水面下方放一个接收声音的装置,当他看见甲船上的火药闪光后,经过时间t后装置接收到钟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等于水中的实际声速
B.若不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小于水中的实际声速
C.若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等于水中的实际声速
D.若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小于水中的实际声速
10.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描绘的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B.水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C.水沸腾时气泡不断上升变小
D.水的沸点不到100℃,说明此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1)如图甲所示,小红同学学习了长度测量后,他用尺子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图中   (选填“A”或“B”)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若这只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可能为表中所列的液体,则该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是   (选填“酒精”或“甲苯”);
(3)有些商店还在使用一种案秤。如图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这种案秤的   与   相当于天平的两个托盘,   相当于天平的砝码。
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其中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平均速度为   m/s。
13.某兴趣学习小组准备了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声音的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水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声音的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水瓶和水”),瓶中的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14.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15. 甲、乙是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其中一个是空心一个是实心。它们从外观上来看,体积均为V0,乙球的密度是甲球的三分之二,则①两个球实心部分体积之比V甲︰V乙=   ;②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
16.阳光明媚的春天,小明和同学们相约郊游。看到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这是光的   现象;看到清澈湖水中飘着的白云,这是光的   现象;看到清澈湖水中游弋的鱼儿,这是光的   现象。(均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17.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内通过路程,它在第内通过的路程是    。它在最后内的速度是    。
18.一块冰化成水,它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不变;将一瓶水喝掉一半,剩余的水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某集气瓶里气体的密度是用掉了质量的后,剩余气体的密度是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19题2分,20题5分,21题8分,22题5分,23题8分,共28分)
19.在图中作出所给的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实验:
液体种类 酒精 水银
熔点 -117 -39
沸点 78 357
(1)除图1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组装实验器材时 ,应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 , 安装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先点燃酒精灯;
(2)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1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4 96 98 98 98 98
(3)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3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
(4)你认为完成本实验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5)水沸腾后,还要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的主要目的是(  );
A.观察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
B.验证水的沸点和液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
C.观察水沸腾后的体积变化
D.验证水沸腾不仅要达到沸点,还要持续吸热
(6)小亮开始实验时水量少了点,于是在沸腾后又往烧杯里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图中能反映小亮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D.
2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   放置在方格纸上;
(2)选择两个完全相同棋子是为了比较   和物的大小关系。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再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棋子B的位置使它与棋子A的像   ,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______;
A.处 B.处 C.处 D.处
(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像?答:   。
2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1)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   ;
(2)移动蜡烛与光屏,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如图甲所示清晰的像,此像为   (选填“虚”或“实”)像;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为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
(4)他由实验数据画出的凸透镜的像距ν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凸透镜位置如图甲所示,蜡烛位于10cm刻度处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3.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再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   g/cm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综合应用题(24题7分,25题7分,共14分。)
24.某次军演使用无人机对一辆长度为400m,运行速度为72km/h的军用列车进行侦察军演时,列车需要经过长度为1600m的隧道。为了安全,列车向前方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处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
(1)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25.快递行业的一些公司积极尝试无人机送货,一架无人机载着货物10秒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5m,该货物质量为3.6kg、体积为2.4×10-3m3。求:
(1)货物的密度;
(2)提升货物所做的功率。
答案解析部分
1.C
2.C
3.C
4.C
5.A
6.C
A.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故A错误;
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故B错误
C.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正确;
D.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故D错误。
故选C。
1、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下雪、结冰;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4、凝华为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释放能量,如雾凇、霜。
7.D
A.物距等于像距时,此时像为等大的倒立的虚像,物距为2被焦距,由图可知u=v=20cm,所以u=v=2f,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u=16cm,物距介于为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成实像时,像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物体远离透镜 ,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呈现清晰的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
8.C
9.A,D
AB、若不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等于水中的实际声速,故A正确,B错误;
CD、若考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测得的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测得的水中的声速偏大,则大于水中的实际声速,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0.A,B,D
11.B;2.50;29;甲苯;秤盘;砝码盘;槽码
12.甲;30
13.(1)水瓶和水;低
(2)空气柱;高
(3)往保温瓶里灌水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瓶和水振动发声;盛水越多,水瓶和水振动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
(2)向瓶口吹气时,瓶中空气柱振动发声,瓶中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快。
(3)往保温瓶里灌水时,水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
(1)敲瓶时,瓶中水量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2)吹气时,空气振动发声,空气越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根据水瓶中水位高低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水位。
(1)[1][2]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水瓶和水振动放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声源是水瓶和水;盛水越多,水瓶和水振动越慢,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2)[1][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空气柱振动放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声源是空气柱;瓶中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快。
(3)往保温瓶里灌水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则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
14.汽化;液化
15.2:3;
题干已知:,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知,质量一定,体积和密度成反比,,则,.可知甲物体为空心,乙是实心物体,,甲空心部分体积为:
第一空填写:2:3;第二空填写:
密度公式的运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用字母“”表示.
16.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17.8;8
18.质量;不变;2
一块冰化成水,它的质量不变;将一瓶水喝掉一半,剩余的水密度不变。某集气瓶里气体的密度是用掉了质量的后,剩余气体的密度是2 。
故第一空填:质量,第二空填:不变,第三空填: 2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个物体确定,其质量也就确定,质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氧气瓶中的氧气用一段时间后,氧气瓶内含有氧气的量变小、质量变小,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再根据判断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化。
19.
20.(1)秒表;由下到上;需要
(2)92
(3)
(4)水银
(5)A
(6)B
21.(1)竖直
(2)像;完全重合
(3)B
(4)不能
22.在同一高度;实;靠近;变小;下;10;照相机
23.33.2;0.83;偏大
24.(1);(2)
25.(1)1.5×103kg/m3;(2)18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