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1 15:30:25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①了解隋唐时期中国与日本、天竺、新罗、罗马、大食等国交流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基本史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③理解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的对外政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课前预习】
遣隋使和遣唐使
含义:日本派到中国的使团。
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制度。
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
影响: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画艺术、建筑技术、社会习俗、佛教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
1、目的:传授佛法
2、时期:唐玄宗时期。
3、影响: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与新罗的交往
1、表现:
派遣使臣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陆上和海上贸易往来活跃。
仿唐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学技术,建筑、艺术、服饰多受唐朝的影响。
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行
1、时期:贞观初年
2、目的:求取佛经
3、影响: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1、东罗马帝国与唐朝交往频繁。多次派使臣来华,进贡狮子、羚羊等。
2、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中国的造纸术还通过大食传播到西方,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3、唐朝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中国人被称为“唐人”。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历史解释】根据材料,说一说日本所派遣唐使有何特点?
解析:持续时间长、来访次数多、使团规模大、人员素质高
探究二:问题:【家国情怀】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你能体会到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解析: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勇于开拓
探究三:问题:【时空观念】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如何?交往的主要路线有哪两条?唐朝对外交流有什么特点?
解析:交往范围广,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开放,兼容并包,双向交流
探究四:问题:【唯物史观】小组讨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解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制度先进、文化昌盛;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中外交通
【课后检测】
1.(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742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下列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
A.鉴真东渡日本时玄奘正在西行 B.鉴真受到日本人的邀请和尊敬
C.鉴真东渡时风平浪静顺利成功 D.鉴真东渡期间发生了安史之乱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742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可知,鉴真东渡是受到日本僧人的邀请,他为中日交流做出巨大贡献,受到日本人的尊敬,B项正确;鉴真东渡日本是唐玄宗时期,玄奘西行是唐太宗时期,排除A项;鉴真东渡是历经艰难险阻和风浪,第6次才达到日本,风平浪静顺利成功与现实不符,排除C项;鉴真东渡754年达到日本,755年爆发安史之乱,鉴真东渡期间发生了安史之乱不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这说明( )
A.唐朝政治制度先进 B.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答案】C
【详解】据题干“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罗是中国的邻国,材料说明唐朝文化传播到了周边国家并深刻影响周边国家的发展,说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C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唐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体现不出唐朝政治制度先进,排除A项;材料不能全面说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朝民间交往密切”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钱币博物馆有下列展品,其中能充分证明中国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是( )
A.秦半两钱 B.西夏货币 C.和同开珎 D.契丹货币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日交往频繁,日本深受中国的文化的影响,其中货币“和同开珎”就是模仿中国唐朝时期的开元通宝铸造的,C项正确;秦半两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铸造的货币,排除A项;BD项分别是西夏货币和契丹货币,它们是受中原汉族政权影响铸造的,体现的是民族交往和融合,排除BD项。故选C项。
4.(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起航,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这条航线的出现( )
A.得益于指南针获得广泛应用 B.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表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从广州起航,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无疑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渠道。这条航线的存在,使得唐朝能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D项正确;指南针在宋代才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而本题描述的是唐朝的航线,排除A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要早于唐朝,它起始于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排除C项。故选D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①了解隋唐时期中国与日本、天竺、新罗、罗马、大食等国交流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基本史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③理解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的对外政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课前预习】
遣隋使和遣唐使
含义:日本派到中国的使团。
目的:学习 。
代表人物:
影响:唐朝的 、 、典籍、 、建筑技术、 、 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 。
鉴真东渡
1、目的:传授
2、时期: 时期。
3、影响:鉴真在日本 ,还传播 等,对 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与新罗的交往
1、表现:
派遣使臣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新罗商人来中国 , 往来活跃。
仿唐建立了 ,采用 选拔官员,引入中国的 、天文、 等科学技术, 、 、服饰多受唐朝的影响。
朝鲜半岛的 也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行
1、时期: 初年
2、目的:求取
3、影响:为中国 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 。
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1、 与唐朝交往频繁。多次派使臣来华,进贡狮子、羚羊等。
2、 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中国的 还通过大食传播到西方,促进了 。
3、唐朝与 、 和 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中国人被称为“ ”。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历史解释】根据材料,说一说日本所派遣唐使有何特点?
探究二:问题:【家国情怀】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你能体会到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探究三:问题:【时空观念】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如何?交往的主要路线有哪两条?唐朝对外交流有什么特点?
探究四:问题:【唯物史观】小组讨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课后检测】
1.(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742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下列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
A.鉴真东渡日本时玄奘正在西行 B.鉴真受到日本人的邀请和尊敬
C.鉴真东渡时风平浪静顺利成功 D.鉴真东渡期间发生了安史之乱
2.(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这说明( )
A.唐朝政治制度先进 B.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3.(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钱币博物馆有下列展品,其中能充分证明中国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是( )
A.秦半两钱 B.西夏货币 C.和同开珎 D.契丹货币
4.(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起航,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这条航线的出现( )
A.得益于指南针获得广泛应用 B.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表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