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guì) 遂逐齐师(suì) 下视其辙(zhé)
B.登轼(shì) 彼竭我盈(yíng) 一鼓作气(zuò)
C.旗靡(mǐ) 弗敢专也(fú) 夫大国(fū)
D.玉帛(bó) 又何间焉(jiàn) 小惠未遍(bià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以战(怎么) B.必以信(实情)
C.小大之狱(监狱) D.虽不能察(虽然)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吾/视其辙乱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遂/逐齐师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必以分人
B.战则请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公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D.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5.下列加点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神弗福也 B.小惠未遍
C.公将鼓之 D.下视其辙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夫战,勇气也。
8.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3)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相照应的句子是: 。
(4)文中与毛泽东“敌疲我打”和《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相近的句子是: 。
9.班级正在开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该话题,发表议论,写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
①又何间焉 间: ②小惠未徧 徧:
③神弗福也 福: ④牺牲玉帛 牺牲: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2.战前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庄公的哪一个回答得到了曹刿的认可(用原句回答)?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13. 有人说庄公“鄙”,也有人说庄公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①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磁①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②。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②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节选自《宋史·宗泽传》)
【注】①磁:磁州。②帑廪枵然:国库与粮仓空虚。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 鄙:目光短浅。
B.战则请从 从:跟随。
C.今日进退等死 等:等待。
D.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 使:假使。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
B.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
C.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
D.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注重民心的作用,当庄公表示处理政事“必以情”之后,他认为可以一战了。
B.宗泽为官勇敢多智,他单枪匹马夺回失守的太原城,又多措并举制定了固守之策。
C.曹刿与宗泽都看重士气的重要性,宗泽在必死之境中激发了士卒以一当百的勇气。
D.曹刿与宗泽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与“肉食者”和“官两河者”形成鲜明对比。
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园记
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及庚申、辛酉间,大乱洊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同治中,芜秽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毗陵②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③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余叹曰:美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兵燹之余,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
(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樾,有删节)
【注】①洊(jiàn)至:相继而至。②毗(pí)陵:今江苏常州市。③肇:开始:锡:通“赐”。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盖是园也 斯是陋室(《陋室铭》)
B. 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嘉树荣而佳卉茁 清荣峻茂(《三峡》)
D. 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19. 下面括号内对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芜秽不治(污浊)
B. 迤逦相属(曲折连绵)
C. 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饮酒赋诗)
D. 兵燹之余(战火焚毁破坏)
20. 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
(2)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
21. 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留园的景致之美?
22. 如果你陪同外地的亲戚去留园游玩,请根据文章内容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向他们介绍留园。
答案
1、C 2.B 3.D 4.B 5.B 6.C
7.(1)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诚心判断。
(4)作战,靠的是勇气。
8.(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9.示例 (1)①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担当家庭重担的人,可以演绎精彩人生;担当国家重担的人,必将流芳千古。新时代需要我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②责任感,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责任意识淡薄,意味着缺乏必要的担当;责任意识强,则会高标履职,尽心尽责,积极作为。让我们挺起胸膛,勇于担责。
(2)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攻打鲁国。曹刿请见献策,庄公察纳雅言,取信于民;曹刿请战,助庄公择天时地利战机,在长勺打败齐国。
(3)①敢说敢做有担当 ②曹刿论战无愧匹夫担当
10.① 间: 参与 ②徧:通“遍”,遍及,普遍 ③ 福:赐福,保佑 ④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11.①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②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
13.示例一:庄公不鄙。因为庄公虽然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尽职尽责,广开言路,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意见,最终取得了胜利。或者,示例二:庄公鄙。因为他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战时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道胜利原因,所以庄公鄙。
14. C 15. B 16. B
17. (1)祭祀用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2)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兵将不足,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18. C
19 A
20. (1)所以就用他的姓作为这个园子的姓叫作刘园。(2)但是这个园子竟然侥幸没有遭受灾祸,难道不是大自然留下这个有名的园子来等待有德行的人吗!
21. 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22. 根据材料内容,任选角度,如园林景致、历史沿革、园名由来等,用自己的话表述,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