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会写“蝴、蚱”等15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能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2.教学难点:能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祖父的园子》,走进一段别样的童年生活。
这篇文章选自作家萧红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在这本书中萧红这样说: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教师引导:是什么让她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祖父的园子》,走进这里的童年记忆。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一)圈点勾划,知园中“有什么”
1.自由读文。走进园子,我们的眼前 会一下子绚丽起来。园子里有什么呢?(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圈出园子里的景物。
2.检查自读。指名学生读,指正读音,强调多音字“晃”。
3.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景物 蔬菜 昆虫 果树
你能圈出哪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的事物?(样样都有)
(二)摘录,园子里“做什么”
1.批画摘录: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2.教师引读祖孙形影不离生活在园子里的句子。
(三)初知,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师:祖父的园子不仅是花园、果园、菜园,它还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预设: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 轻松快乐
师引导小结:是啊,我和祖父在这个园子里做了很多事,它还是我童年的“乐园”,才会让我念念不忘。
三、合作探究,分析课文
1.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我”对祖父的依恋。
导语: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学生体会有困难的时候,可以运用下面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
①合作朗读。老师读描写祖父的句子,学生读描写“我”的句子。
②引导谈话。祖父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总是想跟在——祖父的身边,这种感情叫——依恋。
2.学习5-12自然段,体会祖父的慈爱与包容。
出示学习单:默读课文5-12自然段,说一说:你从祖父的语言、动作、神态中体会到了什么?如果学生交流有困难,可以进行以下引导。
①“铲地”的时候,祖父做了什么?“我”又做了什么?
②当“我”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时,祖父又是怎样的态度?
3.如果现实生活中我们这样给大人添乱,大人会是怎样的态度?
4.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我体会到祖父的慈爱和宽容
四、园子再现,感悟自由
大声自由朗读课文15-1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勾画出重点词句,写下自己的体会。
1.“太阳在园子里特别大的......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哪个句子最先跳入你的眼睛?说说原因。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排比、光芒四射的园子)
(2)“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大树和土墙真的会发出声响回应“我”吗?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对园子的热爱)带着这样的热爱读一读吧!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太阳也不知道。”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拟人、排比。体会到园子有生机、快乐)
B.“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体会到园子的自由自在)
C.“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7个“愿意”,体会到园子里的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还有哪个词——“随意”。老师把这部分内容也改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读一读吧。
D.景有感情吗?(没有)作者借助了哪些无感情的景表达情感的?
(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表达了她什么情感呢?(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这样的写法就叫借景抒情。
五、抓住景物描写,体会情感
1.找出描写独特的景物
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文中描写的景物,说说作者眼中的景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想表达什么?
学生自读写批注之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2.全班交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萧红文中写到的景物,我小时候也都见过,但我眼中的与他笔下的不大相同。同学们,你们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让我们来听听谁会读书并且乐意分享。
学生自由交流,老师引导聚焦下面两句。
预设1:我找的是这一句: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特别之处是,作者眼中的景物不仅有生命,还似乎能有情感,能与人互动。比如:拍一拍手,大树会发出响声,叫一两声,土墙会回答。作者这样写,就把园子写活了,表达的表达了她对园子的喜欢,她在园子里很开心。
师引导: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句话。
预示2:我找的是这一句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特别之处是写出了这些植物很任性,很自由,就像是小孩子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在园子里也很自由。
六、回看课题,提升认识
教师引导:回看课题,你觉得这园子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师生交流中,领悟“祖父的园子”是我美丽的家园,童年的乐园,更是我一生的精神家园,蕴含着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爱与温暖的憧憬,对快乐与自由的向往。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园中的景物:倭瓜 黄瓜 玉米 蝴蝶…… 自由生长
“我”的活动:栽花 拔草 种白菜 铲地 浇水…… 自由快乐
祖父的爱: 包容 耐心 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