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生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科技术语读正确。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4.能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纳米技术的定义,了解纳米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纳米技术的微观特性,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想邀请你们一起看一个关于纳米技术的视频,说说看完这个视频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2.导语:纳米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个名词。“纳米技术”是继互联网、基因之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大热点,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文章吧。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预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什么运用?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检查并指正读音
乒乓球 拥有 杀菌 防臭 蔬菜 癌症 死亡率 疾病 病灶
纳米 冰箱 钢铁 隐形 健康 细胞预防 需要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灶”,翘舌音“杀 臭 疏 ”等。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臭 蔬 健 康”。
“臭”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自”下面是个“犬”,不要少写“自”里的一横和“犬”上的一点。
“蔬”上窄下宽,下面是“疏”,不要多写横撇下的一撇,也不要少写了撇折右边的一点。
“健”左窄右宽,注意中间是“廴”不是“辶”。
“康”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部分,最后四笔分别是:点、提、撇、捺。
三、整体感知
1.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什么是纳米技术。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介绍了在我们身边的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技术能让人更健康。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讲了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什么是纳米?
预设: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3.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说明1纳米究竟有多大的呢?
点拨:作者列出了具体的数字来说明纳米的具体长度,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
具体感受:拿出尺子看看毫米有多小,1纳米是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想象一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单位。
出示课文句子: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四、合作探究,解读课文
1.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中心句,并用横线画出。谁能来说一说你找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预设生: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分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2.为什么会说“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生:我们的家里都会使用冰箱,课文中说“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
3.由此可知,纳米涂层具有杀菌、除臭的功能。请同学们将这句话用横线画出,并思考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预设生: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生活中常见的冰箱来举例,帮助我们理解。
除了冰箱还有什么呢?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
预设生: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
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很结实,而且非常轻。
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预设生: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文中写道“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作者为什么要使用“有可能”这个词呢?
预设生:因为作者并不能肯定将来一定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五、聚焦课文,体会写法
(一)体会“开门见山”的写法
1.过渡: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作者是如何介绍‘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呢?”
这是从写法角度进行的提问,请大家说说你的看法吧。
预设:文章在一开头就点明了“纳米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并通过和“微米”比较,告诉我们21世纪,纳米技术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2.教师介绍写法
开门见山:本义指打开门就能见到山,现在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一落笔就入题,有利于读者明确文章表达的中心。
4.对于这个令人陌生的概念,作者还采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了讲解,你发现了吗?
预设:作比较、列数字(学生需要举出具体实例)
(二)了解“总—分”的表达方式。
1.文章的3、4两个自然段,都各自有一个关键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
预设:关键句都放在了段落开头,都是第一句话。
2.教师讲解:也就是说,这两段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后面所举的例子全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如果后面的内容,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阐述的,我们就把这样的方式叫做“总分式”结构段落。当然,这种方式也适用于全篇文章。
六、品味语言,句子解析
1.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这句话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者为了说明“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举了一个事例,将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和乒乓球放到地球上作对比,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2.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说明了1到100纳米之间的物质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没有能力去看见。“不仅……就……”的递进关系的句子,进一步进行说明。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这是一个总分结构的段落,第一句话是本段中心句。作者为了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举了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纳米吸波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来说明。
【板书设计】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长度单位)(十亿分之一米)
(应用)清理冰箱
纳米技术 “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给人类 吸收雷达波
生活带来 监测身体病变
深刻的变化 清除病灶
制造有效时间长、副作用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